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版本不同,《道德經》字數稍有出入,現代《道德經》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數為5162字。
如果說這是文言文,那么中文版《共產黨宣言》多少字呢?篇幅僅僅2萬多字,比一篇碩士論文字數都少,卻成為科學共產主義最偉大的經典文獻之一。
要是讓舊時的酸秀才、今日一些四平八穩的秘書撰寫“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 ”,恐怕三萬字也搞不定。
可如今,我們的學界對于哲學社會科學類論文的要求一般起步8000字。
這還不算,更要命的是文風。
王蒙向文學愛好者們推薦了《共產黨宣言》。對于這篇政治性極強的文章,王蒙禁不住感嘆說:“這也是多么好的一篇抒情散文!”
1958年9月,毛澤東主席讀到一份文件,發現文字表達不明,觀點拼湊,非常不滿,忍不住寫信批評:“我讀了兩遍,不大懂,讀后腦中無印象。將一些觀點湊合起來,聚沙成堆,缺乏邏輯,準確性、鮮明性都看不見,文字又不通順,更無高屋建瓴、勢如破竹之態。”他接著批評這種文風就是“下決心不讓人看”:“你們是下決心不叫人看的。……我疑心作者對工業還不甚內行,還不大懂,如果真懂,不至于不能用文字表現出來。”毛澤東十分反感有些文章,故意用一些華麗的詞匯加以修飾,表面上看顯得非常高大上,卻十分不接地氣。毛澤東認為:文章是寫給人看的,為什么不能用平白的語言,向讀者表達清楚呢?像這樣的文風,他認為不改不行了!“講了一萬次了,依然紋風不動,靈臺如花崗之巖,筆下若玄冰之凍。哪一年稍稍松動一點,使讀者感覺有些春意,因而免于早上天堂,略為延長一年兩年壽命呢!”
今天,類似“將一些觀點湊合起來,聚沙成堆,缺乏邏輯,準確性、鮮明性都看不見”,“下決心不讓人看”,徒具形式之美的“精致而平庸”的論文滿天飛,甚至屢屢登上頂級刊物。
司馬遷要是活在今天,那樣的筆調寫史書,漫說不會得到“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超級贊,至少會被評定為“語體色彩”不對,不但沒有一家出版社同意出版,恐怕還要被笑話。
俗話說“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其實,有話也應該短,無話更當干脆閉嘴。
有人或許也承認如今學界論文存在的弊端,但總以為,如果沒有字數硬要求,只怕不好區分甄別是真論文還是小品文。
事實上,“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卑之無甚高論”的“論文”,字數再多也糊弄不了行家,反而因為太多廢話害人性命更招人反感。真正言之有物的論文,不因字少而淹沒其光華。當然,避免“缺乏邏輯,準確性、鮮明性都看不見”,也不都是千兒八百字就可隨意搞定,只是未必夸張到動輒需要萬兒八千之言。
我們常說“是金子,在哪里都會放光”,其實,“是金子,再小也會發光”。“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只有堅持實事求是,才能寫出真正優質的論文。8000字起步的“論文規矩”確實應該改一改了。
(作者:陶余來,合肥市包河區總工會;來源:昆侖策網【原創】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