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中國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這樣一件大家公認的歷史事實,在改革開放以后的年代里面會變成一個有爭議的話題?
這些崇美的知識分子沒有什么原創,他們實際上是受了西方主流學術界和媒體的影響。
如果你讀美國主流的經濟學教科書,比如說薩繆爾森寫的經濟學教科書。原來的美國經濟教科書里面都承認世界上有幾種不同的經濟制度,除了西方所謂的市場經濟自由經濟自由資本主義以外,還有蘇聯的社會主義和計劃經濟。
即使西方的資本主義經濟,大家也公認西方存在的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不平等的階段。
美國主流集團動搖世界知識界共識
但是這樣一個全世界的知識界的共識,在1991年蘇聯瓦解以后就發生動搖。美國主流的知識分子集團出來宣布冷戰結束,證明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競賽已經有結論了,資本主義贏了,社會主義輸了。
最大的代表作就是福山寫的《歷史的終結》,認為后面只有一種制度了,沒有什么爭議的了。那西方,尤其美國為代表的制度就成了普世的標準。
美蘇競爭篩選出了最優制度?
我不同意
但是我80年到美國,親眼看到美蘇競爭的時候,美國的科學界是非常勤奮的。
美國搞的社會改革,包括肯尼迪的民權法案,約翰遜的福利社會,都是朝著社會主義方向走,就是為了跟蘇聯競爭。
但是90年代蘇聯垮了以后,西方國家,尤其是實行新自由主義的美國英國,實際上是大幅度的倒退,社會矛盾加劇,而且在經濟方面也競爭不過東亞國家,開始是日本,后來是亞洲四小龍,然后就是中國。
美蘇冷戰 兩敗俱傷:
蘇聯太天真,美國太自大
美國無論是共和黨、民主黨還是民間獨立的智庫里面,有一個觀點始終沒有變過,就是冷戰的結果是兩敗俱傷。
經濟上蘇聯和美國都不堪重負,但是政治上蘇聯先失敗,戈爾巴喬夫搞他的開放政策,單方面的解除華沙條約國家的武裝,導致華沙國家條約瓦解,蘇聯瓦解,蘇聯共產黨瓦解,然后北約東擴。
所以蘇聯的政治失敗是自己錯誤的改革方向造成的。
葉利欽起先還高高興興要去申請加入北約。北約怎么敢讓龐大的俄國加入?
如果俄國加入的話,那俄國就變成鐵扇公主(北約)肚子里面的孫悟空了。
因此即使葉利欽解散了蘇聯,廢除了蘇聯共產黨,仍然免不了被西方瓦解的命運,所以到后來葉利欽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幻想,轉過去扶持普京上臺,來挽救俄國的被瓦解的命運。
那么看美國呢?美國因為蘇聯瓦解,狂妄自大,以為天下無敵,所以后來犯了一連串的錯誤:國內的減稅,讓基礎建設投資荒廢;中東戰爭、科索沃戰爭耗盡美國國力等等。
所以我講冷戰兩敗俱傷,蘇聯和美國都是輸家。蘇聯,先輸政治后輸經濟,美國先輸經濟,將來我認為,他也要輸掉政治。
我們真的不該打朝鮮戰爭嗎?
那么關于朝鮮戰爭意義的爭議。有一些人就站出來說,假如不打朝鮮戰爭,是不是中國就可以和美國做朋友,而美國可以幫助中國現代化,發展的道路比現在還要順利?
他們主要的論據就是兩條:
第一條:八國聯軍占領北京以后,中國給了巨額的庚子賠款。美國政府的外交官就提了一個建議,他認為中國賠款的數額太大,不如把超過合理部分的賠款,拿一部分出來退給中國,拿這筆錢送中國的留學生到美國留學,將來更有利于美國征服中國的人心。
培養了多少留學生呢?據說是培養了2000多,和我們現在中國政府自己派出來的,還有自費出來的幾十萬的留學生比,這個數量是相當少,但是對中國的影響非常大。
第二條:就是美國的教會和其他西方教會一起,在中國做了一些慈善事業,比如辦學校、辦醫院、辦孤兒院等等,這不也是推進了中國的現代化嗎?以此來作為中國應該和美國友好,即使面對美國的侵略或者霸權行為,也要逆來順受忍氣吞聲的理由。
我認為這個理論不成立!
殖民者的慈善
不是被殖民者面對霸權逆來順受的理由
如果你看西方殖民的歷史,從西班牙開始,那就是一手拿了槍,一手拿了十字架,你要不改信基督教,無論你是貴族還是國王,立馬就把你殺了。
征服了以后,原住民小孩還和父母分開,就是要滅絕你的文化,徹底消除你對西方殖民者的反抗。至于培養留學生,我到非洲國家去看,所有的西方的前殖民國家的留下來的精英,哪怕是本地人將來執政,也沒有幾個國家能夠像中國一樣奉行獨立自主的政策。
所以僅僅拿教會做一些慈善事業和庚子賠款辦學這個事,低估美國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影響,我認為是完全誤解了美國對中國的真實意圖。
出兵朝鮮,對雅爾塔體系說不
當年斯大林和羅斯福達成的協議,長江以北屬于蘇聯的勢力范圍,整個東北、旅順港和新疆都受蘇聯控制。長江以南是美國的勢力范圍。
美國從第二次鴉片戰爭開始,就要求中國對美國實行門戶開放政策,美國沒有直接參戰,但是享受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所有的成果。
在二次大戰以后,又取代英國和法國,在經濟上控制中國的南方。然后英國又繼續通過印度控制西藏。
到今天為止,美國、英國出版的世界歷史地圖,還把西藏標為中國占領的地區,不承認西藏的屬于中國的一部分,認為西藏早在英國殖民時代就已經變成自治的地區。
所以這點大家必須要清楚,如果沒有朝鮮戰爭,東亞就要維持雅爾塔協定的格局。
美蘇的真實意圖
美國和蘇聯都希望中國變成一個貧弱的國家,被西方強權控制。所以無論是美國還是蘇聯,都不會把重工業技術轉移給中國。
大家要知道,美國大蕭條期間,是把過剩的福特汽車公司的整條的生產線轉移給蘇聯,變成蘇聯汽車工業,后來坦克工業的基礎。目的就是讓蘇聯去遏制德國,間接幫助英國對抗德國在歐洲的擴張。
所以美國在二戰爆發以前,轉移技術的對象,第一是蘇聯,雖然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第二是賣戰略物資給日本,讓日本有能力侵略中國,也有能力挑戰蘇聯,制衡蘇聯的崛起。美國沒有給中國轉移任何重工業技術,包括軍工技術。
大家知道的陳納德航空隊,實際上是蔣介石用重金雇來的雇傭軍,并不是美國軍隊正式參戰。真正美國在二次大戰當中被迫援助中國的,是要在日本襲擊了珍珠港以后。
所以如果你從我的角度看問題,那你就用不著去懷疑當年中國出兵朝鮮的戰略決定。
在美蘇冷戰“雙輸”的大歷史視角下修正兩個結論
所以我講如果不看清楚冷戰的結果是蘇美兩敗俱傷,就會得到兩個錯誤的結論。
第一:認為資本主義制度一定比社會主義制度優越,市場經濟就是比計劃經濟有效率,這個是沒有歷史證據的。
蘇聯的崛起,只有在發展民生產業方面,發展農業上面犯有歷史性錯誤,在發展重工業、基礎設施建設、科學教育、醫療、社會保障方面都是全面的超過資本主義國家。
這第一個錯誤要修正。
第二:是改革開放時間引進的一股自由化的個人主義的思潮,用類似于孟姜女哭倒長城這種個人的悲劇來否定整個革命和戰爭的歷史作用,來否定整個民族和國家解放運動、反殖民主義運動的歷史正當性。
這種輿論在歷史上當然是非常荒唐的。
現在中國一旦有人要站起來反擊美國的霸權,一些中國的出國留學的學生,還有國內的一些知識分子就拿義和團說事,說這些人是新義和團。
我講過一個簡單的歷史故事,義和團和太平天國失敗了的農民起義,給了西方帝國主義非常嚴重的教訓:
就是對中國這樣的大國,包括現在我們看到伊朗和伊拉克,長期實行殖民地占領實際上是維持不住。不像當年英國殖民印度,2萬英軍就輕易的控制了印度幾億的人口。
所以你就知道,現在國內有些親美派和投降派,他們到印度去宣傳可能還有作用,但是對中東國家、對中國這樣歷史上多次分裂了以后又能夠整合的大國,推行這種“抵抗無用論”、“投降茍活論”,我認為這個市場他們看錯了,肯定的是不會成功的。
來源:眉山論劍陳平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蔣躍飛:讓抗美援朝的偉大精神化作 民族復興的強大動力 ———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禮贊
2020-10-27?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