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月27日 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座談會暨《朱永新教育作品》英文版全球首發式上的發言。
出席這個活動是出于我對朱永新老師的喜歡和敬重。他是我很喜歡的一個人,待人非常誠懇和熱情。我也很敬重他,我看到這么多年來,他充滿熱情地為中國教育做了很多努力。他是官員兼學者,一個很特殊的身份。中國教育現在問題很多,但是就我看到的,官員容易犯的毛病是做些表面文章,說些套話和空話,學者或者說一部分學者、公知容易犯的毛病是一味地批判,缺乏一種建設性的態度,甚至散布一些悲觀主義的東西。在朱永新身上,這兩種情況都沒有。他一方面對于問題、弊病能夠做中肯的批評和分析,另一方面非常抱有建設性的態度,包括向政府提出做了大量調查研究的建設性建議,尤其是辦新教育實驗,十幾年來積累和推廣成功的經驗,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他出這樣一大套英文版的書籍,對于他本人來說,對于我們教育界來說,都是件喜事。剛才陳平原很坦率,其實你說出的也是我的憂慮,這個憂慮很自然,實際上中國的翻譯作品在美國和歐洲國家的讀者是非常小眾的,包括魯迅也是非常小眾,這樣一大套書發行的效果會怎么樣?我們希望會好一些,最后我會很關注效果怎么樣,希望能夠有個反饋,讓關心的人知道這一點。
我對于教育界是個門外漢,既沒有從事過教育理論的研究,也沒有做過老師,沒有教學的實踐活動,今天這樣的場合我一般都比較犯怵,覺得自己說不出什么。尤其是這樣一個大題目,“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當時我接到通知,一看題目,心想這我能說什么啊?這聽起來像一句口號,像我們國務院文件的標題,我這個門外漢能說什么呢?不知道從哪里說起。由這個題目馬上想到一個問題,剛才朱小蔓也提出來了,就是到底怎么樣去衡量教育質量?全面提高教育質量,這個教育質量到底用什么去衡量?而這個問題又馬上牽扯到一個問題,就是什么是教育?這是避不開的問題。我想有一點是可以達到共識的,教育不是制造,學生不是機械產品,所以衡量教育質量就不能像制造機械產品那樣,根據某種外在的需要和目的制定一些指標,用這些指標來衡量。真正要提高教育質量的話,一個前提就是把學生當作人,衡量教育質量就是看作為一個人,他的生長和培育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態。
這個說起來好像很抽象,但我覺得我們是能夠看得到的,你是不是把學生當作人,他作為人的生長情況怎么樣。我說的把學生當人,包括兩個含義。一個就是把學生當作人性意義上的人,所以教育就是要讓他享受這個人性,發展這個人性,讓他德、智、情、體各方面得到很好的發展,成為人性意義上優秀的人。這個目標不是將來時,應該是現在進行時,就是說應該讓他在上學的時候,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能體會到人性的豐富,做人的尊嚴,人之為人的幸福。另外一個就是個性的發展,要把每個學生都看作是一個獨特的個體,讓他的個性得到發展,讓他最好的稟賦能夠顯示出來,得到最好的發展。這兩條是否做到,我覺得應該是看得到的,從他的狀態怎樣可以看出來的。
如果教育的目標是人的培育,那么,要實現這個目標,在教育的方式上就必須人性化,包括課程的設置、教學的方法、教材的編寫都要人性化。我覺得這幾個方面我們現在問題挺大的。比如在課程的設置上,我認為應該堅持兩項原則。一個是少而精,就是設置最必要的課程,每一種課程讓學生掌握主要的原理,不必花很多時間,要給學生留出自由時間。小學、中學基礎教育階段就應該這樣,現在的情況相當糟糕,我是有親身體會的。我的兒子現在還小,上小學三年級,現在是從周一到周五,從早到晚都是在所謂的學習,到學校上課,回家以后就是做作業,每天要花兩個小時,他痛苦不堪。我原來沒有發現這個情況,我的女兒現在上高三,當年她上的同一個小學,很輕松就過了。女孩子是很容易乖乖地適應這種環境的,男孩子就不一樣,力比多非常強烈,受不了這種壓抑。所以他現在經常問的問題就是,世界上為什么要有學校?第二個問題是,你們大人為什么可以不上學?他覺得這非常不公平,他的主要理想就是快快長大,就可以不用上學了。剛才大家說了,歐洲和美國的小學都是上半天學,孩子有很多玩的時間,我覺得中國的孩子真的很可憐。如果一個孩子過的不是孩子的生活,那你就是沒有把他當孩子,也就是在童年階段把他當相應階段的人,這是很嚴重的問題。
課程設置另外一個原則就是差別化。小學應該允許偏科,中學應該有選課的自由。人是不一樣的,這在童年就顯示出來了。這一點我也是在我兒子身上看出來的,他讓我非常吃驚的一點,是他的語文比較糟糕。我的女兒語文特別好,女兒在上小學之前,幼兒園的時候,就自己能看書了,看《窗邊的小豆豆》沒有什么生字,能順暢地看下來。兒子對文字卻非常的拒絕,你讓他默寫生字,背課文,他難受得不得了。但是他畫畫非常好,他的畫現在好多畫家都非常稱贊的,覺得不可思議,數學也很好。我發現孩子是不一樣的,同一對父母生的孩子也是不一樣的,你是沒有辦法規定他的。這種情況,我們是應該強迫他一致,還是要照顧他的差別呢?我覺得當然應該照顧他的差別。可是,學校里有考試指標,老師會覺得差生拖了全班的后腿,所以一定要把他扭轉過來。其實,真正從人的發展來說,小學時語文差一些重要嗎?何況現在差不等于永遠差,很可能他在這方面的開竅還沒有到時候。我經常跟兒子說:寶貝,語文差一些沒關系,你看爸爸現在語文還不錯吧,他說你是作家嘛,我說是的,我告訴你,我小學的時候語文也不好。我現在最怕的不是他語文不好,而是這個情況給他帶來的心理的壓力,所以我盡量給他減壓。如果我們的整個體制,使得一個孩子在童年、在少年的時候,他不能體會到做人的尊嚴和幸福,這個時候是人性生長最活躍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不能的話,以后再要他體會到,我覺得就很難了,先天就已經不足了。
另外我覺得現在教材也是很大的問題,從小學到中學,尤其是語文課和品德教育課,有一些陳腐的內容,是對人性和理智羞辱。如果說孩子因為年齡小還感覺不到這是羞辱,那就更糟糕,這種潛移默化是非常可怕的。
如果說我們要真正做到在教育的目標上以人為本,在教育的方式上人性化,我覺得這里面關鍵的是教師非常重要。你要把學生當人,教師首先自己必須是人,我說的人是指人性豐滿的人,人性意義上的優秀的人。這樣你才會知道你應該給孩子什么東西,因為你從自己身上就已經體會到了心智生長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你就會給孩子這個東西。而且你的活躍的智力和高貴的心靈本身就會起到榜樣的作用,教育不只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人性和心靈的熏陶,這種熏陶特別重要,而這就要靠老師。
接下來的問題是這樣的老師從哪里來?我相信很多人都可以成為這樣的老師,關鍵在體制,這就不能不問到體制的問題了。我認為體制就是價值導向,不同的體制是不同的價值導向,一種體制會按照一種價值導向來淘汰不合它要求的人,選拔符合它要求的人。一個好的體制,就應該讓這樣的真正人性豐滿的、心智活躍和心靈高貴的老師成為優勝者,保護和獎勵他們。如果這樣的話,就會有更多的老師愿意努力成為這樣的人。為什么我們的體制必須去行政化?行政化最大問題就是它的價值導向必定是錯的,行政化只能根據教育含量很低的甚至沒有教育含量的量化指標和行政手段來裁決教育質量,結果就必然是逆淘汰。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張文木:教育要講政治、重實踐——在《人民公開課》出版學術研討會上發言
2017-10-26一個人民:請不要把自卑傳染給孩子們——我國教育在系統傳授民族自卑
2017-06-12前騰訊副總裁為女兒訪遍英美名校,發現最核心、最重要的教育只教一件事
2017-05-04?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