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地球飛入宇宙空間,這是人類多少年來一直渴望著的理想。這一天終于到來了。
實現(xiàn)宇宙航行,這在科學史上是一個最重大的事件。在此以前,人類都是在地球上觀察和研究自然的。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雖然已經(jīng)大大擴大人類的眼界,但是由于人類終究還不能離開地球,因此在觀測和研究上,仍然受著大氣層等的許多限制?,F(xiàn)在開始成功地實現(xiàn)著人的宇宙飛行,從而今后就可以在一個新的立足點上來研究自然和宇宙,這是人類更進一步深入認識自然的一個新的開始,這樣必然會出現(xiàn)一個科學技術上大發(fā)現(xiàn)、大創(chuàng)造的時期。由于前幾年人造地球衛(wèi)星和宇宙火箭的發(fā)射,人才知道在地球附近的空間有兩個高強度的電離帶,并推測其他行星上也可能有類似的電離帶,從而大大豐富了我們的知識。這就是新時代科學技術大飛躍的征兆。
在宇宙飛行科學本身,我們對這一新時代也寄托著一個希望:希望科學技術的新飛躍會使我們有可能創(chuàng)造一種人飛入大宇宙,突破太陽系的真正宇宙飛船。現(xiàn)在我們掌握的科學技術,包括高能燃料、原子火箭以及氫聚變也只能解決人在太陽系的行星間做旅行,也就是行星間的飛行,或稱(行)星際飛行,還不能說是真的(大)宇宙飛行。原因很簡單:要到其他恒星附近去,必須以接近光速飛行才行,不然以每秒幾十千米的“蝸牛速度”,就是想到最近的恒星附近去也得上萬年的時間。另一方面,我們知道:就是用裂變能或聚變能也不可能使火箭接近光速,能量太小了。要做恒星間的飛行,也就是真的(大)宇宙飛行,我們需要新的科學技術飛躍給我們一個新的超高速火箭或光速火箭的設計原理。
人在地球表面時代的科學研究創(chuàng)造了離開地球表面做(行)星際飛行的可能,而人在(行)星際間的科學研究會不會給我們創(chuàng)造做(大)宇宙飛行的可能?應該說有這個可能!而且有一點是非??隙ǖ?span lang="EN-US">:為突破太陽系,進入大宇宙創(chuàng)造條件的,將是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下的科學技術工作者
;腐朽的資本主義制度今天既然沒有領著人類進入
(行
)星際飛行的時代,將來更不會對
(大
)宇宙飛行做出什么巨大的貢獻。
刊載于《科學報》1961年4月 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