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日,上海黃浦區“阿里蘭牛肉面”清真餐館開張營業。@阿里蘭牛肉面,店主是甘肅回族人,千方百計籌措經費,開設一家蘭州地道風味的正宗牛肉面館。開業當天至今,遭到青海回民砸店、堵店、威脅、恐嚇,警方多次協調無效,至今無法正常營業。其法理依據是一張青海化隆回族自治縣開牛肉拉面館的所謂內部約定。在公安局里,他們以“民族團結”、“清真寺禮拜”等等為法寶,使得警方束手無策。打著少數民族“民族團結”的旗幟,以黑社會組織的形式,通過暴力、敲詐、群攻、恐嚇、肆無忌憚、威脅人生安全等方式,欺行霸市。@上海發布、 @警民直通車-上海、@hebrewman、合法經營&q...
在許多城市,合法經營“蘭州牛肉面”遭遇“青拉”黑惡勢力的事件,頻繁發生。城市民族工作面臨新時期的挑戰。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存在“三個不適應”的現象:即進城的少數民族群眾對城市的生活和管理方式不適應;城市居民對少數民族人口的某些生活和行為方式不適應;以及城市管理部門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機制不適應流動少數民族人口日益增多的現實。這是城鎮化發展進程中無法回避的問題,如果處理不慎,就有可能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痛點、誘發社會矛盾的燃點。
6月29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公布《國務院關于〈修改城市民族工作條例〉的決定(征求意見稿),一石激起千層浪。征求意見稿名為“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加強交往交流交融”,“保障各民族合法權益”,而實際上,主要側重于“保障城市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因此,有人認為:“這個條例不是在促進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而是在各個民族文化之間打隔離墻,突出少數民族特殊論。”
我國56個民族中,僅有部分少數民族有清真食品飲食習慣。1993年版《城市民族工作條例》關于清真食品管理的條款有兩條:第十三條和第十八條。在2016年征求意見稿中,除第十八條保留不變外,將十三條改為十四條;增加一條,作為第二十一條。修訂版共有三條。雖然,某些措辭有所修訂,總體上加強清真食品管理在《城市民族工作條例》中的份量。這是2016年國務院立法計劃中終止國家立法管理清真食品議案后,有關行政部門設計的新的應對方案。這也是引發廣大民眾熱烈討論的焦點問題。
在新形勢下,發展中國特色民族理論政策體系,必須突出“三個特”的政策導向,就是“更多針對特定地區、特殊問題、特別事項”。請問,征求意見稿對于這樣頻繁發生的“清真拉面”風波,制定了何種有效的應對措施?
在上海南京路——中國的經濟中心、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最文明的城市、上海最繁華的地方,某地某族某約定的法律效力超過中國政府工商管理法規,打著民族團結的幌子,胡作非為,目無國家法紀,破壞社會和諧,令人深思。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習五一:打破教族一體的束縛,遏制某些少數民族“逆世俗化”的趨勢
2017-07-23朱維群:民族工作應向“交往交流交融”使勁(附國務院《征求意見稿》)
2016-11-05?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