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百姓話題 > 學習教育 > 閱讀信息
歷朝歷代的國號是怎么來的?
點擊:  作者:    來源: 橫渠書院  發布時間:2015-07-28 14:37:59

 

1.jpg

         按照慣例,統治者在建立一個國家后,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確立國號,由此可見國號的政治標志意義非同尋常。中國歷史悠久綿長,隨著朝代的更替,國號也在不斷地變換,按照一般的理解,朝代的名稱似乎就是國號。

中國在四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隨著建國開朝、興亡更替,出現過很多不同的名稱,這些名稱就是我們所說的國號。中國歷史上,究竟有過那些國號?這些國號與我們通常所說的朝代是一回事么?

  《利瑪竇中國札記》中這樣寫道:中國人過去,曾經用許多不同的稱號來稱呼自己的國家,將來或許還會。就像目前朱姓家族當權,國家就被稱為“明”。

  我們知道人有姓名,國有國號,什么是國號呢?顧名思義,國號就是國家的稱號。我們以我們最熟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國號為例。

  一方面,產生過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的國號,在昭告全世界是在1949101號。那么大家知道嗎?1949年的615號,在北平召開的新政協籌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毛澤東主席呼出的口號是:“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萬歲”。到了619號,在新政協籌會的,第四小組的討論當中,清華大學教授張奚若先生提出,人們和民主有重復之嫌,到了927號,新政協的一次全會,通過決議,改北平為北京,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

  二方面,語詞結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號,實際是有幾個部分組成,中華,相當于人的姓名當中的名。國,相當于姓名當中的姓。人民共和,是國的修飾成分,說明了我們國家的性質。不是王國,比方歐洲的挪威、丹麥、瑞典都叫王國,有王室的。不是合眾國,比方美利堅合眾國。不是聯邦共和國,比方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我們是人們共和國,這是我們國家的性質。

  我們談國號,主要談的國號的專名,也就是中華,為什么叫中華?最簡單的最直接的意思,是指中華民族,中國人們。但是我們追根溯源,事情就非常復雜了,中華=中國+華夏。兩個詞之間各取一個字,組成中華。

  中國的中,最初是指旗子,在甲骨文就有,畫的就是一面旗子,統治者有事情了,在高處豎起一面大旗,周圍的人看到這個旗子之后,紛紛趕過來,圍繞在旗子周圍,接受統治者的命令,旗子是居中的,所以旗子和中發展成了一個地理概念。

 2.jpg

國,最初的寫法是或者的或,口字代表一個城池,國從造字方法上說,它是指一個人扛著一個叫“戈”的武器,去保衛城池。

 3.jpg

       中和國加在一起,最初的意思是指位于中間的城池,最早的中國指洛陽,洛陽到現在還號稱天下之中。洛陽的東面是原來商朝的發源地,洛陽的西面是夏朝的發源地,而洛陽位于中間,周朝的時候把洛陽稱為中國。

 4.jpg

      在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并且以中國作為正式簡稱之前,中國古代沒有那個朝代叫做中國。中國這個詞在古代并不是國號,是一個模糊的文化概念,華夏民族、漢民族、以及講究詩書禮樂的,這些勢力所建立的政權,可以習稱為中國,是一個復雜的民族概念。

  華夏,從字面意義來理解,指向花意義美麗的夏,華就是花,在古代可以通用的。延伸到文化上,華夏就是說特別有文化的那個夏。

  夏,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世襲制國家的國號,距今已經超過四千年了。夏,這個國號來源于一個昆蟲。

  我們簡單的分析了一下,就有這么多既有學問又很有趣的方面,這就是國號的魅力和奧秘。

  按照慣例,統治者在建立一個國家后,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確立國號,由此可見國號的政治標志意義非同尋常。中國歷史悠久綿長,隨著朝代的更替,國號也在不斷地變換,按照一般的理解,朝代的名稱似乎就是國號。那么,我們經常用來作為歷史紀年的朝代名稱,與國號是否有區別?如果有的話,我們又該怎樣去甄別呢?

  按照一般的理解,朝代就是國號,朝代:是指建立這個國號帝王家族的統治時代。國號:是指帝王家族統治時代的國家稱號。中國歷史上不斷的改朝換代,也就不斷的出現新的國號,朝代很多,國號也很多,為了便于記憶,就有人編了朝代歌,其實朝代歌并不等于國號歌。

  朝代歌: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后延,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朝代歌存在的問題:

  1、統稱:這首歌里各種概念混用,比如:春秋、戰國、南北朝、五代是對一段時期,或者一批國家的統稱,即不是朝代也不是國號。

  2、習稱:西周和東周是后人的習慣稱呼,因為都城分別在西邊的長安,也就是現在的西安,和東邊的洛陽,所以習稱西周、東周,這是一個連續的朝代,國號就叫周,周既是朝代也是國號。但要細細說起,國號的周和朝代的周,有一點小差別,朝代的稱周朝,延續時間大約800年左右,是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朝代。作為國號的周,所謂的周國,時間還要長,900多年,它經歷了一個變化,從商朝西部的藩屬小國,到滅商以后的天下共號,經過了一個轉變過程。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北宋、南宋,西晉、東晉,西漢、東漢。

  3、合稱:兩漢,指的是西漢和東漢,也叫前漢和后漢。二晉,指的是西晉和東晉,東、西、前、后這些字,都是后人加上去的,國號,本來叫漢或者晉。

  4、簡稱:比如:元、明、清,全稱是大元、大明、大清。

  5、誤稱:比如:三分魏、蜀、吳,三國是:魏、漢、吳。蜀是他人對劉備的貶稱。

  6、漏稱:漏掉了王莽的新朝(9-23),和武曌的周朝(690-705)

  中國歷史上的國號都是什么意思,我們肯定就更難說清楚了,比方說劉邦的漢國號,一般認為來自,項羽封劉邦為漢王。項羽封劉邦是因為漢的都城在漢中。為什么叫漢中?因為漢水,為什么叫漢水?因為水流的聲音,漢,又是怎么從國號變成了民族的稱呼?

  再比如:朱元璋國號大明,普遍說法是朱元璋明武功高強的教教主張無忌手下的大將,朱元璋打天下也靠的是明教中人,其實這是錯誤的說法。大明國號是和宗教有關,但不是明教,而是佛教,在佛教里,阿彌陀佛又稱為諸佛光明之王,簡稱明王。朱元璋自居為佛教的明王,所以建國以后,國號大明。

  面對中國這么復雜、這么眾多、這么有趣的國號,我們不可能全部說遍。我們選說一些傳統史學所認為的統一王朝的國號,一共十四個,夏、商、周、秦、漢、新、晉、隋、唐、周、宋、元、明、清。這些國號是歷史上的典型國號,和代表國號,他們指代國家的地位遠比其他的所指代得高,影響大的,持久。更為重要的是可以作為相應歷史時期的代稱,是中國歷史學用來紀年的符號。

  從公元265-420年,那時的中國可以稱為晉,從1644-1911年,那時的中國可以稱為大清,這就叫紀年,就是相應歷史時期的代稱,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以這十四個作為代稱的時間有多長?3300多年,如果把5000年中國史比成老人的話,那么在5000年的歲月里,曾經有3300多年叫過這十四個名字,這就是統一王朝國號的重要。

  自古以來,人們大多喜歡用美好的字眼,作為陪伴孩子一生的名字,在一個王朝誕生之初,統治者也會使用吉祥的字眼,作為國家的大號,即國運長久,永盛不衰的美好愿望,俯視歷史多數統一王朝國號,暗合了、強大的、偉大的,但是事與愿違,名不副實的例子也不少,那么這十四的統一的王朝,與它代表的國號又有著怎樣的關系呢?

  為什么說說國號以外還要說王朝?道理很簡單,國號是名,王朝是實。這種名實關系,就好像毛和皮的關系,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不說王朝怎么說國號。

  統一王朝,大多數是名實相符的,由國號可以看出王朝的特點,由王朝可以印證國號的取義。比方說秦國號,秦是因為養馬立國的,秦國也是馬上得天下,馬上失天下的政權,理解整個秦史的話,一個關鍵字“馬”,而秦又是喂馬的飼料,里面關系我們就看出來了。

  比如:象銀河一樣浩瀚悠久相關的漢國號,指正的正是偉大的、悠久的漢朝,來源于大哉乾元得大元國號,蒙古族的。代表的王朝正是疆域極其廣闊,信仰長生天的大元王朝,

  也有一些名實不符的國號,比如說一切求新的新國號,指代得是一切復舊的新朝,擁有巍巍高大意思的晉朝,晉國號,指代得是道德形象比較低的晉朝,力圖走出短促宿命的隋朝,隋國號,終究沒有走出。隋朝短命的命運,我們把新、晉、隋這些國號,和歷史進行對比也是很有意思的。

  說起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的形象,恐怕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難給全面、確切、統一的結論,胡阿祥將統一的十四個朝代進行比較,分別用一句話闡述了自己對這十四個統一王朝特點的定位。

  這十四個統一王朝,我們都可以用一句話,來定位它在中國歷史上的特點,或者地位,這也和國號有關。

  代表著中國創世紀的夏,是最模糊不清的王朝。

  玄鳥生出的商,是最玄妙、最神秘、最迷信的王朝。

  以重農為特征的周,是最被稱道,最受尊敬的王朝。

  以統一和殘暴而著稱的秦,是最讓人感慨的王朝。

  漢,是最相信天命得王朝。

  新,最沒有地位的王朝。

  晉,道德評價最差的王朝。

  隋,國號最受到嘲諷的王朝。

  唐,獲得贊美最多的王朝。

  周,最尷尬、最無奈的王朝。

  宋,最講究文化,最斯文的王朝。

  大元,最金戈鐵馬的王朝。

  大明,皇帝最為集權的王朝。

  大清,精神力量最顯著的王朝。

  這些聯系著國號的王朝的定位,都顯示了這些統一王朝,在歷史長河中的地位。通過聯系和比較,我們能深切的感受到,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歷史。比方說,我們說統一王朝,沒有分裂那來的統一?我們回顧交替出現的統一和分裂,能讓我們感受到統一是中國歷史的大勢所趨,歸根到底還是合。

  我們說一個國號的誕生過程,還要說他的消亡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間,我們會說到開國大帝的崛起和成功,說到亡國之君的殘暴和孱弱,這些憑什么得到天下,又因為什么失去天下,為什么有的王朝長命,有的短命。為什么無論長命還是短命,都走不出治亂興衰的歷史規律,這里面有許多經驗和教訓。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歷朝歷代的國號是怎么來的?

    2015-07-28
  •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