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揭秘中國古代歷朝總人口:西漢只有北宋一半,最多時占世界40%
點擊:  作者:倪方六    來源:新浪博客  發布時間:2016-04-21 13:26:16

 

        古代中國人口發展趨勢什么樣

20151029日,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普遍二胎政策,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的計生政策成為歷史。在中國歷代上,人口政策也是依各朝國情和發展的需要而適時作出調整的,并隨之呈現出了不同的人口發展趨勢和人口規模。

圖:充分表達人口生殖愿望的《天仙送子圖》(清代·河南開封朱仙鎮版畫)

中國人口最早何時開始速增?——《漢書》:西漢后期0.6億人

中國最早人口統計數據,見于在西晉人皇甫謐所撰《帝王世紀》一書,記載上古禹時代中國民口千三百五十五萬三千九百二十三,即0.13億人。很顯然,這一數據并不可靠,當時連文字都沒有,根本無法統計,也無統計。故《清文獻通考·戶口考》認為,古今戶口之數,三代以前杳遠莫考,后儒以意揣之,未足深信。

學術界認為較靠譜的是東周莊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的數字,當時已出現料民這一人口調查統計活動,此時中國有一千一百八十四萬七千人。

從春秋至漢代(公元前770-公元200年),中國總人口開始變化,到漢代時形成了中國人口史上第一個生育高峰期。

先秦時,各諸侯國出于強國、征戰和稱霸的需要,紛紛推出積極的人口政策 ,鼓勵生育。如東部齊國,管仲治齊時,國內采取獎勵生育政策,對外推出移民政策,歡迎外國人到齊國定居;被吳國打敗的越國,越王勾踐尤重人口發展,國內所有家庭婦女,只要生孩子,從醫療到護理,費用國家全包

西部的秦國,在秦孝公繼位后趕緊調整人口政策,重用商鞅,實施變法,對內獎勵農耕,改善老百姓生活,提高生育能力;對外利其田宅,免其兵役,歡迎三晉百姓移民秦國,為日后統一中國奠定了堅實的人口基礎。

到秦始皇時,秦國進一步加強人口管理。十六年(公元前231年)開始要求男子登記年齡,即《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所謂初令男子書年。據《帝王世紀》,秦代時中國總人口達二千余萬,這是中國總人口首破0.2億。

到漢朝,中國人口增長加速,劉啟(景帝)當皇帝末年(公元前141年),中國總人口已超0.3億;到西漢后期又翻近一倍,約0.6億人,中國首過半億人。據《漢書·地理志》: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民戶千二百二十三萬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萬四千九百七十八。

西漢人口為何增加這么快?與當時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國力有關,更重要的是,西漢朝廷采取了相當給力的鼓勵生育措施。據《漢書·惠帝紀》,漢惠帝時民產子復勿事二歲,生了一個孩子免徭役2年,當時能生育的婦女自然都放開肚皮生。

中國總人口何時過億?——《中國人口通史》:北宋后期1.2億多人
到東漢,中國人口繼續增加,最盛時達到0.7億。但此后,一直到宋代,中國總人口長期停滯在0.6億左右,常態是中國半億人,甚至更少。

圖:充分表達人口生殖愿望的《麒麟送子圖》(河南開封朱仙鎮版畫)

據路遇、滕澤之著《中國人口通史》數據,三國鼎立前后,中國版圖內總人口,加上少數民族僅約0.19億,為春秋以來中國人口最低點。即使樂觀估算,三國末中國總人口也不過0.28億人。

唐代是中國古代最盛王朝,在唐玄宗天寶末年,即公元755年發生《安史之亂》前,全國人口達到極盛。據《舊唐書·玄宗紀》,天寶十三年全國口五千二百八十八萬四百八十八。但經過安史之亂,中國人口急劇下降,李豫(代宗)當皇帝的廣德二年(公元764年),總人口不到0.17億,不及天寶十三年的三分之一,而這僅僅過了10年時間。

對這一數據,古今學者都有懷疑,認為偏低。葛劍雄主編《中國人口史》認為,唐代人口最多的天寶年十三年,全國總人口應在0.65-0.7億之間;算上可能隱漏報數,在0.75-0.81之間;路遇、滕澤之著《中國人口通史》認為,唐代最盛時全國總人口超0.9億。

而清代學者梁啟超的人口觀點,中國在唐代,全國人口已過億。其在《中國人口統計》一文中稱,唐盛時已得百余兆。

但梁啟超所說的百余兆畢竟于史無出。為什么唐代在中國歷史上國力最強,但人口規模卻不是最大?這與唐人崇佛不無關系,在唐代,很多時期男人愛當和尚,女人樂做尼姑,出家人口很多,直接影響了人口繁殖。

那么,中國總人口到底何時破億?在公元十二世紀的北宋年間,這是中國古代第二個人口出生高峰期。

但在歷代人口統計中,宋代的全國總人口并不多,這是為什么?現代人口學家普遍認為,宋代人口普查最不嚴肅,在登記編寫戶籍時,財產人丁情況一般不實,漏報瞞報普遍。元末馬端臨編《文獻通考·戶口考》便稱,宋代天下戶口數,類多不實。

圖:充分表達人口生殖愿望的《麒麟送子圖》(清代·山東濰坊楊家埠版畫)

現代學術界認為,北宋人口最盛時期在趙佶(徽宗)當皇帝時。據《宋史·地理志》,大觀四年(公元1110年),全國總戶數是20882258戶,為歷史最高,但總人口僅約0.47億,平均每戶僅2口多,顯然不對。考證發現,原來宋代人口統計不計女性,推算大觀四年北宋全國總人口應過0.9億;如果以通行的古代平均每戶5人計算,則人口過億。

路遇、滕澤之著《中國人口通史》分析,算上當時的少數民族、遼、西夏、西藏、臺灣等今日中國版圖內人口,中國總人口約1.21億。這一數據還是偏低估算,葛劍雄主編《中國人口史》估計為1.25億。

古代人口最多時有多少人?——《清宣宗實錄》:清咸豐元年4.3億多

在宋代這一最高峰后,中國人口又進入了相對長的低增長時期,元、明至清初人口的發展雖有起伏,但總體表現為遲滯狀態。

明代對戶口管理極為嚴格。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時皇帝朱元璋(太祖)進行全國人口大普查,并以這次人口普查數據為基礎,編制了全國《賦役黃冊》。這次普查顯示,時全國有10654362戶,總人口約0.6億,基本上是漢平帝元始二年的水平。

但現代學術界對明代的人口統計數據。也不認可,認為漏洞很多。一般認為,明朝人口最盛時在朱厚熜(世宗)當皇帝時的嘉靖年間,戶九百三十五萬一千九百七,口五千八百五十五萬七千七百三十八。

時人陳全之在《蓬窗日錄》中稱,民間人口統計十漏六七。如果以此說法來推算,時全國總人口已過億。路遇、滕澤之著《中國人口通史》認為,明代人口最盛時近1.7億;葛劍雄主編《中國人口史》同樣認為,明后期雖然戰爭、瘟疫導致人口大減,但仍維持在1.5億的水平。

到了清代,中國人口劇增,出現了古代中國人口增長第三個高峰期。從弘歷(高宗)當皇帝的乾隆年間開始,中國人口數量一路增速,突飛猛進,有學者稱之為人口大爆炸。

圖:希望多生多育的《榴開百子圖》(清代·山東濰坊楊家埠版畫)

據《東華續錄·乾隆》,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中國人口達143171559人,超過1.4億,這也是古代官府史料上人口統計第一次出現9位數;到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人口已達200472461人,這是中國人口首次破2億;到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人口達301487115人,這是中國人口首次破3億。

前后僅僅50年,即半年世紀的時間中國增加了1.6億人。

到旻寧(宣宗)當皇帝時,為中國古代人口最旺盛期,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中國人口首次4億,據《清宣宗實錄》,當年總人口為401008574人。到載湉(德宗)當皇帝時的光緒年間,四萬萬已成為形容中國人資源的慣用語,一直到1949年之前大家都這么說。

古代中國的人口極點,出現在奕詝(文宗)當皇帝的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達4.3億,為古代人口最高水平——2億到4.3億,前后僅用90年時間。

圖:中國“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政策下的鄉村計生標語

古代人口大爆炸的原因是什么?——《中國人口史》:約占世界總人口35%

為何在清代發生人口大爆炸?學術界認為,這與清廷的人口政策有直接關系。

圖:中國歷代人口發展趨勢圖(圖源:《中國人口通史》)

在玄燁(圣祖)當皇帝時,于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開始實行攤丁入畝政策,宣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人口與賦稅分開,不再像以往那樣按成年人頭收稅,這大大刺激了每個家庭的生育欲望。

實際上,清朝人口劇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與世界人口發展是相適應的,時全球人口都在增加。攤丁入畝僅是刺激人口增殖的主要原因之一,許多以前大量漏報的人口重新登記入冊,也導致人口激增;另外醫療水平的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種的增加,與食物結構的變化,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圖:希望多生多育的《蓮苼貴子圖》(清代·天津楊柳青年畫)

那么,在古代人口大爆炸時代,中國人口資源在世界上處于什么水平?

從古至今,中國都是世界公認的人口資源大國。據公開的估測數據,截至20146月底,中國總人口為13.6億,約占世界總人口18.8%。如果依葛劍雄主編《中國人口史》中的數據,這一比例并不高,僅相當于公元1年的低端水平。

中國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最少時,是東漢末年,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全國僅0.25億人,約占世界總人口10%左右;中國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最大時,是北宋末期,時人口過1.2億,占世界總人口40%上下。

圖:寓意子孫滿堂的《十子鬧春圖》(清代·山東濰坊楊埠版畫)

中國古代人口最多的人口大爆炸時代,占世界總人口的比例反而不是最高。以公元1850年來算,當時世界總人口約10.9-14億,而中國人口4.3億。這樣一算,中國占世界總人口的比例在39.%-31%之間;取平均數,人口大爆炸時代的中國總人口,占世界的比例為35%。

(本文紙質版首發于2015.11.05.《北京晚報》副刊五色土文史版倪方六獨家專欄一方鉤沉,每周四出版)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