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毅丨勇毅晶澳:世界一流企業的中國精神
2025-04-22
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二十大報告再次強調“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一些行業的領軍企業已經形成較強的國際競爭力。中國式現代化征程和民族復興偉業,需要更多體現“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為堅實支撐。
中國光伏產業以全球市場超85%的份額,占據了世界絕對主導地位。晶澳科技作為全球第二大光伏組件供應商,全球最大的單晶硅生產商之一,以“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標準勇毅前行。尤其,面對2024年行業內卷寒冬來襲,不畏艱難、勇毅突破,呈現著“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中國精神,奏響著中國式現代化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征程上中國世界一流企業崛起的華彩樂章。
一、勇毅愿景:辦好一流企業、做一個偉大的企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企業家愛國有多種實現形式,但首先是辦好一流企業,帶領企業奮力拼搏、力爭一流,實現質量更好、效益更高、競爭力更強、影響力更大的發展。”(習近平《在企業家座談會上的講話》,新華網2020年7月21日);民營企業“要拓展國際視野,增強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習近平《在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上的講話》,新華網2018年)。愛國主義是近代以來我國優秀企業家的光榮傳統,也是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上世界一流企業崛起的動力源泉。開拓國際視野,增強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建設世界一流的企業,更成為優秀民營企業家的使命追求。晶澳科技以“辦好一流企業”的愛國主義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國際視野,把河北寧晉一座小縣城打造成世界光伏重鎮,旗下企業晶龍和晶澳,多次登頂行業世界第一。
光伏是一項利益社會、澤被后代、造福世界的偉大事業,晶澳科技的企業使命與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一脈相承。“辦好一流企業、做一個偉大的企業”,是晶澳科技的企業愿景。晶澳科技作為全球第二大光伏組件供應商,全球最大的單晶硅生產商之一,以“創造能源和環境的和諧發展”為目標,秉承“科技創新、誠信為本、服務社會”的經營理念,自1996年起步至今,二十余年歷經風雨屹立不倒,成為光伏行業最為穩健的龍頭企業。尤其,在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積極謀求“以品質創造差異化”的戰略決策,打通從“拉晶棒、切片”到“電池、組件”的全產業鏈,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營銷創新,努力追求“做一個偉大的企業”,建成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成為技術規模領先的集科研開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大型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
2022年2月28日,《關于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指導意見》提出“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標準。晶澳科技堅持“量產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的研發創新策略,持續加大研發創新力度,不斷提升產品技術水平。晶澳科技DeepBlue 4.0 Pro系列產品,采用晶澳自主研發的高效n型Bycium+鈍化接觸電池技術,光電轉換效率超過26.8%,且無論高溫、高濕還是強風、沙塵等惡劣條件,都能穩定運行。0BB無主柵技術平臺,通過取消主柵設計,減少銀漿用量30%以上,同時提升光吸收面積,為客戶提供長期技術紅利。全場景組件解決方案,無論海上光伏、防積灰組件、還是通過極端環境組件 漠河-53℃極寒、騰格里40℃高溫等實證測試的極端環境組件等等,均呈現著晶澳科技“產品卓越、品牌卓著”的世界一流企業標準。
晶澳科技以“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為導向,先后在河北寧晉、江蘇揚州建成電池生產基地,在安徽合肥、上海奉賢建成組件生產基地,在河北廊坊、江蘇東海建成單晶、多晶硅片生產基地,江蘇揚州研究中心致力于新一代高效太陽能電池技術開發。2024年,在鄂爾多斯投資280億元,占地面積2850畝,建成年產30GW硅片、30GW拉晶、30GW電池、10GW組件、光伏輔材的全產業鏈低碳示范項目。同時,打造本地“產、學、研”相結合的晶澳中央研究院,成為產能匹配最高、投資規模最大的垂直一體化生產基地。尤其,已在全球范圍內設立多個生產基地,擁有13家海外銷售公司,產品和服務遍及187個國家和地區,逐步構筑起“世界一流企業、一個偉大的企業”的全球產業生態體系。
二、勇毅突破:行業內卷寒冬、生死線上掙扎崛起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主動破除地方保護、市場分割和“內卷式”競爭。從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都要求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有效整治“內卷式”競爭的緊迫性十分突出。尤其,2024年光伏產業陷入競相降價“內卷式”惡性競爭之中,前10個月,多晶硅、硅片、電池片及組件價格分別下滑超過35%、45%、25%;前三季度,121家上市光伏企業39家出現凈利潤虧損,光伏行業進入“寒冬”,第四季度虧損更為嚴重。TCL中環、隆基綠能、通威股份、愛旭股份分別虧損89億、88億、75億、58.2億,晶澳科技虧損也高達52億(見表1)。
表1 2024年光伏行業企業虧損數據情況統計
2024年前三季度,晶澳科技凈利潤為-4.844億,第四季度虧損40多億元,全年歸母凈利潤虧損45億元至52億元,與2023年同期的70.39億元的盈利相比,可謂“冰火兩重天”。與此同時,截至2024年三季度,晶澳科技總負債839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2.15%,市值蒸發超75%,流動性負債達497.9億元,其中短期借款和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分別達到100.1億元和217.7億元,二者合計超過300億元。但是,貨幣資金只有242億元,衍生金融資產為8490萬元,兩者加起來還不足以覆蓋短期借款和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對于近十年來最差的凈利潤數據,晶澳科技予以深入分析:受光伏行業供需錯配的持續影響,市場競爭加劇,各環節主要產品價格大幅下降;國際貿易環境日趨嚴峻,導致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盈利能力持續下降;以及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等。
這場由拼產能引發的內卷價格戰,使整個行業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生存之戰,曾經風光無限的產業巨頭,掙扎在了現金流轉負的生死線上。光伏行業走到必須重構商業模式,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的十字路口。有些甚至開始采取跨行業自救,以最慘烈的方式重塑行業格局。2024年11月,工信部發布《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24年本)》,強調“優化布局、調整結構、控制總量、鼓勵創新、支持應用”的原則,推動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引導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避免低水平重復擴張。晶澳科技作為行業龍頭企業,像華為一樣以開放的胸懷謀求產業鏈的共生共贏,不僅重視“從技術突破到生態協同”,而且強化“從國內攻堅到全球布局”。由此,開啟赴港H股上市計劃,倘若成行,將成為第一家A+H股上市的光伏龍頭企業。
晶澳科技赴香港H股上市,不僅為了走出行業內卷首虧52億,更是為了利用外資,拓展海外發展空間。2024年上半年,晶澳科技海外市場營收已占據總營收的61.45%;同期,晶澳科技海外業務毛利率為13.46%,而國內業務毛利率已由盈轉虧至-11.32%。同時,2024年上半年,晶澳科技太陽能組件業務貢獻了當期營收的94.55%,但毛利率僅為4.53%。基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世界人民共享美好生活的時代價值,開拓國際視野,增強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以全球開放共享的生態模式帶動產業鏈企業共同成長,而非通過擠壓上下游企業獲取短期利益,成為晶澳科技不僅勇毅面對“內卷寒冬”實現破局突圍,而且推動光伏產業“世界一流企業”崛起的戰略抉擇。
三、勇毅夯實:科技品牌融合、文化為核創新引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工業是我們的立國之本,要大力發揚自力更生精神,研發生產我們自己的品牌產品,形成我們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推動國家繁榮富強”(《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的講話》,新華網2013年7月21日)。晶澳科技以“科技品牌融合、文化為核創新引領”為導向,通過光伏技術革新實現顛覆性創新,同步推動場景突破、全球化布局、生態構建等多維度立體化發展,奠定了在全球光伏行業的品牌領先地位。奉賢和揚州兩大制造基地通過太陽能光伏管理倡議組織(SSI)在光伏行業授予的最高等級“銀質勛章”認證,成為晶澳科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晶澳科技圍繞生物多樣性政策、碳排放、合規風險、全生命周期的循環性管理、EHS目標指標及管理方案控制程序等,進行系統性自主研發優化,不斷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國家繁榮富強。
晶澳科技以“文化為核、創新引領”探索未來發展之路,以企業文化為筆在科技盲盒的奇妙畫布上繪就與自然、能源、生活、科技交織的精彩篇章,每一個項目踐行承諾“真誠、質樸、敬畏與感恩”,見證可持續發展的堅實步伐,預見零碳時代的美好未來。晶澳科技與生活創美好,以誠為芯、智啟未來,追求天真自然、心無旁騖,以質樸之光點亮萬家燈火,讓綠色科技成為高端生活的品質象征。晶澳科技與能源同發展,敬天愛人、光潤萬物,以嚴謹工作的態度、質量過硬的工程、高效運維的體系、敬畏崇高的事業,應用先進技術設計多種智慧解決方案對風光儲進行開發,保證沙漠、戈壁、采煤沉陷區、山地、灘涂、農業及漁業等電站持久運營,助力“雙碳目標”。
個性化場景突破是晶澳科技文化為核、創新引領的最突出體現。“全場景光伏組件解決方案”,覆蓋沙漠、水上/海上、極寒、高原、濕熱、抗臺風高載荷、高冰雹七大極端地理氣候環境,基本滿足了光伏行業所涉及到的應用場景。晶澳智慧能源“解鎖零碳校園新范式”,每隔15分鐘動態調整儲能設備和供暖系統,助力校園實現舒適體驗與節能降耗的完美平衡,數字孿生技術則將校園能源系統映射為云端鏡像,光伏、儲能、風電等設備實現分鐘級動態組網。“晶澳興家計劃”,針對各類屋頂類型,開拓性推出覆蓋“陽光棚、平改坡、庭院、桁架”的四大應用場景方案,將幸福帶給千家萬戶,用陽光點亮美麗鄉村,正以星火燎原之勢席卷向全國各地。
近期,晶澳科技與歐洲足壇傳奇勁旅、八次問鼎德甲冠軍、以“造星工廠”著稱的多特蒙德俱樂部簽署合作協議,共建全球最大規模的體育場屋頂光伏項目,為體育事業注入綠色激情樹立典范。球場內部南看臺采用全站立式設計,可容納2.5萬名球迷,成為歐洲最大的獨立看臺。每當比賽日,看臺巨型TIFO、萬人齊唱隊歌的聲浪與波浪式人潮,形成視覺與聽覺的雙重震撼,成為了世界最具感染力的足球圣殿之一。4月16日,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指導、晶澳科技主辦的沙戈荒專場論壇暨光伏極限挑戰團——“極境尋光”之旅第二站盛大啟幕,伴隨光伏持續降本以及應用場景的多樣化,2025年全球光伏市場將實現保持穩中向好,因其他技術路線成本始終更高,晶澳TOPCon技術將持續保持主流地位。
四、勇毅主體:人才培養方程、現代化運營管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按照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培養急需人才”(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人民日報2024年2月1日)。晶澳科技認為:經營企業,本質上就是經營人才;偉大的事業,造就杰出的員工;高尚的人文,產生不竭的士氣。從最初的3臺單晶爐,到數百億市值的新能源上市公司,晶澳科技的每一步發展都鏗鏘有力,無不是經營戰略不斷調整和人才梯隊建設累積而來。晶澳科技垂直一體化的實力——從硅片到組件,從出海伊始到占據全球市場的14%份額,以根植于血肉中的“中國工匠基因”在新能源賽道砥礪創新,無不源于對人才隊伍的高度重視。
2024年,晶澳科技創辦邢臺新能源職業學院,以“產教融合”為密鑰,構建人才培養方程式,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樹立產教研融合標桿,打造新能源兵工廠,為綠色未來培養新一代“碳圈頂流”人才。晶澳科技始終相信,企業不僅是經濟的主體,更是社會的脊梁,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就要肩負起更大的踐行社會責任的使命。建設“暢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的行業性職業學校,必然成為推動光伏產業打造“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舉措。晶澳科技積極創辦新能源院校,為青年人才創造零碳工廠就業場景,推動實驗數據連通產業需求,不僅傳承自身工匠精神和技術創新,更以人才教育為抓手,為中國實現雙碳目標填補上了“關鍵拼圖”。
從某種意義上,晶澳科技早已成為光伏行業的黃埔軍校,光伏產業的幾家當紅企業風云人物,不少人都出身于晶澳:鈞達股份的張滿良、潤陽股份的陶龍忠、一道新能的劉勇、中環新能源的劉志鋒……更不用說曾參與創辦無錫尚德、中電光伏、晶澳和海潤四家光伏企業、帶領三家企業成功上市的光伏教父楊懷進。他們中有不少人從晶澳離職多年,甚至轉戰過好幾家企業。當他們談起晶澳時,都會流露出自豪與感恩。晶澳人才來去自由,從來沒人聽說晶澳曾對哪位離職高管發起競業限制。恰恰相反,他們在后來創業后,晶澳甚至還會成為他們的大客戶。“真誠、質樸、敬畏、感恩”的晶澳精神,鑄就著中國光伏產業由弱到強,成為全球第一光伏大國,占據國際光伏市場超過85%的份額。
晶澳科技董事長靳保芳說:“一項偉大的事業,離不開一支偉大的隊伍;一支偉大的隊伍,一定有偉大的企業文化。晶澳文化不僅是做事的文化,更是做人的文化”。以人才隊伍為主體的現代企業運營管理,成為中國光伏產業崛起于世界的關鍵。晶澳科技自創立起,便確立“質量是企業生命線”的全員意識,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體系,旨在整個生命周期內,對產品或服務的質量進行持續監控和管理,確保終端市場的高質量體驗。從戰略規劃與經營計劃、產品與服務開發管理、智能制造、精益管理、采購與外包管理、交付及售后服務等多環節同時發力,不斷完善質量責任機制,最終建立起一套覆蓋設計開發、采購、生產、監測、出貨、運輸、運維等全產業鏈管理體系,打造堅不可摧的光伏“質量堡壘”。
五、勇毅前行:一帶一路沿線、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要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這符合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需要我們共同作出不懈努力”(習近平會見出席“2018從都國際論壇”外方嘉賓時的講話,中國政府網2018年12月12日)。光伏作為核心清潔能源,到2050年將占全球發電的52%左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發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推進,必然迎來光伏產業蓬勃發展。晶澳科技秉持“開發太陽能,造福全人類”的企業使命,加快市場、供應鏈、研發三位一體的全球化建設。2024年上半年光伏組件各區出貨占比:中國區45%-50%,歐洲區20%-25%,美洲15%-20%,其他區域包括亞太在15%左右。公司海外營收占比超過六成。公司將繼續加碼海外,緊盯中國、歐洲、美國等成熟市場,積極布局東南亞、澳洲、拉美、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晶澳旗艦儲能產品已橫跨三大洲,依次出現在德國慕尼黑、南非開普敦、巴西圣保羅等地。
2024年11月21日,晶澳科技與埃及及阿聯酋的全球南方公用事業公司簽署諒解備忘錄,計劃在埃及建立兩家太陽能工廠,主要服務于埃及當地市場。根據協議,這兩家工廠規劃產能各2GW。其一專注于太陽能電池制造,預計投資1.38億美元;其二專注于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生產,預計投資7500萬美元。全球南方公用事業公司將協助晶澳進行可行性研究并爭取政府補貼,后續將深入討論項目規模、股比等細節,發揮各方優勢推動項目落地。1月16日,年度全球首場大型光伏展會“2025世界未來能源峰會(WFES 2025)”舉辦,阿聯酋清潔能源組織領導人馬斯達爾宣布,晶澳科技正式成為世界最大光儲項目首選供應商,該項目同時也是全球首個GW級“‘全天候’光伏+電池儲能項目”。
3月20日,彭博新能源財經2025年度北京峰會召開。晶澳科技以“光伏和儲能行業如何把握零碳未來的新機遇”為主題,晶澳科技提出全新的全球化構想,即把市場與企業的買賣關系,化作共同發展、共享成果、共赴未來的“共同體”關系,將持續深化“光伏+儲能”雙輪驅動戰略,以技術創新推動光儲融合場景落地,以全球制造合作新范式加速能源產業鏈重構。在4月22日“第56個世界地球日”即將到來之際,晶澳科技作為率先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UNGC),啟動“地球日與我”年度環保可持續發展文化主題月活動,圍繞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聚焦晶澳科技業務關聯的“性別平等、生物多樣性、水資源使用、職業健康與安全、循環經濟”議題,將可持續發展戰略轉化為可感知的全球行動。
全球對清潔能源需求增長,為光伏行業提供發展空間。但是,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以美國為主體的全球頭部光伏市場,紛紛出臺貿易壁壘政策,限制中國產品直接出口。2024年12月,美國商務部對從東南亞進口的太陽能征收高達271%的關稅,此舉看似是打擊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四個東南亞國家,本質則是針對中國光伏產業做定點打擊。但是,伴隨全球對清潔能源需求不斷增長,光伏行業必將在全球能源轉型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以晶澳科技為代表的光伏企業,必然以世界一流企業勇毅前行的“中國精神”,在變革中尋求突破,通過技術創新、產業整合、市場拓展等方式,在人類命運共同體世界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實現中不斷開拓發展突破。
(作者系高校研究院院長、二級教授,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作者授權首發)
【昆侖策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公眾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