天高云動,氣象堪比雪域高原;顏值爆表,引無數北漂嘆澄藍。這段時間來,北京持續出現“極品藍天”。故宮東北角,景山御亭旁,瞬間猛增的“長槍短炮”,與微信朋友圈中的刷屏式分享交相輝映,無死角定格美麗瞬間。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么好的天,不邀上三五好友出來聚聚,實在可惜。工作日太忙,那就周末;白天沒空,那就晚上,夜宵更佳,最好還能邊吃邊聊邊賞天。不妨上街隨意問個路人,十有八九會告訴你,在北京,吃露天燒烤是這個季節的最佳選擇。
等等——北京城六區露天燒烤,不是一個多月前就被全面禁止了嗎?沒錯,按照北京市相關整體部署,不僅是城六區,遠郊區縣的中心區、重點功能區域等地方,也將禁止露天燒烤。不過,從近幾周來群眾舉報數量不減反增的情況來看,商販的簡易烤爐,并沒有因此而熄火;老饕們尋找“烤串圣地”的腳步,也沒有因此而停下。
一方面,路邊烤串生意易上手,經營成本低,即便燒烤工具被查,過幾天換個地方又能重操舊業。另一方面,立等可取、“色香味”俱佳的燒烤,以大眾化的價格,方便、快捷地滿足了市民的口腹之欲。一把烤串、兩碟涼菜、幾瓶啤酒,勾起了生活樂趣,也融洽了與親友間的情誼。供給需求兩頭旺,“屢禁不止”也在意料之中。
正如過年放爆竹,引發了大眾對于傳統和文明辯證關系的思考,如何正確看待露天燒烤,同樣是一個值得探討和考量的公共話題。盡管食客并非污染的直接制造者,但正是對燒烤的強大需求,刺激著越來越多商販投身于這個入行門檻低、利潤相對較高的行業。燒烤產生的油煙,并不在他們的考慮范圍之內——城管來了,無非勸離、沒收器具、罰款。做買賣,成本能省則省,花錢買專業工具過濾減排,純屬多此一舉。
于是,就出現這樣一幅景象:當一群人在享受美食的時候,另一群人只能被迫在家中經受油煙、噪音的煎熬。樓體熏得發黑,住在16層都不敢開窗戶……街邊的吃得興奮起勁,樓上的憋得難受不已,與烤肉香味并存的,還有“還周圍一片清凈”的期盼,而后者的聲音,常常被淹沒在煙熏火燎之中。
不止如此。食品安全、空氣污染、影響市容、給治安埋下隱患……小小燒烤的背后,還串起了一溜社會問題。有數據愛好者粗略估計,按照500個燒烤攤,每個燒烤攤每天平均工作8小時計算,一天的顆粒排放量大概相當于96萬輛轎車行駛100公里的排放量。媒體聯合環保研究所的一項調查顯示,露天烤肉,烤爐1米處的監測點,PM2.5濃度達到了4409微克/立方米,是未點火之前的900倍。露天燒烤的污染威脅,可見一斑。
或許“在外頭吃個露天烤串兒”并不算個什么事,但當經營數量足夠大時,對空氣質量、社會環境的影響,就有可能超乎常人想象。而受害者,無疑是我們每一個人。
治理露天燒烤,不是政府一家的事。誠然,除了禁止、取締之外,城管、環保等相關管理部門,可以嘗試運用引導合法有序經營,規劃街區,統一人員、進貨、衛生管理等手段,在解決就業問題的同時,為都市人群的休閑生活創造更多便利。而從消費者自身來說,拒絕露天燒烤,理應盡早成為一種文明自覺。為省錢、省事在馬路邊、社區旁“將就”,看似瀟灑、愜意,其實和在公共場所吸煙,往車窗外拋物沒有太大的本質區別,只不過危害性更加隱蔽而已。過癮之后,留一地垃圾、一身煙味,任數億PM2.5在空中閑逛,大抵就是露天燒烤的“別樣魅力”所在吧。
深夜,當我們坐著小板凳,目睹烤架之上騰騰升起的慘白煙氣時,不妨問問自己:為了那些令人心動的藍天,你愿意改變飲食習慣、調整行為選擇嗎?哪怕只是選一家裝了油煙凈化設施的正規燒烤店。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