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5萬多條評論集中噴向一位小姑娘,這樣好嗎?
點擊:  作者: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發布時間:2015-06-11 10:27:42

 

  6月7日,Duang的一聲,新課標全國一卷的作文題一經公開便引發了輿論沸騰。題目要求考生以女兒小陳舉報父親老陳高速路上開車打電話為由頭,給小陳、老陳或其他相關方寫一封信。

 

  由于該題材與寓言、哲理或者別的生活小故事相比,新意及深度都不夠,考題要求的書信體也有別于常見的議論文,很多考生只能俗套地選擇從“大義滅親”的角度來寫作。

 

  這點燃了一些考生的憤怒。“三年努力全被你(小陳)毀了”,網友吐槽道,“一個微博舉報,萬千考生800字贊揚,小陳,你知道你不但教育了你父親,還坑了我們嗎?”

 

  小陳原型曾被贊“中國好閨女”

 

10.jpg

 

  新課標全國一卷作文題為考生提供了這樣的作文材料:父親老陳高速路開車接電話,家人屢勸不改,女大學生小陳無奈通過微博私信向警方舉報了自己的父親。此事贏得眾多網友點贊,也引發一些質疑。考生被要求統一以“明華”為寫信人給小陳、老陳或其他相關方寫一封信。

 

  隨后,便有網友發現該材料內容與2015年5月8日荊楚網的《大四女生舉報親生父親獲警方獎勵100元》的報道內容基本一致。

 

  5月9日,《長江日報》和《武漢晚報》都報道了此事。《武漢晚報》在文中指出:網友@愛心菇娘 通過微博私信@湖北高速交警。

 

  報道還引用了網友對“中國好閨女”小陳的點贊:“貌似‘殘忍’,其實溫暖。”

 

  當時很多媒體評論對此事持褒獎態度,稱女兒此舉為“大愛”,是對“父親真正的愛”,升級版“小手拉大手”等等。

 

  5月9日的網易新聞客戶端上,就“女兒是否應該舉報父親”做了一次兩方觀點的投票,結果5322人支持舉報,占85%;961人不贊成舉報,占15%。

 

  @愛心菇娘 遭人肉求網友放過

 

11.jpg

 

  近幾天,北京網友@愛心菇娘 的微博突然涌來很多“明華”,聲稱自己的高考被她毀了。高考語文考試結束后的一天時間里,她的粉絲量激增5萬多,隨之而來的是鋪天蓋地的謾罵。

 

  6月7日下午13:00,網友@愛心菇娘 發的一條“祝大家金榜題名”的微博下面,有近5000人留言,其中不乏“送老陳藍牙耳機”的調侃,但不少評論帶有辱罵性質。

 

  十幾分鐘后,@愛心菇娘 再次發聲:好吧!我不是小陳。隨后,她還置頂了“求放過”的微博。雖然有些網友稱“要怪只能怪出題老師”,但仍有不少人留言攻擊@愛心菇娘。


  新聞中的“愛心菇娘”是化名,無辜網友躺著中槍

 

13.jpg

 

  近日,湖北省高警中隊新媒體負責人稱,此“菇娘”并非新聞報道中的“愛心菇娘”。媒體報道“女兒舉報爸爸開車打電話”時,出于對這位懂事女兒的保護,均對當事人進行了化名處理。報道中,媒體都明確注明“愛心菇娘”為化名。

 

  該負責人介紹,當時取這個化名時,也是有所考慮。首先舉報人是個女孩,其次,她的舉動是對家人愛心的體現,所以取了個“愛心菇娘”的化名。為了不跟其他網友重名,還專門將“姑娘”寫成了“菇娘”。沒想到,還是讓無辜網友躺著中槍。

 

  面對網友無休止的謾罵,“愛心菇娘”請湖北高速交警為其正名。8日下午4時46分,她再次發微博:“請你告訴他們,我是小陳嗎?憑什么肆意在我微博里謾罵?@湖北高速交警。”

 

  8日晚8時,湖北高警總隊眼見此事不斷發酵,在官方微博上向網友辟謠:“明華”們關心的小陳和微博網名,都是媒體報道使用的化名,媒體報道中特別注明過,并非特定對象。

 

  由于@愛心菇娘 否認自己是新聞報道中的小陳,讓部分網友提出新質疑:舉報爸爸的小陳存在嗎?會不會是編造的?

 

  對此,湖北高警總隊負責人證實:“愛心菇娘”是個化名,“女兒舉報爸爸開車打電話”確有其事。警方不僅有舉報的微博記錄,還有與這對父女的通話記錄。

 

  據了解,當時新聞報道中,部分媒體引用了爸爸打電話的側面照,這是女兒微博舉報時發給警察的“證據”,盡管父親的照片打了馬賽克,仍有不少親戚朋友認出了他。小陳對高速交警說:“這件事給家人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希望快點過去,不再成熱點。”

 

  不到一個月,“女兒舉報爸爸開車打電話”成了今年高考的作文題,小陳和家人越發緊張,一再要求湖北高速警察:“千萬不要將我們的真實信息對外披露。”小陳也關閉了自己的微博。


  鼓勵孩子舉報父母是惡的教育?

 

  除部分考生抒發一時之氣,事情在二次發酵后,很多人對“女兒舉報父親”表示了不理解。還有人覺得應該警惕“女兒舉報父親”會傳遞“鼓勵孩子舉報父母”的信息。

 

  雖然作文材料中并未贊揚此行為,并提到此事“引發爭議”,但教育部前發言人、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仍對這道考題提出質疑:我想問問全國卷1的出題者,如果您孩子因為您開車打電話多次勸阻無效就舉報,您如何對待?關鍵是生活中父親開車打電話不少,但不聽勸阻者少、多次勸阻還不聽更少;即使有,是否一定要用舉報這種極端方式解決?

 

  (網絡新聞聯播專稿 本期編輯:高宇 材料來源:新京報 長江日報 責任編輯:張雷 劉雅虹)

 

責任編輯:中國夢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