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中國15日成功發射了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電視臺對此進行直播表明北京對其航天員駐留太空計劃充滿信心。在點火10分鐘后,它就進入了海拔380公里高的軌道,并且成功地展開其太陽帆板。
▲9月15日,搭載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
據法國《費加羅報》9月16日報道,在開始自動執行任務后,它將在10月中旬與搭乘神舟十一號飛船前來的兩名中國航天員會合。他們的任務將是在軌道實驗室停留30天,這比之前2011年和2013年在天宮一號上停留天數多出一倍。
報道稱,繼天宮一號之后,天宮二號本該從2013年起很快就被發射。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航天計劃專家伊莎貝爾·蘇爾布-韋爾熱解釋說,“繼在軌道上運行良好的天宮一號成功后,中國人看來已經決定讓天宮二號有更大抱負,并主要利用一些值得關注的科學實驗對它進行多方面的改進。這些改變需要一定的時間,而且這可解釋兩次發射間隔五年”。
▲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與上一次通過中國兩個太空艙首次在軌道上對接主要是展示技術不同,天宮二號要在天體物理、航天醫學、生物學等方面展開科學實驗。
報道稱,除了軌道科學,計劃中值得關注的主要技術發展將是天舟一號貨運飛船2017年的訪問,它將為天宮二號補充燃料和消耗品。中國正雄心勃勃地計劃在2020年前后在軌道上保留一個總重量為60噸且規模如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那樣的真正的永久性空間站。
▲資料圖片: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
伊莎貝爾·蘇爾布-韋爾熱分析說,“中國人在按照自己的節奏取得進步,他們合情合理地獲取技術能力,且不與其他任何國家競爭。由于載人飛行在他們的太空計劃中并不是絕對的重點,所以他們并不著急。”
據埃菲社9月15日報道,中國15日發射了自己的第二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為2022年建立永久空間站邁出了重要一步。
報道稱,與2011年發射的天宮一號相比,天宮二號在航天員睡眠環境、就餐和娛樂設施方面有很多改進。
天宮二號將作為試驗性“空間站”,檢驗空間站的維護運行和燃料補給能力,以保證航天員在未來空間站的長期停留。
報道稱,中國從1992年才開始它的太空計劃,在2003年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成功進行載人航天的國家,計劃在2018年前后發射空間站核心艙,在2022年建成空間站。
▲資料圖片: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時整,中國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的“神舟”五號飛船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
隨著中國將太空開發作為國家重點工作,今年中國將完成總共20項太空任務。此外中國計劃在2017年發射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號”探測器,并實現首次探測器月球表面取樣返回任務。
報道稱,中國太空計劃的明星工程是在4月份得到當局確認的2020年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目標是讓這個無人飛船在2021年登陸火星,屆時正值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中國將成為太空強國。
相關報道
據英國《自然》周刊網站9月15日報道,天宮二號上將攜帶多種科學實驗儀器,其中包括一個天體物理探測器,這是中國和歐洲國家共同建造的首個空間科學實驗儀器。
美國法律禁止美國航天局與中國航天機構開展合作,但是中國正與歐洲航天局討論一系列其他空間合作項目。中國也一直在積極地發展空間科學,在過去一年中,它將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和世界上首個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送入軌道。
報道稱,這使中國成為國際研究人員檢驗他們的空間科學想法的一個激動人心的地方,而美國航天局和歐洲航天局開展的項目則進展緩慢得多。普羅德維說:“在中國,事情進展快。他們有資金,而且有意愿。中國現在是能成事的地方。”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