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國策建言 > 發展戰略 > 閱讀信息
蔣高明:走進生態有機循環農業
點擊:  作者:蔣高明    來源:弘毅生態農業  發布時間:2016-05-13 12:25:42

 

1.webp (3).jpg

 

  弘毅生態農場走出的路子,實現的是“低投入、高產出、零排放”的良性循環。】

 

  六不用模式

 

 

  沂蒙山區平邑縣卞橋鎮有個900多人的村莊,因大部分的村民都姓蔣,村子得名蔣家莊。這些年來,由于出了弘毅生態農場,這個默默無聞的小山村一下子熱鬧起來。 

 

  弘毅農場占地150畝,占全村土地的1/6,是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生理生態學過程創新研究組建立的試驗農場。農場種地的方式與農民不同,即不用化肥、農藥、農膜、除草劑、激素、轉基因(六不用),他們帶領著農民要在這樣嚴苛的條件下,達到土地單位面積上生產出的糧食比農民的更多,且賣上更好的價錢的目標。 

 

  這種近“烏托邦”式的農業方式能夠賺錢嗎?農民會接受嗎? 

 

  久違的鳥聲

 

  在蔣家莊西嶺有一片25畝的大院子,這就是弘毅生態農場的總部。 

 

  這里養著大小300多頭肉牛,院子中間是一片2畝的攻關試驗田,農田的周圍用各種本地樹種包圍著,有喬木、灌木和藥用草本植物,最寬的地方達10米。一年三季鮮花不斷,各種鳥類在樹上棲息,連久違的燕子也飛到會議室內搭起了窩。 

 

  鳥類之所以喜歡這里,是因為他們“六不用”的種地方式,杜絕了化學污染,鳥類重新放開了美麗的歌喉。 

 

  清早,綠綠的小麥田里散發著泥土的清香,農田四周洋槐、朝鮮槐、海棠、石榴、山楂、紫荊等鮮花盛開。漫步在農田外面的小樹叢里,能聽到了一種小時候布谷鳥、喜鵲、燕子、麻雀的歌音,還有一些不知道名字的鳥聲。

 

  然而,10年之前,這里還是寂靜的春天。 

 

  那時,由于工業化農業的普及,大量化學物質進入農田,摧毀了自然生態系統,很多物種消失了,見不到成群飛著的蜻蜓;“燕子低飛蛇過道”,當時的燕子也越來越少,因為它們找不到搭窩的地方——過梁改用天花板了。 

 

  喜鵲服“毒”(農藥)自殺了,小黃雀的家被毀滅了,多樣化的森林變成了楊樹林;青蛙們的家變干了,河里的魚蝦因為污染而夭折;即使讓人生畏的蛇,也因為誤食了吃了耗子藥的老鼠而命歸西天;野兔被“天羅地網”包圍了——農村沒收了獵槍后,不法分子發明了用網打兔子!知了是被人捉去做下酒菜了;“最毒不過蝎子心”,那渾身有毒的蝎子也逃脫不了人們的嘴巴。       

 

  鄉村消失的不僅僅是知了、蜻蜓、燕子,喜鵲、小黃雀、青蛙、蛤蟆、斑麻蜥、蛇、野兔,消失的是我們的自然生態。幼時的鄉村,充滿了野性與童趣的鄉村,那是兒童的天堂,是小動物們的樂園,如今,這一切都成了記憶。 

 

  2015年,中央電視臺前記者柴靜針對霧霾問題制作的節目,在網絡空間廣為傳播,一時觸動了人們敏感的環保神經。 

 

  54年之前,美國的雷徹爾卡爾遜,早就找到了資本主導的工業化帶來的環境災難原因,只不過美國走過的彎路在中國重演而已。卡爾遜和柴靜都指出了問題的嚴重性,遺憾的是,她們沒有找到從源頭解決問題的辦法。弘毅生態農場10年實踐,破解了環保的困境,他們走通了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農業路子。 

 

  “六不用”艱難實驗

 

  中科院植物所的專家當年承包的土地是村里最差的低產田,土層厚度只有薄薄的20多厘米,下面就是巖石(當地老百姓稱麻骨石)。

 

  他們種地的秘訣被村民們認為“不是過日子的方法”,這就是他們堅決實施的“六不用”方法,他們相信大自然的力量,相信物種的力量。

 

  弘毅農場的核心是“牛糞”,原則是“循環”:把被農民燒掉的秸稈加工成牛飼料,產生的大量牛糞一小部分用于產生沼氣,大部分牛糞用來堆肥給農田提供優質有機肥;害蟲則通過“物理+生物”方法防治,在林下養雞,將害蟲變成雞的飼料;雜草通過“人工加生物”方法控制,收獲的無農藥雜草直接作為鵝、淡水魚等經濟動物的飼料。

 

  他們建立的四道防線控制害蟲:第一道防線是誘蟲燈,利用物理方法吸引夜行性的害蟲,第二道防線是天敵益蟲,停止農藥后益蟲大量出現,如瓢蟲是蚜蟲的天敵;第三道防線是天敵鳥類,農田周圍的森林為鳥兒提供的棲息場所;第四道防線是植物本身的防御能力,通過促進地下生長,刺激地上葉量增大,即使少量被害蟲啃食也不影響產量。

 

  上述生態防控措施,取得了重要進展。害蟲捕獲從2009年的4.5 kg/d下降到2015年的0.02kg/d;每盞燈年捕獲量從33.8 kg下降到2.4 kg;同時根據害蟲捕獲情況確定了誘蟲燈開燈時間為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 

 

  而化肥則完全停止下來,取而代之的是每畝施加了5噸的牛糞,牛糞來自有機肥料制造“工廠”的肉牛;農場用生態辦法飼料的豬、雞、鴨等補充了有機肥來源。 

 

  人工除草是一件很麻煩的事兒,耗時費力.盡管農民知道除草劑對人和土壤有不好的影響,還是愿意用它,因為既省事兒,又便宜,一畝地只需要2.4元的除草劑成本,但是除草劑對土壤生物的傷害很大,還污染食物鏈。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弘毅生態農場推行物理除草,以高工資聘請經驗豐富的農民承包除草的工作,每畝除草費用降至240元(小麥玉米除草3遍)。這對當地農民很有吸引力,而經驗豐富的農民能夠掌握除草的最佳時機,鋤1畝草只需要1天,且這種方法鋤草,雜草越來越少,因為種源減少了。 

 

  除了要拔掉田間自生的雜草,還要圍堵從外面飛進來的草籽,科學家們用隔離帶防護,灌木一層,喬木一層,再加上一片多年生的草,外來的草籽就很難吹進來了。 

 

  農膜是防控的難點,因為農膜可以增加地表溫度,能夠控制雜草,然后下降高溫下的農膜環境對于植物也是災難,經常發現覆蓋農膜的花生、大蒜出現徒長或爛秧現象,農膜低于850度焚燒釋放嚴重的致癌物——二噁英。農場的技術人員采取秸稈覆蓋、或起籠栽培等方式替代農膜,堅決不使用各類農膜,包括所謂可降解農膜,他們要把污染控制在源頭。

 

  環境污染不見了

 

  建農場要向村里租地,而最初農民租給科學家們的地都是自己不愿意種的薄地。即使在農民正在耕種的“好地”里,他們也嗅到了一片殺機,充滿了農藥的味道。他們調查發現,這里所有作物都打藥。打藥期間農民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門,要等藥味稀釋了才出門。在使用化學滅蟲的過程中,害蟲也得到了進化,對農藥的抗性越來越強,同時還把有益和有害的生物無以區別地全部殺死了,嚴重破壞了自然界生物鏈的平衡。 

 

  農場對害蟲的治理也十分成功,利用害蟲的驅光性,用一種已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的生物燈吸引并捕獲害蟲。因害蟲一般晚上活動,益蟲大多在白天活動,所以燈光誘殺的95%都是害蟲。天天抓,尤其是春天抓一對,相當于秋天幾百上千個蟲子,所以越抓越少。害蟲越來越少,天敵就越來越多了。還有鳥類也能吃蟲子。這樣害蟲的問題就解決了。曾有一個晚上,他們抓獲了5公斤金龜甲,都成了農場雞的盤中餐。而這一晚的戰果相當于20萬個后代被“計劃生育”掉了。 

 

  在目前的農業模式下,農民把田間地頭的樹砍得精光,唯恐樹木和田里的作物爭陽光、爭養分,可是樹木爭的那一部分損失糧食不到5公斤。他們就恢復種樹,吸引鳥類回來抓蟲子,同時還為鳥類造了一片濕地,這樣,鳥幫著保護的糧食可能不止5公斤。 

 

  濕地里的蘆葦長起來了,青蜓、鳥都回來了。科學家們的做法其實就是給自然界留了一席之地,它的經濟效益不大,但美觀。農民干活累了可以到樹底下乘涼。將來如果有了更多的地,他們還是希望拿出十分之一進行綠化,讓農場有花,有灌木,有喬木,有濕地,可以吸引人們旅游觀光。 

 

  秸稈變牛肉

 

  弘毅農場里有一個獨立的科研實驗室,常年有十幾名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輪流在此工作,研究有機模式下達到高產優質的栽培技術、利用有機飼料進行肉牛育肥技術、清潔能源深度開發,以及耕地對溫室氣體的固持技術。

 

  在離實驗室不遠的牛舍里,以秸桿飼料為食的200多頭肉牛在牛舍里悠哉游哉,還有十幾頭存欄時間超過一年的生豬正在美滋滋地吃著有機飼料,而它們的飼料主要是經過科學加工的廢棄秸桿(牛的飼料中,秸稈飼料占80%;豬也可消耗30%的粗飼料)。將農作物的秸桿直接或堆積腐熟后施入土壤,本來是一種增加土地肥力的好方法,但因人工成本過高,目前在中國的采用率只有40%,而大部分秸桿依然經過焚燒處理,因而對大氣造成了嚴重污染。

 

  為了有效利用秸桿,變廢為寶。中科院植物所的科研團隊在農場建設了一個能容納500噸秸桿的青貯池,將新鮮的玉米秸稈粉碎后,潑灑生物菌種,堆積在里面腐熟,作為農場里牛和豬的飼料。這種被稱為“面包草”的飼料,再配合一定量的由玉米、麩破、黃豆組成的精料,能使每頭肉牛在10個月內體重增加300千克,每7千克秸稈可以轉化1千克牛肉。         

 

  牛和豬的糞便由農場職工用鏟車進行堆肥,再用拖拉機運到毗鄰的種糧區施入土壤。經過多年有機肥滋養的土壤異常肥沃,在占地80%的產糧區,主產的玉米和小麥單季畝產可達到600多千克,而用化肥種植的相同品種畝產只有三四百千克。土壤中營養元素主要來源于牛糞養殖中的精料,其中大部分未被動物吸收的部分貯存在牛糞中了。

 

  由于牛和豬產生的有機肥用于耕種還使用不完,有一部分又用于生產沼氣,為村民生活提供清潔能源;還一部分用于培殖蚯蚓和黃粉蟲,它們可以用于飼養柴雞,為市場提供雞肉和雞蛋。農場里有5畝蘋果園里有近百只散養雞歡快地奔跑。 

 

  低產田變噸糧田

 

  2014年10月13日,博士生劉海濤,剛完成玉米測產后,就興奮地給在北京的導師發來下面的電子郵件: 

 

  “蔣老師,您好!  好消息!今天已經完成院里有機玉米的測產工作,今年有機玉米產量為1364.7斤/畝,行距71厘米,株距30厘米,畝穗數3130株/畝,連續取4個15穗風干稱重(風干后含水量13%左右),平均每穗0.22kg。加上今年有機小麥1126.98斤,今年周年產量為2491.68斤/畝”。 

 

  收到博士生劉海濤在科研一線發來的信息——他們連續8年的有機作物種植試驗田玉米產量突破1364斤/畝,加上小麥,達到2491斤,逼近1.25噸/畝。這個消息令人興奮,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盡管期間走了不少彎路。他們還將繼續努力,朝周年畝產1,5-2噸有機糧食努力。農業產量要“藏糧于地”,如何藏糧于地呢?改良土壤有非常大的空間,這個空間比改良種子的做法,在當前形勢下可能還要有效。 

 

  他們的產量是在低產田基礎上獲得的,他們種地的辦法是“六不用”,即不用化肥、農藥、農膜、除草劑、激素、轉基因,其原理是尊重自然規律,尊重農民的勞動,精耕細作,讓一畝地獲得5畝乃至10畝的產量,讓一畝地產出滿足8-10口人以上的年糧食需求,走符合中國國情的生態農業之路。這樣獲得的糧食品質優于歐美有機認證標準,市場前景看好,對農二代有吸引力。 

 

  實現了耕地固碳

 

  農場淘汰了化肥和地膜這些土壤的污染源,還用有機種植的模式將二氧化碳通過有機肥固定在土壤中。盡管部分碳還會釋放出來被作物吸收,但如果年年增加有機肥用量,就可以有效地增加耕地的固碳功能。目前,弘毅生態農場圍繞該領域已安排科研力量進行研究,也取得了初步的研究進展,前景十分誘人。 

 

  弘毅生態農場的研究表明:用有機肥替代化肥可顯著減少溫帶農田溫室氣體排放量,以秸稈循環利用和有機肥替代化肥為主要特征的有機耕作模式可將農田碳排放逆轉為碳吸收。相關論文在著名刊物《科學通報》英文版發表。 

 

  他們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 2006年的方法, 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研究結果表明,用有機肥替代化肥顯著減少了溫帶農田溫室氣體排放量,同時施用有機肥還增加了土壤肥力,進而提高了小麥和玉米產量。 

 

  研究發現,有機肥全部替代化肥后,農田變為典型的碳庫,而全部施用化肥的農田則為典型碳源,固碳潛力高達11.5噸CO2當量/公頃/年。他們的這項研究為提高農業生態系統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科學依據。 

 

  美國科學促進會旗下的的EurexAlert雜志對上述成果十分重視,專門進行了采訪報道。 

 

  產品走向全國

 

  如果弘毅生態農場僅僅實現了環境保護、增加產量的目的,這還是成功的一半,該技術的核心問題是,他們的產品必須經得起市場檢驗,即以高價位出售到城市中高端消費人群,實現優質優價,否則,農民們不會向土地多投入哪怕一點勞動力。 

 

  農場出產的面粉售價是普通面粉的5倍以上,然而,價格高在于多付出了勞動力。但一個成年人一天只需要5元,比兩包方便面還便宜,中等收入的人都吃得起。 

 

  弘毅生態農場走出的路子,實際上實現的是“低投入、高產出、零排放”的良性循環。

 

  因為投入成本中,80%的投入是勞動力,在機械和燃油方面還有20%投入。人力也是生物力量,是環保的,友好的。

 

  對農民來講,增加了就業。對城里人來講,吃上了優質的農產品,保障了自身的食品安全,通過消費的作用還帶動環境保護。 

 

  2003年底,農場以“六不用”為品牌建立了一個淘寶店,經銷主糧、雜糧、肉、蛋,菜只有姜和毛芋頭,產品的口感、形狀、健康程度都與超市的大為不同。盡管蘋果27.9元/公斤,小米38元/公斤,面粉20元/公斤,貨品還常常供不應求。現在,淘寶店已經有1500個會員,除西藏外全國各地都有客戶。經濟越發達的地方會員越多,北京、上海、廣州、山東、浙江、深圳等發達省份的會員占64%。科研的力量最終形成了品牌,也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先富帶后富”。

 

  農產品的商業化,最受益的還是農民。他們在更環保的環境里耕種和飼養,能夠享用最新鮮的有機食品,還有了更多的收入。據統計,在現代農業模式下,山東農民種植三季小麥或大蒜、西瓜、玉米,純收入不足1000元/畝,而弘毅生態農場的有機農田畝凈收入5000元/畝。 

 

  作者是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來源: 弘毅生態農業)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昆侖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昆侖俠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