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在第11屆珠海航展上,中國電科集團首次曝光了世界最大規模固定翼無人機集群編隊飛行試驗視頻。在展示視頻中,67架固定翼無人機進行了集群飛行、動態無中心自組網、感知與規避、分布式廣域監視、飽和打擊的集群行為原型試驗。這一實驗打破了之前由美國海軍保持的50架固定翼無人機集群的世界紀錄,受到了廣泛關注。實際上,以無人系統為主的集群作戰已經成為世界軍事大國、強國關注的重點,它也將對未來戰爭的整體面貌產生重大影響。
戰斗機器人已經走上戰場并初露鋒芒
所謂無人系統集群作戰,是以無人作戰系統為主體,憑借數量優勢,以一定的方式組織起來產生更強大能力進行戰斗的作戰思想與理念。早在2003年7月,美國就已經展開對無人系統集群作戰的研究。時任美國國防部助理國防部長斯蒂恩·比特同意投資展開一個名為“集群戰術空間研究”的新理論項目,意在研究以“集群”命名的由功能相對簡單的無人機或地面機器人組成的,蜂群狀分布網絡式作戰體系的用途、編成以及指揮控制方法。
在研究的模擬試驗中,裝有傳感器和武器的100架無人機集群與現有的一個可部署單位進行了作戰效能的比較,結果無人機集群摧毀了63個目標并探測到91%的敵軍部隊,而現有的可部署單位只消滅了11個目標,只探測到33%的敵軍部隊。試驗充分展現了無人系統集群作戰極為可觀的作戰效能。因此,近年來不少國家在陸??諔饒鲱I域都展開了無人系統集群作戰的研究。
在陸地戰場,以地面無人系統為主體的集群作戰已經走上戰場并初露鋒芒。今年1月19日,俄軍在敘利亞首次使用戰斗機器人參加作戰行動。據悉,俄軍是在支持敘利亞軍隊攻占位于拉塔基亞郊區名為754.5高地的戰斗中使用了兩種型號共10部戰斗機器人,分別是6部名為“平臺-M”的多用途戰斗機器人和4部名為“阿爾戈”的火力支援戰斗機器人。戰斗中,10部戰斗機器人與3架無人機、“仙女座-D”自動化指揮系統聯為一體,掩護敘利亞政府軍攻入高地。整個戰斗持續20分鐘,以打死敵方70名武裝分子,敘利亞政府軍僅有4人受傷的“戰績”成功占領高地,充分展現了無人系統集群作戰的威力。這是第一個公開報道的地面無人系統集群作戰戰例。
在海上戰場,主要展開的是以無人艇和無人潛航器為主體的集群作戰研究。2016年10月5日,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宣布,海軍在無人系統集群作戰方面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所研發的無人系統集群作戰技術將利用多艘無人艇的協同合作,保護己方艦艇、巡邏港,并對抗敵方威脅。美國海軍此前已經進行了由13艘無人艇展開的集群作戰試驗,下一步還將拓展到20艘或30艘的規模進行試驗部署。這個項目主要用于為高價值水面艦艇保駕護航,可部署到整個海軍艦隊。同時,美國海軍正在尋求建立一支由無人潛航器構成的水下無人艦隊實施反水雷和水下攻擊作戰。
在空中戰場,美俄空軍都已展開無人系統集群作戰的相關研究。10月28日,美國《國家利益》網站一篇《美國空軍希望打造“蜂群”殺手》的文章,提出要以F-35和F-22等戰機控制無人機隊,實現“忠誠僚機”的作戰概念。而在之前的7月13日,俄羅斯塔斯社也報道,俄羅斯下一代戰斗機方案將于2025年公布,戰機飛行速度可達4~5馬赫,并且能夠指揮控制5~10架裝備高頻電磁炮的無人機集群作戰。
無人機群在作戰中有哪些優勢
無人系統集群作戰之所以受到青睞,一方面是其具備無人作戰系統人員零傷亡的優勢,另一方面是其在建設與運行成本上具有很高的效費比。
在建設成本上,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很多高技術裝備雖然技術先進、性能好,但成本高昂,使很多國家的軍隊面臨“造不起”“用不起”“打不起”的窘境。例如,F-22、F-35和B-2等高性能隱身空中作戰平臺價格已高達數億乃至數十億美元,而用于集群作戰的小型無人機系統平均成本在1000~1萬美元之間,價格只是攔截它的地空導彈的百分之一,在無需擔心傷亡風險的情況下,成本優勢極為突出。
在作戰使用成本上,無人系統以集群的方式投入戰場,可大大節約使用成本昂貴的有人系統。如美國波音公司2012年研制出的波浪滑翔器“傳感器承載自動化遠程艇”就是一種可發揮典型運用優勢的無人系統。美國海軍設想可以用這種能夠提供海上早期預警的無人系統替代P-8反潛巡邏機,即只要將一組該型無人艇前沿部署,就可將大量P-8反潛巡邏機從每天24個小時、每周7天的繁重巡邏任務中解放出來,只在最關鍵的時刻出動。
今年5月17日,美國空軍發布了首份專門針對小型無人機系統的飛行規劃,即《2016~2036年小型無人機系統飛行規劃》,明確了美國空軍小型無人機系統近期、中期和遠期主要發展目標。特別是提出了“蜂群”“編組”“忠誠僚機”和“誘餌”四種作戰概念,以及將其用于壓制/摧毀敵防空、打擊協調與偵察、反無人機、超視距運用、傳感器空投、氣象探測等10項任務。
同時,不同軍種對無人系統集群作戰的需求和運用方式也不一樣。無人機集群能夠有效遲滯敵人火力,降低己方傷亡,美國海軍陸戰隊一直期望在未來兩棲作戰中具有無人機集群前出部署能力,以用于先頭部隊在前沿執行作戰任務。為此,美海軍陸戰隊副司令羅伯特·沃爾什在無人系統防御會議上就表示,“未來,海軍陸戰隊員將不是第一波沖上去戰斗的,取而代之的是這些無人機群,他們可以感知、定位甚至是殺死它們面前的敵人。”
無人系統集群作戰將在多個方面改變未來戰爭面貌
無人系統集群作戰預期的廣泛應用可能會改變未來戰爭的整體面貌。其中,最主要體現在作戰體系和作戰形態兩個方面。
在作戰體系上,無人系統集群作戰的基礎是各型各類的無人機、無人艇、無人潛航器和無人車等無人作戰系統。這意味著,在未來作戰力量體系中,無人作戰系統與裝備所占的比重將越來越大,乃至達到與有人作戰系統并駕齊驅的地位。美國國會早在2000年就通過一份法案,要在10年內將美軍1/3的地面車輛和1/3的縱深攻擊飛機實現無人化。
與此同時,軍隊中還將出現更多新的與無人作戰系統相關的作戰單元與人員崗位。以美國陸軍為例,在軍級部隊編組有改進型“蚊”式無人機分隊和RQ-5/MQ-5“獵人”無人機航空偵察連,在旅級部隊編組有RQ-7“影子”無人機航空偵察排,在連級部隊編組有RQ-11“烏鴉”無人機小組,從而形成了一支系統的無人機力量體系。
在作戰形態上,無人系統集群作戰體現的是無人系統的自主性和智能化。當前,有人系統與無人系統協同作戰是無人系統自主作戰的第一個階段。2004年,美國波音公司最早開始了X-45無人機與T-33有人機的編隊飛行驗證。2007年,英國皇家空軍首次完成了由1架“狂風”戰斗轟炸機指揮3架無人機“模擬機”協同作戰的試驗。2014年,達索公司展示了“陣風”戰斗機和“神經元”無人機伴飛的宣傳視頻,暗示了兩者可能協同作戰的前景。美軍對在研的隱身轟炸機性能指標也明確提出,要求其能夠指揮X-47B隱身戰機作戰。
全無人系統自主作戰將是下一步無人系統集群作戰發展的目標。美國陸軍第29步兵團曾經舉行過一場名為“機器人戰爭”的演習,由18種執行不同任務的無人作戰系統完成所有的戰術行動,包括從地面無人系統實施的戰斗火力支援,到空中無人機系統實施的情報偵察支援和火力打擊??梢韵胂螅磥響馉幹?,從空中、地面,到水下,集群化作戰的無人系統將成為未來戰場上的重要力量,這將是新技術體系對戰爭形態產生的又一次重大影響。
王鵬 柏鵬 梁曉龍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16年11月10日 11 版)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張宏良:為歷史還鄉團翻案的現代還鄉團——關于“一份特殊的戰斗動員令”的短評
2017-06-08尹帥軍:意識形態斗爭會不會贏得一次次戰斗勝利,卻輸掉整個戰爭
2017-05-19?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