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十三五”宏偉目標,時間緊任務重,必須樹立正確導向,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引領方向,指明路徑。習近平在對“十三五”規劃建議作說明時指出:“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既從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倒推,厘清到時間節點必須完成的任務,又從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順推,明確破解難題的途徑和辦法。”習近平的兩個導向為“十三五”指明了目標,明確了途徑,提出了方法。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圖為:2016年1月18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在中央黨校開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
一、堅持目標導向倒推
目標導向思維是一種反向思維方式,是從目標倒推到起點,以滿足實現目標為前提,倒推資源配置、倒推時間分配,然后再鏈接戰略戰術、鏈接方法手段,是一種倒推法。目標導向思維模式成功有兩個關鍵:一是目標的制定一定是經過科學分析過的,目標與現實的相差太遠;二是必須要有強有力的執行力,通過資源鏈接、整合、流程管理等措施來保證目標的實現。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階段性目標,具有戰略統領和目標牽引作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一環;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討論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也開宗明義地指出:“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習近平多次在國內國外不同場合對兩個一百年目標作出了深刻闡述。2013年3月27日習近平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時的主旨講話中指出:“面向未來,中國將相繼朝著兩個宏偉目標前進:一是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小康社會。二是到2049年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十三五”規劃綱要指出了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七個主要目標:一是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二是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三是發展協調性明顯增強;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五是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六是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七是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艱巨的任務。習近平指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習近平用目標倒推法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在對“十三五”規劃建議說明時他提出:“我國現行脫貧標準是農民年人均純收入按2010年不變價計算為2300元,2014年現價脫貧標準為2800元。按照這個標準,2014年末全國還有7017萬農村貧困人口。綜合考慮物價水平和其他因素,逐年更新按現價計算的標準。據測算,若按每年6%的增長率調整,2020年全國脫貧標準約為人均純收入4000元。今后,脫貧標準所代表的實際生活水平,大致能夠達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所要求的基本水平,可以繼續采用。”各項目標任務,都可以這樣倒推分解,然后再順過來一步一步地做以達到目標。
圖為:2015年7月1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長春召開部分省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聽取對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和“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二、堅持問題導向順推
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馬克思指出:“問題就是公開的、無畏的、左右一切個人的時代聲音。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是它表現自己精神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毛澤東同志指出:“問題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沒有解決的矛盾,哪里就有問題。”習近平指出:“每個時代總有屬于它自己的問題,只要科學地認識、準確地把握、正確地解決這些問題,就能夠把我們的社會不斷推向前進。”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重要體現,是黨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習近平總書記在傳承中又有所創新,樹立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與時代脈搏共振,開拓中進取,創新中收獲。
堅持問題導向,前提是能夠發現并正確認識問題。現在我們正處在矛盾和問題多發期,思想認識問題與現實利益問題交織,老問題與新問題疊加。習近平在對《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作說明時指出:“35年來,我們用改革的辦法解決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一系列問題。同時,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會產生。”劉云山指出:“問題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關鍵在于敢不敢于正視問題”“敢不敢于正視問題是態度問題,需要我們時刻保持頭腦清醒,對存在的問題不掩蓋、不回避、不推脫,否則就會使小問題演化成大問題。”當前,我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但GDP的高增長沒有更好地轉化為人民群眾收入的高增長、生活的高質量。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對待問題從不掩蓋、從不回避。“十三五”規劃綱要指出:“必須清醒認識到,發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仍然突出,經濟增速換擋、結構調整陣痛、動能轉換困難相互交織,面臨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惠民生等多重挑戰。有效需求乏力和有效供給不足并存,結構性矛盾更加凸顯,傳統比較優勢減弱,創新能力不強,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財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金融風險隱患增大。農業基礎依然薄弱,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嚴重,商品房庫存過高,企業效益下滑,債務水平持續上升。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空間開發粗放低效,資源約束趨緊,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尚未得到根本扭轉。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仍然不足,收入差距較大,人口老齡化加快,消除貧困任務艱巨。重大安全事故頻發,影響社會穩定因素增多,國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建設有待加強,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難度加大。”
堅持問題導向,關鍵是解決問題。發現問題、認識問題是基礎,最終目的還是解決問題。解決問題過程中,固然要解決個別的、特定的矛盾,但更重要的是要抓共性、抓普遍性的問題。這類問題往往牽涉廣、影響大。針對這類問題,不能簡單地“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要認真梳理,列出問題清單,擺出表現事例,深刻剖析原因,逐一制定可操作、可監督、可檢查的具體措施,真正做到發現一個、銷號一個。習近平在對《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作說明時指出:“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關鍵問題進一步研究思考,著力推動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可以說,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我國經濟轉型必須克服的困難與闖過的關口都突出表現為結構性矛盾,“十三五”期間迫切需要把改善供給結構作為改革發力的主要方向。在擴大有效需求和調整需求結構的同時,要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高水平的供需平衡躍升。2015年11月10日,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指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利益關系的深刻調整,需要將治標與治本結合起來,需要經濟與社會的聯動。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結構性改革的戰略、戰術、具體任務都做出了明確部署:“戰略上要堅持穩中求進、把握好節奏和力度,戰術上要抓住關鍵點,主要是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我國雖然處于艱難的轉型期,但是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支撐基礎和有利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只要能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刀闊斧地推進結構性改革,經濟發展就能夠實現從粗放向集約、從簡單分工向高級分工的高級形態發展,經濟社會就會獲得持續健康發展的新動能。
圖為: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三、堅持兩個導向相統一
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是理想與現實的有機統一,閃爍著辨證唯物主義的思想光芒。對于沒有目標的航船來說,什么風都不是順風。偉大的目標產生偉大的動力,偉大的動力產生偉大的實踐。目標是我們美好的理想,但僅有理想是不夠的,必須要以求實的精神真抓實干,解決前進中的困難和問題。既要對照目標,又要針對問題,踏石留印、抓鐵有痕地解決問題,才能實現新的突破,取得良好的實效,達到預期的目標。
“十三五”規劃綱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綱領,只有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才能確保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為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一個美好的計劃必須有一個美好的目標和一系列措施護航才能實現。“十三五”規劃綱要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偉大目標,它的一切決策舉措都是在這一目標導向下確定的。要很好地實現計劃目標所提出的各項任務,必須從實際出發,面對新常態、新情況、新問題,采取針對性措施。“十三五”規劃綱要分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形勢和任務,提出并闡發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破除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是鮮明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的和諧統一。正是在這雙導向驅動下,“十三五”美好藍圖才會變成百姓的獲得感、自豪感。
目標已經明確,問題也已確認。在五大發展理念指引下、在“兩個導向”引領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