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毒地”事件引爆環境定時炸彈
【導讀】從毒大米、毒奶粉、毒豇豆、毒自來水、毒空氣,到今天的“毒地”,我們的健康受到越來越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當然,“毒地”是媒體使用的語言,并不是科學的叫法,正確的解讀應當是土壤中的有毒有害物質超標。但無論怎么定義,土壤中含有過量的自然界難以降解的化學廢料,卻是不爭的事實,其中有些物質可以致癌、致病、致突變,這樣的“三致”足以令人生畏。
不久前,江蘇常州外國語學校自去年搬入新校址后,大批學生疑因鄰近“毒地”修復工程的化學廢料擴散污染引發不適,學校于年初起停課,但家長控訴仍未獲正視。據媒體披露,校內多達493名學生“出事”,個別罹患淋巴癌、血癌,而學校土壤里驗出的致癌物、有害物最高竟超標9萬倍。
常州地區為我國經濟發達地區之一,其GDP總量已趕上或超過發達國家水平。來常外讀書的孩子的家長收入頗豐,有些家庭有3套房3輛轎車。然而,出現在他們孩子身上的怪病卻令家長們的財富大為縮水。
其實,常州外國語學校“毒地”暴露的環境污染的冰山一角。長期以來,我們只重視發展經濟,忽視環境保護,在環境中逐漸積累的各種化學物質早晚逃逸出來害人。這次是化工“定時炸彈”,未來很可能有重金屬、垃圾“定時炸彈”等。無論是過去暴露的 “癌癥村”,還是現在的土地化學廢料污染,都在警告人類:不重視環境保護,其代價將是生命與健康。
從毒大米、毒奶粉、毒豇豆、毒自來水、毒空氣,到今天的“毒地”,我們的健康受到越來越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當然,“毒地”是媒體使用的語言,并不是科學的叫法,正確的解讀應當是土壤中的有毒有害物質超標。但無論怎么定義,土壤中含有過量的自然界難以降解的化學廢料,卻是不爭的事實。其中有些物質可以致癌、致病、致突變,這樣的“三致”足以令人生畏。
眾所周知,化工企業是嚴重污染的,發展化工產業需要遠離密集人群。發達國家在中國開化工廠,生產諸如草甘膦那樣的有害除草劑,噴灑在他們國家的農田里,再將帶有草甘膦殘留的糧食賣回中國,在這個草甘膦“旅行”過程中,草甘膦這種化工產品從出生到結束,乃至生命結束之后的若干年內,其“陰魂”還是不散的。而在源頭生產化工原料的地區承受的環境代價最大,這次常州毒地事件所暴露的就是這樣的惡性循環,他們引爆的是環境定時炸彈。
盲目發展經濟造成環境污染,是人類社會的通病,發達國家早就走過這樣的彎路。上世紀發生的全球“十大污染事件”,多發生在美國、英國、日本、比利時這樣的資本主義國家。而今,上述國家已經見不到類似的環境污染事件了,他們已成功實現了經濟轉型,將重污染產業轉移到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境內發生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如松花江污染、太湖藍藻爆發、鹽城飲用水污染、陜西鳳翔兒童血鉛、云南地下藏毒事件、“癌癥百強村”、常州毒地事件,都是現實版的“十大環境事件”,只是中國學者沒有勇氣將這些材料寫在教科書里去。
賓夕法尼亞的那場“殺人霧”,最終將美國人的注意力吸引到空氣污染治理上來,它的一個遺產是促成了《聯邦空氣凈潔法》誕生。在我國,各種惡性環境事件不斷暴露,有的已成為嚴重的社會或政治事件,對于這些污染,我們是到了該采取行動的時候了。同為地球村的一員,中國公民也有權呼吸新鮮的空氣,喝上清潔的水,吃上安全的食物。企業賺錢絕不能侵占老百姓這些基本的權利。
(作者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來源:《環境教育》雜志2016年第五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