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不作為是個老話題,對于不作為的官員也有了一系列的別名,如“太平官”、“嬌官”、“瀟灑官”等。有媒體通過分類梳理典型表現及特征精描畫像,對新時期“為官不為”表現進行總結。網友直呼:太形象了!
“嬌官”:不愿為,抱怨“官不聊生”,沒有了干勁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鐵腕治貪腐,重拳掃“四風”,面對黨紀黨規這些懸在頭頂的“緊箍咒”,一些干部看到“好處”不見了,“灰收”取消了,就開始抱怨“官不聊生”,吐槽“為官不易”,生怕被改革的步伐“閃了腰”。于是乎,羞答答不想干事,嬌滴滴干不成事,實際上是向中央耍賴撒嬌,宣泄不滿,成了“嬌官”。一些地方干部滿足于發文件、聽匯報、作指示,口號提得很響,但只限于說在口上,寫在紙上,念在會上。
“病官”:不敢為,患上了“反腐恐懼癥”,心神不定而不為
十八大以來,一些領導干部把反腐倡廉和干事創業對立起來,特別是在巡視組巡視、審計組審計、紀檢組辦案密集地區,少數干部惶惶不可終日,提心吊膽,該辦的事不辦,該做的事不做,四處打探消息。感到自己有問題的人,由于自身不干凈,怕觸碰利益、得罪人,膽小怕事“不敢為”,并一門心思研究如何逃脫;感到自己沒有問題的人則持觀望態度“明哲保身”。因為在新的形勢下推進改革,可能會有風險,難免會得罪人,他就不敢作為,怕得罪人,怕有風險,怕承擔責任,不去推進工作。
“庸官”:不想為,不會為,吐槽“多干多錯”,對轉型調整產生“不適感”,沒有遵循
中央和各級黨委、政府出臺了規范領導干部行為的一系列規定,這些規定對規范領導干部行為起到了重要作用,應該說領導干部有了規矩不能無所作為,而應當更加有為。但在實際工作中,一些領導干部卻把守規矩和干事業對立起來,認為“定規矩就是不讓去干事”、“不干事就會不出事”,從而為官不為,尸位素餐,在其位不謀其政。
這些領導干部為避免“事多錯多”,追求“少辦事少擔責”,想盡法子不辦事、少辦事。職責范圍內之事,變著法子繞道走,換個說法推出去;遇矛盾、問題,能躲就躲、能推就推;有些能馬上就辦好的事情,非要群眾再跑一趟,甚至拖拖拉拉超過辦事時限,一次性告知不到位,讓群眾辦事來回跑,多次補件。過去群眾形容機關“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現在感到機關“門好進、臉好看、事不辦”;一些單位工作“變形”、“走樣”,黨委政府研究決定了的事,相關單位、人員不及時作為,非要等領導協調、等會議紀要或文件下發后再執行,對涉及多部門的事務“管都不管”。
中央對黨的建設、經濟社會發展、思想文化建設等諸多領域的頂層設計和改革思路是明確的,各項各類政策相繼出臺。但對地方和部門而言,在新舊體制轉軌過程中,一些領導干部思想迷茫,行動上沒有遵循,職能缺位“不會為”;有的干部在經濟新常態下發展思路和工作方法調整不及時、不到位,缺乏主動進取精神,對反腐倡廉的新態勢和新要求有“不適感”,怕擔責任、擔風險,甚至抱著“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的敷衍態度;也有個別領導干部學習領會能力不強,習慣于“照葫蘆畫瓢”,“沒有政策等政策,有了政策等經驗,有了經驗等等看”。在工作中不從實際出發, 不善于創造性開展工作,僅在一些表面工作上下力氣,做文章,回避矛盾,不敢擔當,不思進取。
“太平官”、“瀟灑官”:求穩怕亂、貪圖安逸
一些領導干部對上級決策部署的事項,敷衍塞責,相互推諉扯皮,“把文件傳過來傳過去,盡畫圈”,“有的事畫圈畫了半年還解決不了,究竟是贊成還是反對,也不知道”;對群眾舉報、媒體曝光的本單位問題不制止、不查處;對違紀違法問題隱瞞不報、壓案不查、包庇遷就等,害怕一旦事情處理不好會影響自己的權力地位和未來仕途,只想做“太平官”、“瀟灑官”。這類官員遇事總想四平八穩,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行政不作為。特別是面對復雜的工作局面或棘手的矛盾問題,千方百計找借口,把矛盾問題轉移出去或者往后推,“嘻嘻哈哈打圓場,嗯嗯啊啊充呆漢”,“遇見難題繞著走,碰到矛盾就溜邊”,而在生活上卻貪圖安逸享受,吃講檔次、穿講名牌、住講華麗、行講舒適、玩講瀟灑。
“官油子”:做“表面政績”混位置
“官油子”是指那些只有唱功、沒有做功、善于見風使舵、邀功諉過的官員。這些“官油子”能在官場上左右逢源,靠的就是為官的“油滑”和世故:與其冒大風險去解決矛盾問題,還不如多做些“表面政績”博個好名聲、混個好位置;只想當官不想干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
“天花板”干部:升遷無望、不思進??;“二線”干部缺乏約束、行動懈怠
一些領導干部由于受到經歷、學歷、年齡等條件的限制,認為自己在職務上沒有晉升的空間,從而不思進取,行動懈怠,滿足于當“混事官”。具體而言,這類官員主要以“天花板”干部和退居“二線”干部為主。
有關調查顯示,在黨政機關中,大約有四五十萬的縣處級干部,作為一個龐大的中層干部群體,他們中只有大概10%-15%的比例能夠在仕途上繼續升遷,剩下的就形成了所謂遭遇“天花板”的干部群體。在調查中,70%的受訪者認為45-55歲的官員最容易遭遇“天花板”現象。一些仕途升遷無望的官員,會出現自暴自棄、自由散漫、得過且過,甚至抓緊機會貪污腐敗等心態。
雖然中央三令五申地強調要用好各年齡段的干部,發揮老同志的作用,但是因換屆調整、大部制改革、領導職數限制以及干部隊伍年輕化等因素,一些地方和部門仍然將年齡較大、身體狀況不好的領導干部改任非領導職務,且對退居“二線”干部缺乏剛性管理約束機制,致使干部退居“二線”如同提前“下崗”,游離于組織管理之外,思想懈怠,政治上不思進?。挥械臄[老資格,不服從單位的管理,對領導交辦的各項任務不理不睬,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年輕同志的工作積極性。
來源:《 人民論壇 》 作者:海疆綜合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美國還有“戲”:民主黨醞釀再度彈劾特朗普 特朗普醞釀赦免自己和親友?
2021-01-09聞韜:特朗普眾叛親離、四面楚歌,民主黨威脅彈劾,蓬佩奧逼宮罷免
2021-01-09圍繞國會風暴的11大詭異:毀了誰?誰受益?暴徒是誰?彭斯和共和黨大佬扮演什么角色?……
2021-01-09?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