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雪及其團隊3個月研制北斗衛星載荷 衛星抗干擾能力提升1000倍
近日,新華社刊發一系列長篇通訊,介紹國防科大衛星導航定位技術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飛雪及其團隊。文中提到, 2007年4月,北斗二號第一顆衛星曾在亞洲某一區域受到復雜電磁環境干擾,衛星通信發生阻斷。關鍵時刻,王飛雪和團隊在3個月內研制成功了具有強大抗干擾能力的衛星載荷,將衛星抗干擾能力提高了1000倍。
“在事關國家安全的關鍵技術上,決不能含糊。辦法只有一個,就是用超常的努力實現超常的趕超。”王飛雪說。
2007年4月,北斗二號第一顆衛星進入亞洲某一區域時,受復雜電磁環境干擾,衛星通信發生了阻斷。如果這一難題在3個月內不能解決,不但下一顆星不能發射,即將組網的十數顆衛星發射將無限期推遲。
情況十分危急!數十位專家齊聚北京商討對策。多數國內同行傾向于技術難度小的“躲”,因為“躲”已有先例,但這樣一來,國家就要蒙受數十億資金損失,且電磁環境一旦再有變化,衛星還要“躲”個沒完;如果選擇“抗”,耗費資金少,但技術難度極大、風險高。
臨危之際,王飛雪再次請戰。“3個月內,我們一定拿出‘抗體’!”憑借著頑強的意志與驚人的戰斗力,不到3個月,他和團隊拿出了具有強大抗干擾能力的衛星載荷,一舉攻克強干擾環境下高精度測距這一世界難題,使衛星抗干擾能力提升1000倍,避免了國家巨額損失。
在驗收評審會上,平時不茍言笑的王飛雪難得詼諧地說,我們利用剩余時間還做了修正航天指標數據的副產品。
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介紹,我國自2007年4月開始發射北斗2號系列導航衛星,其中第一顆導航衛星發射后,直到2年后的2009年4月15日,第二顆北斗導航衛星才發射升空。這期間的2年時間,除了對北斗2號系列衛星的設計和在軌運行能力進行檢驗外,很重要的一項改進就王飛雪和團隊研制的改進型抗干擾衛星載荷。在此之后,我國的北斗導航衛星發展全面加速。在2010至2012年間,中國又連續發射了14顆北斗2號系列導航衛星。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統空間信號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1.0正式公布,北斗導航業務正式對亞太地區提供無源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王飛雪正在與他的學生們一起探討業務
今年3月30日,北斗衛星導航全球系統首顆實驗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標志著中國北斗系統由區域運行向全球拓展的啟動實施。在這項任務中,王飛雪和團隊承擔了30余項任務,是國家唯一同時承擔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核心體制、衛星載荷、地面運控、測試評估和裝備應用任務的團隊。
王飛雪和團隊先后研制出世界領先的監測接收機、精密測距碼模塊及注入系統、主控站測量及通信系統、RDSS業務信號收發分系統、時間同步注入站、星載上行 測距終端等地面設備。在最近一次針對實用商業化全球系統衛星導航信號模擬源功能測試中,他們研制的產品以95分的高分雄居榜首。
不久前,在莫斯科舉行的第九屆國際導航論壇上,俄羅斯導航產業界的領袖們在探討全球四大導航系統發展水平時,一致把中國北斗排在俄羅斯格洛納斯和歐盟伽俐略之前。王飛雪在會場上靜靜聽著,內心波瀾起伏:20年的奮斗,北斗排名從第四上升到第二。回國后,他對前來迎接他的同事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下個目標就是拿第一!”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