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天安門廣場上午進行烈士紀念日活動,我進不過去。專來到五四大街清靜的北大紅樓,尋覓革命初心之地——中國新文化畫運動發源地,北京大學綜合樓。
紅樓靜穆簡樸。進門上臺階,大廳是校長蔡元培銅胸像。往西是蔡元培的北大校長辦公室;學生大教室;魯迅曾在這講《中國小說史》,因他淵博幽默,學生往往爆滿,哄堂大笑;有第二閱覽室,毛澤東曾在這里當助理員工作,管理15種中外報紙,一月8元工資;第十四書書庫,是全國最大,尤其收藏馬克思主義著作,在全國有一定影響。
從大廳再往東,第一間是陳獨秀展室。第一塊介紹銅板刻的字是毛澤東在“七大”對這往五四運動總司令的高度評價;再就是圖片、實物展示其生平,戰斗和家庭;他1915年9月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發出民主與科學的口號,掀起新文化運動;展覽室正中是他真人大小的銅像,和他當年辦公桌。更有他兩個英烈兒子陳延年、陳喬年的照片生平。以及《新青年》雜志原件,展示李大釗、胡適、錢玄同、魯迅發表的文章。
再往東是圖書館主任李大釗的辦公室。他于1915年1月——1922年12月在此工作,系統地研究傳播馬克思主義。1920年3月,他與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在此討論建黨。10月他與張國燾、張申府在此成立“共產黨小組”。李大釗任組長。
再往東是圖書館登錄室。1918年在北大任教的張申府也在這工作。
李大釗組織學生在此勤工檢學,課余來整理圖書,翻譯、編目,打印卡片。毛澤東也參加。將新書登記、填卡、蓋章、貼書袋。
再往東是《新潮》雜志編輯部大屋子。1918年底,北大學生傅斯年、羅泉倫在此創辦《新潮》雜志,掀起文學革命的新潮。五四前夜,同學們在這制作了3000多旗幟:“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羅家伐寫了《北京全體學界通告》:“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五四當天游行已印出2萬份,是當天唯一傳單。
我在烈士日,穿過北大紅樓一層走廊,如同穿過歷史時光隧道,觸摸到了蔡元培、魯迅、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傅斯年、羅家倫、胡適、張國燾、張申府……這些歷史人物,感受了歷史的風云,看到革命初心的皺形與興起,看到了紅樓的萌動,紅船的航行,紅旗的升起。
(作者單位:中國核工業黨校;【原創】來源:昆侖策網)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昆侖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向習近平看齊—— 評《山海情懷 赤子初心--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的探索與實踐·黨建篇》
2017-07-14?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