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10月5日
早上我們離開了昨晚住宿的隆德縣(寧夏),今天的目的地是向往已久的六盤山。
六盤山,位于寧夏固原市境內,當年紅軍翻越的高峰海拔2928米。六盤山呈南北走向,宛如一條橫亙的蒼龍,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山道盤旋。 六盤山,因為紅一、二、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長征的先后翻越和毛主席的詩詞《清平樂·六盤山》,使其名滿天下!
1935年8月18日,紅二十五軍由楊家店翻越六盤山。 一個多月后的10月6日,毛主席離開西吉縣興隆鎮單家集陜義堂大清真寺,于10月7日由西向東翻越六盤山。毛主席所率領的中央紅軍陜甘支隊是從徐海東的紅25軍翻越六盤山的北邊山脈翻越過去的。
當日中午翻過六盤山,在山下隘口一個叫做青石嘴的地方就遇到了國民黨張學良的騎兵。紅軍迅速攻擊,干凈利索地殲滅了敵軍的兩個騎兵連,繳獲上百匹戰馬,由此組成了中央紅軍的第一支騎兵連。
下圖中,上面那條紅線就是毛主席帶領陜甘支隊翻越六盤山的線路,翻過山后就是消滅國民黨騎兵的青石嘴,圖中有青石嘴的標示。 下面是紅25軍從楊家店翻越六盤山的路線,圖中有楊家店的標示。
翻越六盤山,意味著中央紅軍翻越了長征路上的最后一座大山。
早上我們向六盤山出發時氣溫很低,只有4度。
到了六盤山,大巴車是不能進入景區的,需要購票乘坐景區的小中巴才能進入。
小中巴一路盤旋把我們拉到景區廣場。景區規模宏大,由紀念館、紀念碑、紀念廣場、紀念亭、吟詩臺五部分組成。
廣場兩旁有兩組銅鑄群像,再現了回漢人民歡迎紅軍和紅軍翻越六盤山的場面
廣場上豎立著三面巨大的紅軍軍旗,分別是紅一、二、四方面軍的,沒有紅25軍的軍旗,或許是紅25軍在以后并入紅一方面軍的緣故吧。軍旗上面鐫刻著江澤民題寫的“長征精神永放光芒”幾個大字。
順三面紅軍軍旗后面臺階而上,最高處就是紅軍長征紀念館,里面展示了紅軍長征及翻越六盤山的歷史資料。
紀念館的頂部,是一個大平臺。平臺上矗立著玻璃質感的紀念碑,高大雄偉,氣勢磅薄。正面是江澤民題寫的“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名,兩側分別是毛主席手書的著名詩詞《七律·長征》和《清平樂·六盤山》。
站在紀念館頂部平臺,寒風刺骨。極目遠望,群山起伏,云飛天穹,想必當年毛主席站在六盤山巔,遠眺長空大雁南歸,回顧長征千山萬水,聯想中華民族內憂外患,黨和紅軍任重道遠,豪情在胸,構思了氣壯山河的著名詩篇《清平樂·六盤山》的腹稿,吟出了‘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豪邁詞篇。
遺憾的是,我們來到的這個六盤山景區并不是當年中央紅軍、毛主席長征翻越六盤山時的經過之地,紅二十五軍長征可能是從這里經過的。
為彌補缺憾,我找來了其他重走長征路的同志拍攝的毛主席翻越六盤山那條路上的青石嘴戰斗紀念碑圖片資料,以饗讀者。 下圖 紅軍長征青石嘴戰斗紀念碑。
紀念碑頂上是一尊紅軍騎兵呈躍馬揚刀一往無前之勢的雕塑,寓意著中央紅軍在此建立了第一支騎兵連,前面已有敘述。注意看的話會發現馬頭上系著一朵大紅花,那么高的紀念碑是怎么系上去呢?老區人民對紅軍的熱愛與崇敬由此可見一斑。
附本團戰友參觀六盤山有感詩作
卜算子.觀六盤山景點而感 李永禧:
歌唱紅色歌, 人踏紅土地。 赤海茫茫向你歸, 山上紅旗立。
到處納和諧, 遍地吐芳枝。 史冊留名對外馳, 高樹凌云志。
六盤山上觀三軍紅旗雕塑 李永禧:
壯志凌云揚浩氣, 紅旗獵獵裹蒼穹。 狂風暴雨昂胸意, 烈日寒霜綻笑容。 戴月披星勤勞作, 負重致遠善躬耕。 賞心最是飄飄打, 歷史長河造化功。
參觀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
宮玉峻 杜翠梅 高
峰入云, 蕭瑟起秋風; 紀念館里游人擁, 緬懷紅軍精神。 祖國錦繡山河, 領袖偉績豐功。 今日重走長征, 何時圓夢初心?
2016年10月5日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