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國航母艦載機事業犧牲的第一位飛行員張超海軍少校
張超是一位八零后,這一點有人注意到了,有人沒有注意到。
時間過的有點快,現實總是超越想象。當社會和輿論關于八零后是不是消費主義的一代、是不是精致利己主義的一代等種種爭論還沒有爭出個子丑寅卯,八零后張超,這位年輕的海軍少校飛行員已輕輕飄過,化作了南海上空永遠守衛祖國安全的英靈!
還有必要繼續爭論嗎?完全沒有必要了。
在共和國成立后的幾代人中,五零后堪稱共和國的拓荒牛,無論是在北大荒還是在西南的大三線,都有他們勤勞的身影;六零后恰逢轉折時期,一些人被西方所魅惑,甚至沉浸在失敗主義情緒中不能自拔;七零后在文化上可以看作是六零后的某種延續,真正有所不同的是八零后。
八零后開始逐步認識世界、踏入社會的時間,大致是九十年代后期和新世紀初,面臨的是和他們的父輩六零后完全不同的社會環境。
一方面,新中國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不僅打破了西方的圍堵,實現了工業化,經濟上也開始全面趕超西方;另一方面,蘇東劇變之后,西方再次開始把主要矛頭指向中國,1999年5月8日,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就是一個明顯的信號。
這樣的內外環境,使得八零后成為近代以來第一代能夠“平視”西方的青年——既不是新中國成立之初的“怒視”,也不是八十年代后的“仰視”,同時,西方在他們心中也基本“脫魅”,八零后對西方沒有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
這樣的思想和心理基調,使得八零后中的佼佼者,如張超,自然而然的做出自己的選擇:和崛起的中國一起輝煌。
2009年,張超被分配到了“??招l士”王偉生前所在部隊,他吐露心聲:“我就是沖著王偉來的!”。此后,張超的人生航跡證明,這句話不是一般的豪言壯語,更不是隨便說說,夸夸其談,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張超不僅希望自己能夠成為王偉那樣的英雄,更希望化王偉的悲壯為勝利的豪邁。
海空衛士王偉烈士
此后幾年,張超先后出色完成兩次改裝,迅速成長為優秀的海軍航空兵三代機飛行員,在南海維權斗爭中,他數次帶彈緊急起飛,任務每次都完成得很漂亮,但在事業前途一片光明的情況下,張超又給自己設置了新的標桿,要成為中國航空母艦艦載戰斗機飛行員,“要干就干最難的,要飛就飛艦載機!”他做出了改裝艦載機選擇。
海軍航空兵的航母艦載機部隊,是劍中之劍,是最絢麗的海軍之花,艦載機飛行員則是海軍中的天之驕子——張超做出這樣的選擇,既是建設強大海軍的需要,也是個人自我實現的需要。他最終在追逐這一夢想的過程中為挽救戰機而獻出了朝霞般燦爛的生命。
這就是八零后的英雄主義——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夢想,把個人的成功和祖國的強大緊密結合在一起。
感謝張超。在八零后即將成為軍隊和國家脊梁的時候,他讓我們看到了,充滿英雄主義精神的八零后,在人民軍隊的大熔爐中能夠迅速地成長為一位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優秀革命軍人。他的犧牲令我們心痛,但他的英雄氣概讓我們感到欣慰和放心,也讓我們對強軍夢和中國夢的實現前景,充滿了信心與希望。
2016年7月31日
2016年4月27日12時59分,張超在駕駛艦載戰斗機進行陸基模擬著艦接地時,突發電傳故障,危機關頭,他果斷處置,盡最大努力保住戰機,推桿無效、被迫跳傘,墜地受重傷,經搶救無效壯烈犧牲。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國產航母一裝備領先福特號10年,美智庫:不該放走這個中國女人
2017-11-07馬偉明:中國全能艦顛覆海戰模式,淘汰航母,電磁炮激光炮全裝上
2017-09-15?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