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安生:抗美援朝是中國人民翻身解放戰爭的下半場
點擊:  作者:安生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發布時間:2020-10-26 08:08:28

 

1.webp (20).jpg

最近想寫的東西很多,比如,宅基地狂想曲,比如,蔣介石時代的反腐為什么越反越腐,比如,資本與白手起家,比如,民國為什么出現去工業化,比如,反封與反帝——大革命失敗的原因,等等。

但是,靜下心來,把這些的觀點寫成上萬字的論述的時間幾乎沒有。

雜談想寫的事情也很多,一樣沒有時間。

先寫寫抗美援朝吧。

 


抗美援朝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

許多人認為抗美援朝戰爭,僅僅是挫敗了美軍,揚國威于朝鮮半島。

 

事情顯然不那么簡單。

有些人認為,抗美援朝戰爭,提高中國的國家地位,扭轉了1840年以來的國際關系,讓列強不敢輕易用“在海岸邊架幾門大炮”的方式,讓中國妥協,從此中國與列強之間有糾紛,列強不敢輕易訴諸武力。這種觀點比上一個觀點進了一步,但是仍然不夠。

我曾經說過,抗美援朝戰爭,讓蘇聯意識到中國龐大的人力資源,一旦武裝起來,具有巨大的戰爭潛力。經過二戰,蘇聯打光了一代年輕人,蘇聯的勢力范圍擴展到極限,人力資源卻極度匱乏。鐵幕東側實力極其虛弱,如果沒有人力資源的補充,無力支持新一輪大規模的戰爭。這種情況下,中國龐大的人力資源,對蘇聯的意義尤其重要。

在抗美援朝戰爭之前,雖然中國有龐大的人力資源,但是一直沒有有效地組織起來,只能任人宰割。抗美援朝戰爭,讓蘇聯意識到了老一代領導下的新中國的組織能力。

二戰以后,雖然有了核武器,但是一方面當時的核武器數量稀少,一方面鐵幕雙方都懼怕對方的核報復,都不敢輕易動用核武器。所以,戰爭大概率是常規戰爭,至多使用戰術核武器。這種情況下,大量的可以用于現代戰爭的人力資源,是非常寶貴的。

由于中國擁有龐大的人力資源,占據東北亞關鍵的地理位置。如果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國倒向哪一方,就可能決定歐亞大陸的戰局。事后看,也確實如此。中蘇默契,美國在越南陷入泥潭。中美聯手,蘇聯在阿富汗難以脫身。

這就是1945年以后,蘇聯嬰兒潮爆發以后,至1960年代,蘇聯新一代年輕人成長起來以前,中蘇蜜月的基礎之一。

于是,蘇聯在東北亞有了可靠的戰略屏障,可以騰出手來,集中精力,治理剛剛吞下的東歐,鎮壓原有統治階級,扶植代理人,建立相應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對西歐虎視眈眈。中國則在蘇聯的支持下,開始了工業化。

這是在《同盟異夢》中提到的觀點。

同盟異夢——建國早期的中蘇關系

這只是外交方面的分析,那么內政方面,抗美援朝戰爭的意義如何呢?

抗美援朝戰爭鞏固了新中國的政權,斷絕了國內反動派反攻倒算的希望。

國民黨反動派雖然在大陸失敗,但是并不死心。他們一直寄希望于美國介入中國內戰,借助美國力量反攻大陸。

回顧歷史,如果拋開政治角度,國民黨反動派的想法,從純軍事的角度來說,乍看起來并不是完全沒有道理。抗日戰爭前期,日軍占領了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南京政權,龜縮到重慶等內地,利用地形和日軍拉鋸。美日矛盾升級,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后,重慶政權彈冠相慶——只要比日本鬼子多茍且一會兒,勝利就是屬于重慶的,就能吃日本的尸體。太平洋戰爭結束,日本鬼子在太平洋戰爭中失利,重慶政權再次回到東部沿海平原,反動派的官僚成為接收大員,一個個五子登科。

國民黨反動派被趕下海的時候,也是這樣想的,只要再茍且幾年,就能再次回來當接收大員。

國民黨反動派逃竄的時候,臨走之前,往往不忘記用“第三次世界大戰很快爆發,美國一旦介入,我們還會回來”,威脅被他們欺壓的平民百姓,給潛伏下來的特務打氣。

事實上,許多普通人也確實有這樣的疑慮。美國人會不會打過來?國民黨會不會殺回來?如果他們殺回來,我們怎么辦?國民黨還鄉團的殘忍,是有目共睹的。至于特務和被剝奪了經濟基礎的地主、財主、官僚資本家、幫派分子,更是信心十足,堅信只要忍幾年,回來國民黨反動派回來,自己還是人上人。如果自己能做一些破壞、暗殺、刺探消息、帶路的事情,甚至可能從此進入國民黨反動派統治集團的更上層。

一個新政權建立之初,往往不能獲得大多數人的信任。國民對新政權的未來充滿疑慮,新政權經常遇到或明或暗的抵抗和各種拖延、推諉,很難做到令行禁止。

革命進程之中,立場堅定、沖鋒在前,不怕犧牲的永遠是少數。絕大多數人,都是猶豫的,他們加入革命的潮流,或多或少是歷史大潮的裹挾。一旦革命進程發生挫折,革命前景由明朗轉向黯淡,就會出現大量的逃兵甚至反水分子。

 


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中國人從來就是一個偉大的通用性的勤勞的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這種落伍,完全是被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反動政府所壓迫和剝削的結果。……我們團結起來,以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內外壓迫者,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了。我們的民族將從此列入愛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通用性而勤勞的姿態工作著,創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時也促進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們的民族將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們已經站起來了。我們的革命已經獲得全世界廣大人民的同情和歡呼,我們的朋友遍于全世界。

1949年9月21日,毛主席雖然說了這段話,但是當時相信這段話的人并不多。絕大多數人,并沒有毛主席的自信,而是將信將疑。

我們的革命工作還沒有完結,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運動還在向前發展,我們還要繼續努力。帝國主義者和國內反動派決不甘心于他們的失敗,他們還要作最后的掙扎。在全國平定以后,他們也還會以各種方式從事破壞和搗亂,他們將每日每時企圖在中國復辟。這是必然的,毫無疑義的,我們務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

事后證明,事實也確實如此。

朝鮮戰爭爆發以后,北京功德林的戰犯得到消息,人心惶惶。有人覺得好日子要來了,有人心里暗中打鼓。據說,王耀武曾經問文強,蔣介石聽了,自己在新華廣播電臺發表的勸國民黨軍投降的聲明之后,反應如何。文強說,實不相瞞,老爺子(蔣介石)當時就把收音機砸了……王耀武聽了這話,惶惶不可終日。

絕大多數人很清楚,美國是大買辦、大地主階級的后臺,從舊中國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有大量的既得利益。美國出于自身的利益,有維護甚至復辟大買辦、大地主階級政權的動力。推翻大買辦、大地主階級的統治后,如果不能挫敗美國,那么并不能打消絕大多數人的疑慮,樹立新政權的威信。

經濟殖民地國家,帝國主義國家以本土的大買辦、大地主階級為代理人實行統治,獲得巨大經濟、政治利益。大買辦、大地主階級利用來自境外的支持,成為人上人,為境外提供廉價原材料,廣借境外金融貸款,自己窮奢極侈;境外資本獲得廉價原材和貨幣資本,發放貸款,傾銷商品;本國企業受制于境外產品,本國資本外流,陷入債務陷阱,經濟長期停滯,人民水深火熱。

帝國主義國家和本國的大買辦、大地主是利益共同體,是主仆關系。境外勢力通過大買辦、大地主榨取的本國利潤,大買辦、大地主鎮壓本國人民反抗,必然得到帝國主義的支持,大買辦、大地主敗下陣來以后,后臺老板必然親自上場。這就如同打敗了多多利亞、薩博和基紐,就要打BOSS弗利薩,打不贏弗利薩就能勝利結束那美克星之戰一樣。

 

 

無產階級政權建立以后,否定大買辦、大地主階級的統治,自然觸及作為大買辦、大地主階級的后臺的帝國主義國際的利益,必然面臨干涉戰爭的風險。如果不能打退國外干涉力量,那么革命就不能算成功,新政權就不能鞏固。

世界歷史上,法國、蘇俄、中國、古巴等國家建立新政權以后,都面臨來自發達國家的外來干涉。與蘇俄相比,中國的干涉戰爭是在境外打的,一方面減少了對本國境內的破壞,一方面利用了朝鮮多山的有利地形,使美國等帝國主義干涉勢力的機械化優勢不能完全發揮出來。

中國歷史上,新政權被外來勢力摧垮的例子屢見不鮮,大多數人不能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和歷史上的改朝換代的本質區別,對新政權的未來充滿疑慮,是必然的。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使全世界所有人都認清了形勢。所有人都認識到,除非內部發生問題,否則在可以預期的未來,外來干涉無法威脅新中國政權,打消了絕大多數人的疑慮,大批潛伏下來的敵對分子如果沒有被消滅的話,也失去了繼續破壞和搗亂的勇氣,只能夾起尾巴老老實實蟄伏起來。


試想,如果中國不出兵朝鮮,中美軍隊在鴨綠江對峙,或者朝鮮戰爭輸了,志愿軍沒有把美軍推回三八線,那會是什么樣的結果?

如果那樣,新政權將難以建立權威,類似法國大革命,國內反動派將不斷發起騷亂,國內將戰亂不斷,蘇聯不但不會提供中國急需的工業化的技術和資金,還會向東北擴張,中國將難以獲得長足的發展。拋開大資產階級的擴張性不談,拿破侖從來沒有取得對英戰爭的決定性勝利,徹底打消英國組織反法同盟的念頭,是法國戰爭不斷,最終波旁王朝復辟的重要原因之一。

把朝鮮戰爭簡單看成一場民族之戰,明顯忽視了舊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質,回避了大買辦、大地主對人民的壓迫,掩飾了代表大買辦、大地主階級利益國民黨南京政權的反動屬性,低估了朝鮮戰爭中國人民求解放過程中的意義。

現在有一種思潮,把解放戰爭和朝鮮戰爭割裂開來,認為前者是單純的兄弟鬩于墻的內戰,朝鮮戰爭是楊國威于境外的外戰,這種觀點是不對的。

大買辦、大地主和被壓迫勞動者是兄弟,這是當年的反動統治者掩蓋階級矛盾的觀點。勞動者當牛做馬,大買辦、大地主錦衣玉食,三妻四妾,兄弟之間有這樣的嗎?在大買辦、大地主的眼里,勞動者連牛馬都不如,他們起碼知道自家牛馬太累了,會生病,會死亡,有空就讓“騾子、馬啊,大牲口的都歇了”,騾子、馬啊,大牲口累死了是自己的損失。他們對待勞動者如何呢?如果勞動者一天工作16個小時不會當場吐血,他們絕不會讓勞動者工作15個小時。他們知道給大牲口蓋馬廄、牛棚,舊中國的勞動者相當一部分,連基本的住所都沒有,只能住在蘆席搭建的窩棚里。他們要考慮大牲口的繁衍,舊中國的勞動者的相當一部分,根本沒有結婚、生育的權利,男人靠嫖娼滿足性需求,女性為了謀生或者成為小妾,或者成為妓女。

不了解這段歷史的讀者,可以讀讀夏衍的《包身工》、老舍的《龍須溝》、安克強的《上海妓女》。

出兵朝鮮以前,曾經有過充分的討論,許多領導人反對出兵。毛主席力排眾議。這些反對出兵的領導人,大多是從純軍事的角度考慮問題。毛主席則是從政治的角度考慮問題。

朝鮮戰爭和解放戰爭是一脈相承的,都是中國人民反抗境內外壓迫,推翻三座大山的戰爭。如果把解放戰爭看做中國人民求解放建立新中國立國之戰的上半場,那么朝鮮戰爭就是中國人民求解放建立新中國的立國之戰的下半場。

下半場比上半場還難,因為上半場打的是代理人,下半場打的是BOSS,BOSS的力量顯然遠遠強于代理人。但是,也應該看到,中國人民反抗壓迫求解放的力量,也比上半場更強大了。

 

分析了朝鮮戰爭在中國人民求解放的斗爭中的意義,我們再看看朝鮮戰爭挫敗美國的原因。

中國人民一直是不好惹的,戰斗到最后一人一彈并不罕見。比如,第一次鴉片戰爭,關天培鎮守虎門,以身殉國,炮臺全體將士,為國捐軀。比如,甲午戰爭,運輸船高升號被日艦浪速號攔截,清軍士兵寧死不降,用步槍還擊艦炮。比如,甲午戰爭,致遠艦在炮彈用盡的情況下,試圖撞沉吉野艦。

這樣俯首可拾的范例,卻并不能改變1840-1949,中國在外戰上屢戰屢敗的戰績。

我曾經分析過,戰斗力最強的軍隊,是小農為經濟基礎的國家的軍隊或公有制國家的軍隊,士兵的利益和國家利益、集體利益高度重合,士兵是在為自己的利益而戰。隨著貧富差距的擴大,經濟利益不斷集中,上層建筑不斷改變,政策不斷向少數人傾斜,由被統治階級出身的士兵的利益與統治階級的利益不斷分化,士兵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興趣自然不大——楊白勞顯然沒興趣為黃世仁而赴湯蹈火,戰不旋踵。

如果我們認為國家具有階級屬性,首要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的話,那么隨著士兵的利益與國家利益不斷剝離甚至分化對立,士兵被迫為他人利益而戰,戰勝未必有自己利益,戰敗自己首先承擔損失,即使常年征戰晚年僥幸退伍也很可能被迫半丐半匪,士兵的戰斗意志必然不斷下降,軍隊整體戰斗力自然不斷下降。

政治理論:經濟基礎與武裝力量(修訂版)

決定人站立的,意志勝過體力。決定軍隊繼續戰斗的,意志勝過物質。另一方面,決定意志的,說到底,還是物質。

如果我們承認大多數人能正確認識自己的利益,并不愿意為他人的利益冒生命危險的話,就不能否認,士兵的戰斗意志取決于他們個人的物質利益與武裝力量維護的經濟基礎的物質利益的重合度有多高。

人都懂得趨利避害,對死亡都有天然的恐懼。讓一個人舍棄生死,僅僅靠說教和欺騙是沒有用的。

要戰士赴湯蹈火毫不猶豫,肝腦涂地毫不退縮,需要戰爭的結果要和戰士本人的利益密切相關。戰士與他們為之戰斗的利益集團的利益緊密結合,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戰士們自然拼命。反之,自然袖手旁觀。

舊中國的軍隊是封建、半封建的軍隊,主帥是為統治者而戰,他們自身就是統治階級的一員。他們很清楚,民眾受異族的奴役自然是悲慘的,被本國統治者統治一樣也是悲慘的。他們如果真的同情廣大的牛馬一樣的民眾,想救民眾于水火,他們自然應該投身推翻本民族統治者的斗爭之中。現實之中,除了參加南昌起義以來等屢次起義的將領,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顯然不是這樣的。舊中國的軍隊的士兵往往是重金募集的流氓無產者,或是抓來的壯丁。他們并不是為自己的利益而戰,或是為軍餉而戰,或是被殘酷的軍法押上前線。他們沒有當逃兵的原因,或者是因為拖欠軍餉被統治者用軍餉羈縻,或者是被嚴酷的軍法層層監督。

這樣軍隊的戰斗力很大程度上源于主帥的意志。如果主帥意志堅定,深受皇恩浩蕩的熏陶,信奉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決定戰死疆場,那么士卒們或者在主帥的感染之下,或者在層層監督嚴酷的軍法之下,往往能戰斗到最后。如果主帥比較現實,態度曖昧,那么士兵們或者改旗易幟,或者臨陣潰逃,或者一哄而散。

1840年-1949年,中國人反抗外來侵略,不缺反抗精神,中國人缺代表絕大多數人利益的經濟基礎和相應的上層建筑!

這樣的經濟基礎要代表全國所有人的利益,能把全國的資源集中起來,為全國人統籌分配。在這樣的國家,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蠅營狗茍者被社會孤立,損人利己者死路一條,賣國求榮者死無葬身之地。毫無疑問,這種上層建筑必然也只能是公有制的上層建筑。

 

舊中國顯然沒有這樣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舊中國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決定在這樣的國家,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負我,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蠅營狗茍者左右逢源,損人利己者風生水起,賣國求榮者飛黃騰達——如果賣得好,就能成為袁世凱、蔣介石、汪精衛、溥儀那樣的國家傀儡領導人。

政治理論分析:為什么中國的社會動員能力遠遠強于其他國家?——從國共兩黨的差異看組織動員能力

魯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有下面的內容:
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但我接著便有參觀槍斃中國人的命運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學,細菌的形狀是全用電影來顯示的,一段落已完而還沒有到下課的時候,便影幾片時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戰勝俄國的情形。但偏有中國人夾在里邊: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圍著看的也是一群中國人;在講堂里的還有一個我。

“萬歲!”他們都拍掌歡呼起來。

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彩,——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

魯迅先生顯然被國人的麻木嚴重刺激了。魯迅的小說中,有相當一批人,都是他筆下的看客。

對統治階級來說,被統治階級是戰利品。戰利品自然有戰利品的覺悟。兩條狗爭骨頭,骨頭有必要參與戰斗嗎?兩個游牧部落爭斗,牛馬有必要參與戰斗嗎?

極少數人控制絕大多數財產的社會,絕大多數人的利益與壟斷本國財富的的統治階級利益不但是分化的,甚至是對立的,那么絕大多數人是沒有興趣為他人的利益拼命的。

曾經有日本特務分析過,對中國老百姓來說,無論是哪家軍閥統治,老百姓都無所謂,因為區別只有哪個軍閥盤剝跟殘酷而已。韓國電影《寄生蟲》之中,導演借助男主角的嘴,也說過類似的話。——無產階級無祖國,資產階級統治的國家并不代表一無所有的工人的利益,要他們為這樣的國家拼命確實有點強人所難。

 

對大多數老百姓來說,他們感受不到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和個人利益的相關性:東北究竟是滿清說了算,沙俄老毛子說了算,日本鬼子說了算,還是張大帥說了算,對他們來說,沒有本質區別——他們一樣食不果腹、衣不遮體,長年累月當牛做馬。誰當權,他們都是當牛做馬,前途暗淡。這樣的情況下,究竟東北屬于誰,對他們毫無意義,給俄國人做間諜,可以掙錢,也許能改善生活,看槍斃人挺新鮮,可以湊個熱鬧。除此以外,他們自然不感興趣,或者按照魯迅先生的說法,他們很麻木。

 

魯迅先生批評國人麻木,一方面是因為他作為留學生,在日本求學,深刻感受到自己作為中國人受到的歧視,一方是因為他出身社會中上層,很大程度上,并沒有設身處地,從被統治者的角度考慮問題。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以前,歷次革命,如果不是很快墮落成統治者之間爭權奪利的話,就是與被統治階級的利益關系不大。正因為如此,這些革命也很難動員底層勞動者參與。

 


對主帥來說,也是一樣。

由于全部資源私有、境外勢力擁有大量的資源,缺乏一個代表集體利益的能夠為了集體利益統籌協調全部資源的權威,所以,誰為民族、團體利益奮不顧身,誰吃虧。

愛國將領在對外戰爭中英勇作戰壯烈犧牲,并不能改變全局,只能被淘汰出局。相反,如果在對外作戰中保存實力,與境外勢力眉來眼去,獲得境外提供的軍火和貸款,就能在內戰中占上風,稱霸一方。比較現實的主帥會如何選擇,是不言而喻的。

在這種情況下,個別軍隊官兵英勇作戰,全軍覆沒的例子,并不能改變整體的戰局,挽救全民族絕大多數人,一步步走向深淵的命運。

新中國的建立,推翻了大買辦、大地主的壓迫,剝奪了他們控制的生產資料,全國統籌資源,共產黨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大公無私,在國內實現社會平等,在戰場上實現賞罰分明。

新中國的利益和每一個普通勞動者,每一個剛剛解放出來的被壓迫者的利益緊密結合,高度重合:

農民不再被地主榨干,工人不再被資本家榨干,民族資產階級獲得了發展的空間,農村的鄉賢被打倒,城市的幫派頭子被鎮壓,底層男子獲得結婚的機會,妓女獲得從良的機會,晚輩不再被血緣疏遠的族長操縱命運,孤兒、殘疾人、孤寡老人獲得贍養,婦女參加工作有了經濟來源不再低三下四三從四德……


那時,如果有人明目張膽地說,老子搞復辟,要回來當人上人,老子要還鄉,拿了我的要還回來,吃了我的要吐出來,通敵要砍頭,逆產要沒收,茅草要過火,石頭要過刀,人要換種,還鄉團要讓窮鬼懂規矩,亂匪要火燒、活埋,不受婦道的娘們要沉潭……

全國剛剛被解放的受壓迫的人民都相信,和帝國主義的走狗蔣介石國民黨及其幫兇們決無妥協的余地,或者是推翻這些敵人,或者是被這些敵人所屠殺和壓迫,二者必居其一,其他的道路是沒有的。只要美國人在朝鮮占了上風,有帝國主義勢力撐腰,還鄉團殺回來的風險,就不是杞人憂天。

可想而知,那些剛剛被解放出來的人,如果有槍,有組織,他們會怎么反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教他做人!

中國人民已經站起來了,誰要讓我們重新成為奴隸,我們就和他拼到底——這就是當年的中國人戰無不勝的根本原因!

所謂,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秦之銳士不可以遇當年之志愿軍!


經過朝鮮戰爭,全國被壓迫者看到了自己在新政權領導下,爆發出來的驚人的力量。美國不得不重新估計中國人民在毛主席領導下,具備的戰爭潛力,使用封鎖、孤立政策,替代直接的軍事沖突。沒有美國人的支持,蔣介石反攻大陸計劃,只能是一廂情愿的美夢。

 

至此,所有人都看清了形勢和力量對比,在帝國主義力量支持下,使用武力,公開復辟大買辦、大地主的統治,挑戰被解放的人民的力量,已無可能。國內外的反動派意識到,要復辟,來硬的不行,只能來軟的,只能偷偷摸摸地來。為此,杜勒斯提出了和平演變的戰略,并在蘇聯取得了成功。這是毛主席晚年擔心的事情,這個話題,不展開講。

 


中國人民的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不是簡單的改朝換代,不是政黨更迭,不是一群統治者替代另一群統治者,而是被奴役的中國人民求解放的戰爭下半場!

這場戰爭鞏固了人人平等替代階級壓迫的新中國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盧瑟經濟學之安生雜談”,有修訂)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