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曾犯過嚴重的錯誤,希望別的父母不要再犯
我兒子詹姆14歲的時候,開始常常把“無聊”兩個字掛在嘴邊。他的成績越來越差,他說學校教的東西很“無聊”;他拒絕參加我們的家庭聚會,他說覺得“無聊”。每次聽他說“無聊”兩個字的時候,我就會吼他:你覺得什么才不是“無聊”?
隨著他叛逆的行為越來越多,我們之間沖突也越來越嚴重,漸漸變得難以溝通。我一直覺得,他把“無聊”當成一種借口,以此逃避自己的責任。隨著他漸漸長大,我發現我越來越難以控制他,他要么對我怒氣沖沖,要么不理不睬。他交往的朋友也讓我感到不安,時常老師會向我報告他的劣行——打架,逃課,甚至盜竊。從他14歲到18歲這四年,我們之間愉快的時光越來越少。
回想起來,這期間他可能向我求助過,但是我錯過了理解他的機會。有一天晚上很晚,他回到家里,我看見他很落寞的樣子。他突然對我說:媽媽,老師說我是蠢貨,我這輩子就是個失敗者。我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
那時我還在生他的氣,我說:你不是覺得什么都很無聊嗎?那你能做什么?
17歲那年,他輟學了。他告訴我,他不是那種能讀書的人,他不打算進大學、不打算在辦公室里工作,他說那樣的人生太無聊了。他朋友簽約了紐約一家模特公司,他也想去試試。那時我對他已經失望透頂,雖然我覺得模特不是一個靠譜的職業,但既然他打算這樣安排自己的人生,我也沒有辦法。
我要求他每周至少打一次電話回家,可他常常忘記。他離開以后,只主動給我打過兩次電話。有時我打給他,他也匆匆掛掉,因為我們之間確實無話可說,如果我關心一下他的生活,他就會說:媽,你好嘮叨啊。
在他去世前一周,他突然給我打了一個電話,那幾乎是我們分開這么長時間以來,最久的一次談話。他對我說,他感覺很迷茫,覺得自己好像沒什么價值,他說他有的時候很想回家,自己開一個服裝店。而我堅持認為,他應該把高中讀完,最好能進大學學一個男孩子應該學的專業,而不是賣衣服。那是第一次他沒有反駁我,他只是笑著說了句:媽媽,你完全不了解我。后來他向我保證說,圣誕節前一定回家,陪我過節。
之后我們再沒有聯系,直到我接到警察局的電話,我才知道,他醉駕出了車禍。他和另外一個男孩子當場死亡,車上一個女孩重傷,還有一個男孩輕傷。他們全部都是很年輕的模特。
詹姆的突然離世讓我開始反思我們這段母子關系。他曾經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小男孩,我仍然記得他蜷縮在我懷里撒嬌的感覺,仿佛就是昨天的事情。但他似乎突然就長大了,變得陌生、讓人筋疲力竭。我想知道,在他的成長中,是否是我遺失了什么、做錯了什么,才讓他遠離我,得到這樣的結局。
(西格爾博士)
我開始聯系詹姆曾經的朋友,向他們了解詹姆在他們眼中是什么樣的人。當我終于拼出了一個完整的圖像時,我才發現,我根本不了解自己這個兒子——他有自己的夢想,但我從未了解過也根本不在意;他并沒有看起來的那么堅強,他用無所謂的態度去掩飾自己的脆弱。而我,僅僅看見了他在我面前偽裝起來的樣子。
在我向詹姆朋友了解他的時候,我也開始漸漸了解到這些青少年,尤其是那些十多歲就離開家做模特的孩子。他們大都過早放棄了學業,只身投奔進了模特這個競爭殘酷的行業。在這些小模特之間,流傳著很多傳奇的故事,比如一個賣水果的女孩突然被發掘成了超模,之后嫁入了皇室;又或者那些本來籍籍無名的孩子,突然被導演看中演了一部電影,從此一鳴驚人......這些光鮮的故事卻掩飾不了一個非常殘酷的現實——大多數模特的職業生涯不會超過十年,而且絕大多數不可能成名,大概數萬人才可能出一個超模。這些年輕人生活都不太規律,想象力豐富,若沒有人引導他們,告訴他們該怎樣生活,很多人會在這個時期學會抽煙酗酒,甚至吸毒。
好萊塢影星安吉麗娜朱莉的青春期大概就是他們中很多人的樣子,吸毒,泡吧,和同齡人廝混。但大多數人都不可能有朱莉那樣的運氣,最終成為世界級明星。絕大多數人在這段時間浪費了自己的青春,一無所獲。當他們進入成年以后,會發現自己根本沒有積累什么資本。
懷著對詹姆深深的內疚,我加入了一個非盈利青少年心理輔導協會,專門幫助那些迷茫的青少年規劃人生目標,鼓勵那些輟學的孩子完成他們本該完成的學業。
我漸漸發現,當孩子進入青春期這個階段的時候,父母是多么容易對他們誤會重重。如果更多的父母能夠了解孩子這個階段的特點,對孩子的順利進入成年階段有很大幫助。
二、若你知道青少年的大腦和身體變化,就不會再誤會他們
0-3歲是大腦發展最快、變化最迅速的第一個階段,青春期是大腦發育最快的第二個階段。一個人經歷過青春期以后,他的大腦不是在原來十歲的大腦上面又增加了幾歲,而是完完全全獲得了一個嶄新的大腦!所以這也是很多父母不能理解青少年的原因之一,當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時候,他們的父母可能已經遠離這個階段超過二十年了。他們也許還能記得一些事情,但是記憶已經模糊,他們成熟、穩定的大腦,會將這個階段的情感定義為“幼稚”“魯莽”或者“沖動”,甚至想扮演一個高高在上的角色,努力糾正孩子的行為。
這個階段的大腦是怎么樣的呢?
1)過度理性
在這個階段,大腦額葉發育還不完全。大腦額葉是與智力密切相關的重要腦區,對人的思維活動與行為表現有十分突出的作用。所以青少年解決問題的能力、洞察力、情緒管理能力、持續的注意力都不夠。
加州大學神經學家西格爾博士發現,人在青春期會出現一種叫做“過度理性”的現象——大腦的評估中心會強調一段經歷的正面部分,而忽略掉出現負面情況的后果。
打個比方,如果一個孩子在廁所悄悄抽煙,他被老師捉住的幾率是10%。當一個人過度理性的時候,他會覺得,10%是個很低的概率,如果其他同學都敢這么做,那么他這么做也沒問題。所以,青少年并非不知道采取某一行動的危險后果,他只是覺得這種后果出現幾率不高,就不去考慮。
詹姆的車禍也是這種情況。他和朋友們可能時常醉駕,并沒有出過嚴重的車禍。所以他們認為自己醉駕出車禍的概率很小,于是不會去考慮這個后果。
很多人會將青少年行為看成沖動。其實和沖動恰恰相反,他們是過度理性。
2) 預設敵意
大腦情緒系統在青春期階段的活躍度也超越了人生其他階段。
曾經有一個實驗,給成年人和青少年看同樣一張人臉的照片,照片中的人其實面無表情。成年人并沒有覺得這張照片里的人有善意或者惡意,但是很多青少年卻說這個人不友善。
實驗也說明,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總是容易被激怒。在這個階段,哪怕對孩子輕微的敵意,都可能會引起他強烈的對抗,因為他容易過度解讀別人的情緒。所以,有時父母或者老師善意的、但態度不好的批評,會引起他們極端抵觸。
3)引發快樂的神經激素水平降到最低
在青春期,一個人身體里的5-羥色胺以及多巴胺水平降到最低。這兩種神經激素都與興奮度和快樂情緒有關,所以很多青少年在這個階段都感覺不快樂和無聊。他們會迫切想要離開原來熟悉的環境,進到曾經不熟悉、不確定甚至充滿不安全因素的廣闊的世界中,冒險和刺激才能使他們獲得快樂,掃清無聊的感覺。
然而,通過性、毒品、搖滾、小說、吃巧克力蛋糕、踢球、冒險等方式,可以刺激他們身體中多巴胺的分泌。所以,很多青少年會嘗試在家長看來叛逆的行為,只不過是因為,只有這么做,他們才能獲得快樂的感覺。
三、怎樣和這個時期的孩子相處?
1)身份、關系和未來
一個人青春期最重要的目的是找到生命新的意義,尋找自己的身份。這也是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總有很多偶像崇拜,這是他們尋找自己身份的過程。
粗暴的管教和禁止很可能會遭遇孩子強烈的反抗。在這個階段,父母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幫助孩子建立起積極的社會關系。積極的社會關系,是青少年疏導情緒最有效的方式。他們應該擁有自己的好友,導師,具有支持力和能給與意見的父母。
此外,還應該引導他們思考未來,具有更加廣闊的視野,讓他們聰明但混亂的大腦有一些先見之明。你應該引導他思考未來希望成為什么樣的人,從事什么職業,開始對未來有一定的規劃。
2)解決沖突
當一個青少年對你反應過度或者對你態度不端正,沒必要和他們計較。如果你被他態度影響,被他激怒,和他吵架、批評他,就一定會讓沖突升級,引發他們吵架、打架、逃跑、僵硬、退縮等行為。和孩子直接的沖突,只會削弱你在他們心中的權威地位。
西格爾教授介紹了一種“90秒方法”。當孩子和你發生沖突的時候,你需要等90 秒——這段時間足夠讓尖銳的情緒平息下去。然后對他說:我覺得這里有點熱。你能告訴我你的感覺嗎?腦部科學研究發現,當一個人描述自己感受的時候,腦部前額皮質就會被激活,這樣一個人的情緒就會得到安撫。當一個人描述了自己的感覺后,憤怒等情緒其實已經平息了,他就可以和你理性對話。
當然,這個方法也可以交給孩子。當他們會用這個方法處理沖突的時候,他們好斗的行為都會明顯下降。
3)創造力
青少年時期是“創造能力”發展的黃金時期。
由于抽象概念在這一期間發展迅速,他們非常喜歡幻想那些并不存在的世界。這也是他們創造力的來源——他們推開童年的禁錮,開始重新想象這個世界。無論在科學、藝術等領域,很多大師的創造都源于他們青少年時期的想象。
很多父母會認為孩子的想象是白日夢,并且會加以阻止。這樣做,很可能就扼殺了一個“大師”。
青春期孩子對家長有十大要求:孩子在場,父母不要吵架;對每個孩子都要給予同樣的愛;父母之間互相謙讓,相互諒解;任何時候,父母都不要對孩子撒謊;父母與孩子之間要保持親密無間的關系;孩子的朋友來做客時,父母要表示歡迎;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父母要盡量予以答復;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講孩子的過錯;注意觀察和表揚孩子的優點,不要過分強調孩子的缺點;對孩子的愛要穩定,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