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遙:美國圖窮見匕,中國應準備孤軍奮戰
2025-04-08
24小時之內,中國對于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進行了完全對等的反制,并且充實了不可靠實體清單內容,以及加強了對美國稀有金屬的出口管制。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大陸當然有足夠的底氣,對美國的全面關稅戰進行對等的回應主要原因在于中國制造的全供應鏈以及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所具有的底氣。
中美相搏已經進入了相持階段的后期。在這個階段,在某些領域,中國已經實現了對美國的反超,并在高科技領域展現出越來越強大的活力,特別是中國在社會各領域展示出來的效率,使美國重新偉大的夢想,離實現愈加遙遠。
全面關稅戰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開啟的。
盡管是全面關稅戰,但特朗普真正的指向目標仍然是中國。目前由于全面關稅戰所造成的市場混亂,正是美國所希望看到的,亂中取勝是其第一目標;而如果不能輕易取勝,那么就要使美國的主要對手陷入混亂,打亂其已有的發展節奏,這是特朗普政府的次要目標。在一種比爛的游戲中,美國總是能找到很多辦法。關稅戰當然會使美國進一步衰退,市場重構的步伐將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恢復平衡,但這個過程中,損失的不會是美國一家。
其他貿易伙伴將對美國的全面關稅措施如何反應?
一般情況而言,這取決于具體國家,其經濟增長與貿易增長的依存關系,特別是對美國出口的依存關系。美國現在推出的關稅政策的基礎在于其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一些中小國家,對于美國的關稅政策明顯缺乏抵抗力,因此直接放棄抵抗并選擇與美國媾和,是這些國家的優先選擇。即使一些歐洲和北美大國,目前在政治經濟軍事上仍然依賴于美國,即使有意與美國抗衡,對美國的關稅施行反制,但他們的最終目標仍然是將美國的關稅轉嫁給中國,并通過與美國的媾和達到一種完全針對中國的關稅聯盟。這是完全有可能的一個結果。
最壞的結果可能是美國通過施壓的方式,建立起僅僅針對中國的關稅聯盟。世界將一分為二,即美國的關稅聯盟,以及中國的關稅聯盟。至于中國的關稅聯盟中,成員也許只有中國和一些極少數的國家。在中美之間,選擇中國市場,還是美國市場,這是明顯的二選一的問題。盡管大多數國家并不愿意二選一,但以具體國家的出口結構與中美兩國的進口結構進行稍微的比對,就能明白大多數國家為什么只能選擇投降的原因。
中美之間的關稅戰依照目前的政策推演,雙方的最終完全脫鉤將成為現實。盡管供應鏈的重建以及市場的自行調節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唯一的變量是中國之外的供應鏈所能提供的效率在多長的時間內可以達到現有供應鏈的水平。在這之前,中美兩國的角力將經歷較長時間內的滯漲局面。中國解決之道的最重要的方案,仍然是擴大內部市場,刺激消費,同時建立區域市場。
另外一個方案,應該是利益均衡的機制。
這一機制要求其他國家對于中國的出口產品,采取與美國出口產品同樣的關稅政策,以降低這些國家和組織單獨與美國媾和,對中國采取歧視性的關稅政策。畢竟中國仍然是世界第二大市場,關稅戰以市場為基礎,也以市場為目的。
這一個方案類似于當年美國人提出的利益均沾的方案,即其他國家與美國所達成的關稅妥協方案,不可以對中國對該國的出口形成新的壁壘。這是一個基本原則。其次,其他國家和組織對與美國妥協,從而形成的對美國產品的關稅減讓,應該適用于中國產品,否則中國應該對于該國的歧視性關稅政策予以再平衡,以維護市場的穩定。
美國全面關稅戰的最終目標是將中國市場完全隔離,切斷中國制造業的成長路徑,并重新構造一個獨立于中國之外,最好是美國自有,哪怕是美國可控的產業鏈。這種產業鏈的重構一定需要一個對資本流動具有強有力的杠桿才能逐步實現。利率是一個重要的杠桿,但掌握在美國聯邦儲備銀行手中,而美國政府所能掌握的最強杠桿,仍然是關稅。這意味著,中國如果希望將美國關稅戰的影響盡可能地降低,就必須更好地使用關稅這個杠桿,在基本上丟掉美國市場的同時,鞏固和大大發展美國之外的市場,盡量減少由于美國出口下降所造成的影響。所有這一切,決定了中國在近期各國與美國的關稅交易中,需要保持高度警覺,視具體情況形成自己結構性的關稅政策。
質言之,要應對美國的關稅政策,刺激內需和建立區域關稅聯盟仍然應該是中國的重中之重。同時,對于不愿意參與中國所主導的關稅聯盟計劃的那些國家要采取“利益均沾”,即對于美國的任何關稅減讓都應同樣適用于中國產品,從而形成類似于美國的那種針對不同國家的結構性關稅政策。在目前這種局面下,再面向國際貿易組織去打道德戰,已經不會起作用。關稅武器必然需要武器的關稅化予以再平衡,而目前這個最重要的武器就是市場準入。
(作者系海外學者;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
【昆侖策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公眾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