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用農藥,中國肯定就會出現饑荒”,正如當年他們反對生態農業的理由如出一轍——搞生態農業會餓死人。我們通過實踐證實了他們說的是謊言。
原標題:蔣高明:不使用農藥中國肯定會出現饑荒嗎?
2012年5月18日,農業部網站發布了這樣一則消息:農業部日前就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及安全問題進行解讀。文章指出,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耕地緊張的國家,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始終是農業生產的主要目標,而使用農藥控制病蟲草害從而減少糧食減產是必要的技術措施,如果不用農藥,中國肯定會出現饑荒[1]。
農業部網站的文章指出,近年來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時有發生,有些老百姓會有“能不能不使用農藥”的疑問?其實世界使用農藥也就200多年的歷史,但在這期間農藥的使用量不斷增加,這是因為人口增長需要大力發展農業生產,以保障糧食的安全供給;同時現代農業的發展也越來越依賴農藥的使用。有研究指出,農作物病蟲草害引起的損失最多可達70%,通過正確使用農藥可以挽回40%左右的損失。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耕地緊張的國家,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始終是農業生產的主要目標,而使用農藥控制病蟲草害從而減少糧食減產是必要的技術措施,如果不用農藥,我國肯定會出現饑荒!
農業部指出,農藥對植物來說,猶如醫藥對人類一樣重要,且必不可少。但也可以通過一些措施減少農藥殘留,一是全面開展病蟲害綜合防治,減少農藥使用量;二是正確規范使用農藥,減少農藥殘留量;三是大力推廣生物農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不斷降低農藥殘留水平。農業部門一直在致力于開展這些工作。
上文強調了農藥的重要性,將其抬到與醫藥對于人類一樣重要的地位,甚至嚇唬不同意見者:“如果不用農藥,中國肯定會出現饑荒”。這不僅是為農產品藥物殘留超標尋找強硬的理由,甚至是為過度使用農藥開脫,客觀上將造成農藥的進一步泛濫。
不使用農藥就會減產嗎?不采用化學農業的方法,病蟲草害會引起70%減產嗎?我們通過9年的實驗證明,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自從2007年以來,我們在山東平邑建立的弘毅生態農場,一滴農藥沒用,一粒化肥沒用,也沒用覆蓋一片農膜,而將秸稈過腹并堆肥后還田;用物理+生物措施控制蟲害,結果將低產田(小麥玉米兩季600公斤/畝以下)變成了噸糧田(小麥玉米兩季1000公斤/畝以上)。
“如果不用農藥,中國肯定就會出現饑荒”,正如當年他們反對生態農業的理由如出一轍——搞生態農業會餓死人。我們通過實踐證實了他們說的是謊言。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幾屆研究生馮素飛、烏云塔娜、李靜、李霄、博文靜、唐海龍、郭立月、劉海濤、孟杰等研究生開展的連續多年的實驗,揭開了有機農業可增產這一謎底,即不用化肥農藥的生態耕作方式能夠養活更多的人。
我們不使用化肥后的產量變化:“2009-2010年玉米產量增加了4.05 ton/hm2,2010-2011年玉米產量保持穩定。2009-2011年小麥產量增加了2.57 t/hm2”。我們不使用農藥后蟲害的變化(一只誘蟲燈):“2009-2011年,頻振式殺蟲燈日捕獲量顯著下降,年捕獲總量降低了85.9%,日均捕獲量從0.45kg下降到0.04kg,降低了10倍。其中金龜甲類捕獲量下降較為顯著,總捕獲量從31.87kg下降至1.28kg,蛾類捕獲量變化不顯著”。
三年后一只誘蟲燈收獲的害蟲生物量下降了10倍。不打農藥,害蟲為什么沒有成災呢?這是因為:一,害蟲交配后雌蟲沒有機會回到地里產卵,從蟲子的爺爺奶奶輩就開始計劃生育了;二,農田生態平衡建立起來了,益蟲益鳥多了,害蟲一出現,就會變成它們的食物。最近三四年里,我們的實驗田在沒有用農藥的前提下,害蟲平均每天捕獲量沒有超過40g,以遠遠大于用農藥控制的效果。
我們也期望一種減產70%(不知道此數據從何得來)的情景,即除對土壤進行有機改良外,病蟲草害一概不管理,其產量作為農業增產的背景值,這樣來觀察糧食產量的變化。進行該實驗的研究生丁娜有些犯愁了,即使我們沒有打農藥施用化肥和人工或化學除草,小麥的長勢依然沒有他們說的那樣差,雜草根本就不多。我們甚至懷疑,被農學家和農業官員信奉了幾十年的所謂現代農業理論基礎是不是出現了問題。
還是回到上面的話題,如果繼續打農藥、施加化肥,甚至轉基因,依然出現了饑荒,那會是什么原因引起呢?據筆者的觀察,造成中國糧食產量下降的真正原因,一是農民種糧積極性嚴重下降,谷賤傷農;二是地力嚴重下降,化學農業和環境污染造成了耕地質量下降;三是進口糧食尤其轉基因糧食與豆類更壓制了農民種糧積極性。我們將糧食安全太輕易地交給了人家;我們太輕信現代農業技術的威力,蔑視自然生態平衡,小看了物種的力量。
那么,我們如何來看待農藥呢?農藥實際上是滅火器,是救火車,只有等火災起來了,才用之救火,但為時尚晚了。最科學的辦法是將火災隱患消除,早預防,早受益。如果科學管理農田里的害蟲,提前防御,根據我們的前期研究,我們很自信地告訴大家,如果發展生態農業,中國農田內減少50%到90%的農藥用量,是不會影響產量的。
這需要政府政策導向的配合。當前的做法,政府大量補貼農藥,使得農藥價格很便宜,農業的投入在生產成本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農藥越用越多,而害蟲越殺越多,而天敵越來越少,病人越來越多。這樣的農藥補貼是否該叫停了呢?政府不能繼續鼓勵環境破壞吧?政府的涉農資金應當向從事環境保護的農民傾斜,向生態農業產業傾斜,才能制止上述惡性循環。
[1] 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12-05/18/content_6522427.htm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美國還有“戲”:民主黨醞釀再度彈劾特朗普 特朗普醞釀赦免自己和親友?
2021-01-09聞韜:特朗普眾叛親離、四面楚歌,民主黨威脅彈劾,蓬佩奧逼宮罷免
2021-01-09圍繞國會風暴的11大詭異:毀了誰?誰受益?暴徒是誰?彭斯和共和黨大佬扮演什么角色?……
2021-01-09?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