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大吵一架后,澤連斯基態度終于軟化,與特朗普進行電話通話
特朗普上臺后,俄烏局勢經歷了戲劇性的發展。如今,他將一通電話打到澤連斯基那里,長談過后,雙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承諾。但問題是,澤連斯基雙手奉上礦產,就真的能換來安全嗎?
1、特朗普上臺后,俄烏局勢出現戲劇性變化
事實上,從一開始,特朗普就以積極推動俄烏和談而聞名。他先后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及歐洲多個國家的領導人進行了頻繁的對話,公開表示希望促進和平進程。這一外交攻勢,無論是出于謀求穩定還是本國利益,都挑起了外界的期待心。
但一上來就讓激戰變停火,澤連斯基自然不買賬。他不僅在白宮和特朗普大吵一架,還拒絕接受普京提出的短暫停火協議,堅持烏克蘭需要的是至少30天的無條件停火。他認為,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為下一步的和平協議創造實質性的推進環境。
經過多方斡旋,俄烏局勢終于傳來好消息,一周前,俄烏達成一項205名戰俘的交換協議。據悉,這已是兩國第64次戰俘交換,累計有4700多名烏克蘭戰俘獲釋。從俄羅斯國防部發布的視頻中可以看到,這些人都有序登上大巴車。
盡管整個進程沒有如特朗普所想的在“4月20日復活節前停火”,但當前動態還是為進一步的對話和協商提供了新的契機。
美烏簽署礦產協議畫面,協議中包括雙方各占50%股權等共9條內容
2、美國終究還是得到了最想要的礦產
近日,特朗普更是將一通電話打到澤連斯基那里,而掛掉電話后,雙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據央視報道,澤連斯基在電話中,表示烏克蘭已經做好所有準備,從即日起就能夠立即實施為期30天的停火協議。同時,他也敦促俄羅斯盡快給出實際的誠意,只有這樣才能夠達成未來的全面停火。
當然,此次對話也沒有放過雙方最關心的問題——礦產協議。
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最高拉達已經順利批準美烏礦產協議,這將可以為今后兩國間往來創造更多合作機會。
表面看起來,這是一份基于平等合作原則達成的協議,為烏克蘭的礦產資源開發注入了新鮮活力。在技術和管理經驗的支持下,烏克蘭有望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并通過創造就業機會推動經濟復蘇。
但明眼人都知道,背后美烏各自打著各自的小算盤。
澤連斯基向美國雙手奉上礦產,其實是想要用其換取西方的保護
3、澤連斯基雙手奉上烏克蘭命脈
烏克蘭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如煤炭、鐵礦石和稀土元素。然而,由于長期的經濟困境以及持續的戰爭,烏克蘭在這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上面臨諸多挑戰。美國則深陷關稅戰,被中國稀土卡住脖子,若是能得到這些礦產,將能極大程度上緩解壓力。
此外,對烏克蘭而言,通過簽署這項協議,有望獲得美國在經濟、政治、甚至安全領域的全方位支持。盡管這在烏克蘭國內引發了不小的爭議和質疑,尤其是涉及到稀土礦等關鍵資源的控制權,無異于將烏克蘭的命脈直接拱手交給美國。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是烏克蘭在國際社會中尋求承認和保護的一步棋。
換言之,這份協議等同一張通往西方國家俱樂部的入場券。它不僅為烏克蘭帶來了急需的外資和先進技術,還可能改變烏克蘭在歐美眼中的戰略地位。此外,通過與美國的緊密合作,烏克蘭也在試圖向俄羅斯施加壓力,借助外部力量打破如今的僵局。
特朗普所謂的推動俄烏停火,最根本目的還是讓美國利益最大化
4、礦產真能換來安全?不見得
然而,這一切并不是沒有代價的。
在將資源與未來的發展權交給美國的同時,烏克蘭也在某種程度上不得不接受與其戰略目標可能偏離的現實。這種“交易式”的外交策略,既是對自身存亡與發展的一場賭博,也是一場對國際關系新趨勢的大膽嘗試。
其實,美國從一開始堅定支持烏克蘭到之后的“交易式調停”策略,也能看出其背后亙古不變的“美國優先”思路。
多年來,美國在國際事務中展現出的雙重標準和快速變換的立場已經廣為人知。
但此次的交易傾向更為明顯,這種注重現實利益而非道德義務的立場,最終都指向其在全球事務中利益最大化的目標——特朗普政府在中東事務上的逐步收縮、以及日益將目光投向亞太地區的意圖,不僅是其全球戰略調整的一部分,也是在逐利中謀求資源的再分配。
總之,美烏、俄烏之間的對話仍在繼續,可想真正達成一致尚需時日。比如雙方談判中繞不開的領土、安全和國際地緣政治等話題。因此,未來的談判進程仍充滿不確定性與變數。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