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日”事件折射三個問題需引起重視
近日,兩名男子穿著日本軍服,在南京紫金山抗日守軍碉堡前擺造型拍照。這一事件引發公眾極大憤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微博發長文進行嚴厲譴責。
一是愛國主義教育缺失。2013年溫州女孩穿日本軍服慶生,2014年泰山國際登山節一男子穿印有旭日旗圖案和“大日本帝國海軍”字樣T恤,2015年成都動漫展一群青年扮演日軍將校,2016年南京燕子磯驚現“日本皇軍”練習劍道,2017年上海四行倉庫“日本軍服秀”,一系列“軍服門”事件頻頻出現在公眾視野,這些事件的始作俑者大多是涉世未深的年青人,動機多是自娛自樂、吸引眼球、標新立異,卻嚴重褻瀆了民族情感和社會道德,折射出青少年群體中線上線下扭曲的社會價值觀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缺失,亟待規范引導。
二是法律法規存在漏洞。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和《刑法》等法律法規,沒有將類似“穿日本軍服作秀”等嚴重傷害國民感情的行為納入法律處罰范圍。治安上有擾亂單位、公共場所、公共交通秩序等。刑法上有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等,但既要求聚眾,也要求情節嚴重。如上所述,如果只是單純的作秀,估計很難一律認定為“擾亂”。對于“穿日本軍服作秀”本身,由于缺少現有法律法規支撐,只能以擾亂公共秩序進行教育訓誡,最多就是行政拘留,違法成本過低,致使此類事件頻發。對此,德國刑法禁止傳播或在公開場合使用違憲組織標志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
三是網絡監管體系需完善。“軍服門”事件往往第一時間見諸“微博”“朋友圈”等網絡平臺,加之其傳播受控性差,極易引發“網絡輿情”事件。如果群眾正義感爆發,群情激憤、圍觀堵截,那么可以處罰;如果群眾麻木不仁,見怪不怪或者視而不見,那么就不能處罰。如此,作秀者的命運就完全掌握在群眾手中,現場或網上只要有人“起哄鬧事”,作秀者便“必死無疑”,這種現象顯然不利于互聯網健康發展。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作為自媒體時代的網絡平臺公司也應切實擔負自身的審核監管職責,承擔必要的社會責任,自覺凈化網絡環境,對于那些明顯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的行為,采取封號、禁言、黑名單等手段,不斷完善日常監管體系。
二、 “城管隊員燒百元鈔票點煙”事件折射三種現象需關注
近日,一段身穿城管服裝的男子用百元面額人民幣點煙的視頻在朋友圈和微博上瘋傳。貴州桐梓城管隨即發布通報稱涉事城管為臨時工,其點煙的百元鈔票為假幣,兩名當事人已被解聘。該事件折射三種現象需引起關注。
一是公權力執行者自律意識有待加強。近年來,公職人員在網上“炫富”的新聞時有出現,每次都能引發不小的網絡輿情事件。作為公權力的執行者,無論是“正式工”,還是“臨時工”,穿著制服在辦公室用“百元鈔票點煙”,還口口聲聲說是“小錢”,身邊有諸多工作人員,卻沒有一個人出來制止這種行為,足以彰顯平時工作中的自律意識嚴重缺失。即便是換做“普通人”做這件事,公眾對這種違背社會道德的行為也會予以譴責,更何況是為民服務的政府公職人員。有的網友甚至說:“不管真錢假錢,這痞里痞氣的樣子就該懲處。”
二是公眾易受輿論負面認知情緒影響。負面新聞尤其是涉及政府公職人員行為的負面新聞,作為公眾幾乎都是“清一色”的譴責,根本很少關注事實真相,加之容易被網絡夸張放大,極易引發輿情事件。城管作為執法一線的群體本就容易使公眾產生“反感情緒”,更應多注意工作生活作風,做到嚴謹規范,辦公室內“百元鈔票點煙”極易激化公眾的負面認知情緒,再配上有煽動性的視頻動作和語言,被人打上譴責和偏向性字幕后,在微博和朋友圈中傳播,引發大量負面評論,讓公眾更難以接受。有網友直接跟帖表示:“就這貨,會和老人換100假鈔?”
三是政府應對突發輿情事件需規范謹慎。此次事件,貴州桐梓城管處置可謂非常及時,當天就發布處理通報,對事情來龍去脈進行澄清,對涉事城管進行解聘,對相關管理人員進行批評教育,難卻難以平抑網絡輿情的持續發酵。有網友跟帖“這故事太感人了!老人收了假幣!城管看到老人傷心欲絕,然后用真幣幫老人換回了假幣...回到辦公室隨手放抽屜里,被當事人拿出來燒了點煙!故事收尾應該加上:為防止假幣再度流出坑人!正義的把假幣燒了。”“又是臨時工,臨時工怎么這么多,只要出事全是臨時工。”對待網絡輿情緊急事件,政府應該更多的學會換位思考,多站在公眾的角度和心理去思考問題,規范嚴謹的進行科學處理,切勿以“官本位”思想妄圖去左右公眾思維認知。
三、章丘鐵鍋成“網紅”折射三個問題需關注
自2月19日晚《舌尖上的中國3》播出后,片中主角章丘鐵鍋迅速成為社交平臺上的熱點話題,求鍋者眾的局面讓鐵鍋傳承人面臨走紅后的煩惱。2月22日,“臻三環”章丘鐵鍋天貓旗艦店在線上發布聲明,呼吁公眾理性消費,共同尊重匠人精神。
一是公眾理性消費意識欠缺。根據天貓官方公布的數據,自《舌尖3》開播以來至2月22日,僅四天時間,天貓中國匠人商家——章丘鐵鍋在天貓上的銷量已經同比增長近6千倍。“臻三環”“同盛永”等章丘鐵鍋百年老店,面對一夜之間幾十萬的訂單量,不得不下架所有網上產品,并發文呼吁國人理性消費,切勿跟風。但仍有不少人直接翻墻進場去買鍋,嚴重擾亂了企業的正常運轉。“洛陽紙貴、章丘無鍋”突顯了國人易受社會輿論影響,激情消費、沖動消費往往成為常態,理性消費意識亟待培育。
二是傳統技藝有待傳承發揚。章丘鐵鍋制造需歷經十二道工序,再過十八遍火候,一千度高溫錘煉,經受三萬六千次鍛打。但像這樣的百年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卻僅有60余名制作匠人,一年也就打出一萬余口鍋。市場從剛開始的三四個月賣出去一口,到后來一個月賣出去兩三口。如果不是《舌尖3》的熱播,相信章丘鐵鍋的市場還會一如往常的“平靜”。這也反映出我國寶貴的傳統技藝在制作傳承、市場開發和可持續發展上缺少統一布局和謀劃,亟待進行系統性的保護與發展。
三是社會供給需向高質量轉型。近年來,從“日本馬桶蓋”,到“香港奶粉”,再到今天的“章丘鐵鍋”,國人的瘋狂行為,一方面折射出理性消費意識的欠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高質量商品的需求日益迫切,而市場供給的商品與國人的心理預期往往差距較大,導致“搶購”“代購”等行為瘋狂再現。這驚醒我們,面對新的社會矛盾需求,社會供給和服務水平都需要向更高層次、更高質量進行轉型升級。
四、“國籍門”事件頻出折射外企在華經營管理亟待整治規劃
前幾日,法國著名運動品牌Moncler(盟可睞)的英文官方網站,將中國的英文全稱寫為“Republic of China(中華民國)”。最近一段時間,萬豪、Zara、達美航空等外企的“國籍門”,以及奔馳“廣告門”等事件頻出,折射外企在華經營管理亟待整治規范。
一方面是國內相關法律規范仍不健全。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我國針對外企的法律條款不斷完善,但這些法律法規基本都是以外企經營管理、市場準入為主要約束內容,真正對于外企的道德行為規范、社會價值導向、國民情感訴求等方面的規定相對模糊,具體行為難以界定,缺少強制性法律法規約束條款,導致外企在這方面的“違法成本”較低,以至于“任性妄為”,亂象頻出。
另一方面是外企對員工管理存在欠缺。外企在華經營理應尊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遵守中國法律,尊重中國人民民族感情,這是任何企業到其他國家投資興業、開展合作最起碼的遵循。近年來,爆出的各類外企辱華、傷害國人民族感情事件,折射出部分在華外企沒有盡到基本的企業社會責任,缺少對員工的道德培養和所在國基本常識教育,以及行為約束制度性規范。
五、外賣平臺經營范圍亟待監管規范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移動支付的發展,外賣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最初的“送飯”“送花”到現在的“衣食住行”,外賣平臺也不斷拓展業務,經營范圍越來越廣。近日,有多位家長向媒體反映,自家讀中學的孩子通過外賣平臺購買香煙。經記者調查,目前最熱門的幾家外賣平臺,都有入駐的超市和便利店,通過“暗號”改頭換面地賣煙,其中不乏大型連鎖超市,這一現象值得警示。
一是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根據我國煙草專賣的規定,賣煙必須有固定的經營場所,目前的所有外賣平臺均不具備這一資質。通過外賣平臺賣煙,不僅違反《煙草專賣法》的相關規定,把煙賣給中學生,更是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嚴禁向未成年人售賣煙酒”的規定。而且,因為外賣商家無法對下單者的身份進行有效核驗,只要煙草在外賣平臺存在一天,就有流入到未成年人手中的危險。
二是外賣平臺監管不到位。香煙通過外賣下單就可以買到,且不需要核驗購買人身份,暴露出目前外賣平臺對入駐商家售賣物品的審核形同虛設。所謂“改名”“暗號”銷售太隱蔽,監管有難度的說法,不過是推卸責任的托詞而已。一些外賣平臺一味的追求“走單量”,提高競爭力,對商家資質缺乏科學監管體系,這也導致了近年來因平臺監管缺位現象嚴重的新聞事件頻出。
三是存在社會安全隱患。香煙可以賣給未成年人,同樣的一些上不了臺面的“違禁品”,如管制刀具、易爆易燃物品、高度白酒等,均可通過變換“名稱”,入駐平臺面向服務城市的所有人群進行銷售。我國快遞針對物品寄送安全事件,已經明確要求實名認證,建立追溯到人的物流體系。而外面平臺因服務時效性很短、配送區域相對有限,則沒有更多身份核驗要求,追溯體系也并不完善,給社會治理埋下諸多安全隱患。
六、企業年會“媚俗”現象頻出折射病態價值觀
近日,《黃河大合唱》惡搞、男扮女裝“四小天鵝”等公司年會視頻再次引發廣泛爭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公司把年會異變成一個“嘩眾取丑”的“媚俗秀”,折射出企業的病態價值觀,亟待關注和引導。
一是打擊員工自尊心。年會最終目的是為了活躍公司氣氛,給公司員工帶來一個歡快輕松的人際溝通平臺。但這些充滿低俗表演內容的公司年會卻造成許多人的不堪,有些公司直接內部“下命令”,想盡辦法讓員工“扮丑”“出丑”。導致一些員工被迫“突破自我”參加“違心表演”,打擊了員工的自尊心,年會起到的價值作用僅限于低俗娛樂,沒有起到任何正向引導價值。
二是歪曲傳統歷史文化。惡搞《黃河大合唱》只不過是冰上一角,近年來,一些公司的“經典改編”“名人軼事”“四大才子”等年會節目,為了博取眼球,大都采取肆意歪曲歷史、詆毀偉人等低俗手段進行“加工改編”。一些公司年會的照片、視頻不僅在員工朋友圈傳播,有的還會精心編輯,發布到知名網站平臺,點擊量巨大,給社會造成了嚴重不良的價值導向影響。
三是倡導負能量的價值觀。公司年會為了活躍氣氛,消費娛樂員工、肆意捏造歪曲歷史,一味的追求低俗的心態,成為不少公司的價值觀通病。以低俗為樂趣,這樣的病態心理,不僅丟失了文化底色,更淪為一場場本末倒置的“表演秀”,傳遞出滿滿負能量的社會價值觀,嚴重違背公序良俗,挑戰社會道德底線,亟需加強監管和引導。
七、“對照檢查”切莫玩“文字游戲”
眼下,民主生活會在各地黨委(黨組)正有序召開。對照檢查材料作為民主生活會上的“必選項”,起到發現問題、審視自身、剖析原因的重要作用,是對黨員領導干部上年度工作生活的“政治掃描”。
然而,有些地方,無論班子還是個人的對照檢查材料“分析問題”先說“成績”,用“一些”“部分”等概略性詞語把問題說得“不痛不癢”,讓人感覺不是在“對照檢查”,而是在“奏報表功”。甚至有些領導干部的對照檢查材料“問題”“原因”“措施”相似,一些“大而化”的詞語反復使用,搞“標題對稱”、搞“結構層次”,本來用兩三千字就能說明白的事,非得動輒變成“洋洋灑灑”一萬多字的“大作”,枯燥乏味,這樣的“對照檢查”不僅沒人“愿意看”,也沒人“看得懂”,更起政治警醒的作用。
召開民主生活會最終目的是發現問題,是“紅臉出汗”,切莫讓大搞“文字游戲”的“對照檢查”毀了黨內政治生活的嚴肅和初衷。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委辦公室 陸華北;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