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國策建言 > 發展戰略 > 閱讀信息
周小平內刊:必須將美國逼上文化戰爭的停戰協議談判桌
點擊:  作者:周小平    來源:周小平同志  發布時間:2016-06-02 18:28:57

 

1.jpg

 

【導讀】日前,美國公然派出1300多名外交和文化官員進駐中國的問答社區,引導中國青年意識形態。但其實在此之前,親美網絡大V早已受到各種平臺的力捧,掌握了幾乎全中國的網絡話語權。近年來中國逐步步入網絡社會,但網絡的監管和治理難度遠比傳統媒體大得多,中華民族再一次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以下轉自內刊雜志全文: 對話周小平 | 如何讓中國的軟實力硬起來。

 

距出席參加2014年10月在北京舉行的“文藝工作座談會”近兩年了,這期間周小平陸續推出了《Hi ,I’m  China》,《臺灣,好自為之》,《致,90后》等重磅作品。這些作品在海外的華人社區、華人文化圈當中產生了比《請不要辜負這個時代》更為深遠的影響力。日前記者連線周小平,采訪到了他關于中國“文化復興”的一系列思考。

 

一:當下中國文化短板的現狀和成因

 

記者與周小平的交流先從中國面臨的文化短板開始,而這種文化短板的歷史成因和現實問題自然是我們繞不開的話題。在周小平看來,目前中國的文化短板可以從歷史層面、現實層面以及境外勢力三個角度來分析。

 

(1)先從歷史層面說起

 

十九世紀以前,中國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之國,文化很強勢,作為文明綿延最長一個民族,中國人的自信心曾經很強。我們從當時的一些西方著作以及他們對中國態度就可以看得出來西方世界當年對中國的神往和推崇。舉例來說,當時中國的瓷器在國際貿易中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西方人為了擁有一件產自中國的瓷器,不惜以重金、土地交換,甚至發動戰爭,這就足以見得古時中國的文化強大、對世界影響力是多么強悍。

 

但是到了近代西方率先進入工業文明時代,因此中國在科學技術上與之形成了代差,1840年之后,由于中國在對外戰爭屢戰屢敗,中國人的文化自信一步步地被砸碎,從極度自信走向極度自卑,而這一時期也正是西方自己建立自信的過程,從極度自卑走向極度自信。對西方印象走向另一個極端:認為只有它們是文明的,別的民族是“落后野蠻”的,這些民族要么被西方殖民,要么被消滅。從此后,便形成了東西方在文化層面極不對稱的現象。

 

近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的落后面貌雖得到很大改觀,但從那時延續下來的文化自卑心態卻沒有從根本上糾正過來,到了今天這種文化自卑心理更是極大制約了中國人自信力的成長,也成為中國復興之路上的一大精神羈絆。

 

(2)現實層面的問題

 

建國后,有一段時間我們的信息是封閉的,民眾普遍認為西方是水深火熱只有中國才是幸福的。但隨著改革開放的到來,中國人看到西方的富足與當時中國的貧困形成巨大的對比。因此又“喚醒”了相當一部分國人內心的嚴重自卑情結。

 

然而誰也沒想到的是,隨著中國不斷抓住戰略機遇,國內整體硬實力快速上升,這些當年被西方強大沖擊過心靈的一代人成為了建設國家的主力。在其他領域,清楚中國與國外的差距,反而會凝聚出一種奮起直追的力量和精神。但在文化、宣傳、教育等領域,卻容易滋生上述自卑情緒,且這種自卑往往與媚外相伴而生。而當文化出版、電影發行、傳媒、教育等單位中不少人的思想被這種情緒主宰后,他們也必然會將這種消極情緒通過其掌握的載體顯現,影響社會,特別是年輕人。

 

周小平說,在我國掌握媒體知識話語權的社會人員結構中,相當一部分人是在對西方盲目崇拜中長大的。因此在他們成長為媒體精英后,就會不自覺地陶醉于通過自己掌握的媒體渠道灌輸諸如“中國人劣等、外國人高尚”,“中國制度落后、西方制度文明”等概念。雖然支持這種話題的論點論據基本毫無推敲價值,但媒體精英們卻懂得用溫情的字眼和強烈的視覺沖擊讓受眾接受,從而對國人的思想毒害甚深。對于這部分媒體人來說,他們意識不到問題,反而他們會認為自己是在“解放思想”。

 

在教育領域也是如此。在許多版本的教材中,我們能越來越多地看到許許多多隱晦貶低中國、全面贊美西方的文章,也能看到越來越多的對西方歷史進行過分粉飾、對中國歷史進行教條化貶低的文章。同樣這批從事教育工作的主要人群中,許多也是當初被西方的強大所震驚過的那一撥人,“西方是完美的”這種思想如同思想鋼印一般印在了那一撥人的腦子里,無法抹除。2014年有一篇很火的記者調查文章,題目是《老師,請不要這樣說中國》,在這篇文章里記者對一些教育工作者在課堂上崇洋媚外的無知言論普遍性感到驚訝,在課堂上老師群體普遍存在陳述國外如何好,中國如何差等牢騷,遭到眾多學生的反感聲討,而這樣的事情在中國的學校里并不罕見。 

 

一個在多個國家學習工作過的網友致信周小平稱,能在網絡上大肆污蔑造謠自己國家民族的現象只有在中國的網絡上才能頻繁出現,而在西方世界違反國家法律發表違法言論的人,從政府到民眾都可以將其告上法庭,且會被罰得傾家蕩產。比如在美國煽動黑白人種言論,或在德國宣傳納粹主義等,都有是違法的。任何社會都不可能有絕對自由,只有相對自由。因此所謂西方社會標榜的言論絕對自由,其實是子虛烏有的,是一些中國人自己想當然創造出來的。在美國的facebook你當然有罵中國的自由,但是你卻沒有罵美國的自由。比如facebook上最大的中國愛國者社區,有3萬多中國青年加入了,但這個群在2016年4月被美國政府封殺,理由是有親中反美傾向。

 

此類事件也絕非孤例。2015年美國facebook上出現許多支持“臺獨”的言論,于是一大批中國的90后學生紛紛走上facebook網站,對“臺獨”言論進行駁斥,然而這些駁斥“臺獨”的言論大多慘遭刪除,還有許多中國學生被facebook禁言封號。

 

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單元,然而目前在許多中國的城市家庭教育當中,“出國夢”的泛濫和糾結已然成為常態化現象。許多中國家長一葉障目,在給孩子的未來規劃似乎就只有出國一條路。至于為什么出國,出國將會面臨怎樣的利與弊,這樣的家長則很少能理性看待。

 

譬如許多85后90后留學生回來就說,他們感覺國外有他們的優點,但也不是那么完美。國外和國內一樣,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和國內比起來,海外留學普遍反映國外依然存在對華人的歧視,治安也比國內糟糕,歐洲還處在物價昂貴,人情冷漠,經濟蕭條,宗教沖突等,此外個人的發展機會也很少,因此想要回國。但他們的父母卻著魔般地反對他們回來。父母認為孩子們想要回國是因為在國外“吃不了苦”,而孩子們說國外治安不好則應該是被新聞聯播給“騙”了。上一代人的普遍思想是:“我們當初想出國,但是‘沒本事’沒錢,出不去,所以只好留在中國。如今終于把孩子送出去了,而孩子居然要回國?”

 

而孩子們則反駁,“我為什么要滿足父母毫無意義的崇洋情結而到國外吃這種毫無意義的苦?”還有大一點的孩子抱怨,歷史書中講到的奴化教育,如今卻由自己的父母強加于自己,完全不顧國外的真實情況。兩代人看待中國和外國的心態形成了巨大反差。

 

周小平還提醒道,中國在1965到1985年前后20多年間出生的人當中,相當一部分早已把“中國月亮沒有外國圓”固化在大腦中,西方世界是他們共同的偶像。在社會價值觀、政治制度、經濟秩序、輿論傳播、意識形態、人生觀甚至是國家歸宿感上,這批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的影響,他們當中能堅持以自身文明為軸心的人,比例較少。因此隨著這批人開始成為社會主流的時候,將很可能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價值觀形成沖擊。

 

(3)西方敵對勢力趁火打劫

 

周小平繼續說:“遏制中國發展,是境外敵對勢力的長期戰略,但要遏制中國,他們就需要手里有牌可打。可是當過去幾十年他們常用的工業牌、經濟牌、封鎖牌、禁運牌如今被我們一一收走后,他們就打起了文化牌。應當說他們是非常懂文化的,現在世界上所有文化的制高點幾乎都被西方所掌控,如好萊塢、奧斯卡、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格萊美、諾貝爾、普利策等等在文化制高點吸引了大量中國的文化‘精英’亦步亦趨,西方也向中國推送了大量的文化垃圾。有了互聯網后,西方敵對勢力甚至認為他們不出家門就可以在輿情上影響中國的政治走向和文化導向。”

 

西方人無時無刻不在研判中國,只要對中國有益的事情,他們就大肆批駁,然后把事情攪黃。而對中國有害的事情,他們卻要瘋狂點贊,巴不得我們一錯就錯。而在這種環境下,我國的部分“精英階層”卻樂于為西方反華遏華戰略服務,充當西方敵對勢力的馬前卒,然后從西方獲取酬勞和各種國際大獎,這幾乎成為這些“精英階層”人士雞犬升天的定式。

 

美國文化冷戰的制定者和作戰方案十分先進,當中國以為黑客戰就是網絡戰的時候,美國卻早已把網絡信息戰和文化戰爭作為了國家策略來推動。黑客是最低級的網絡戰,最高級的網絡戰則是僅憑文化力量就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另一個國家的人民,美國長期通過網絡直接針對中華文明的特質和特征定向下毒,以達到操縱輿論甚至是影響政治的目的。

 

在歷史層上:他們通過各種學術以及文藝作品否定中華文明,丑化和抹黑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及社會習俗。在制度層面上:他們通過各種學術以及文藝作品否定中國的政治體制,夸大和放大中國社會有問題的一面,無視中國社會進步的一面。在文化層面上:他們通過各種學術以及文藝作品摧毀中國人的自信心。他們不斷夸大和放大中國人的缺點,無視中國人的優點。同時夸大西方人的優點,無視西方人的缺點。而以上的這幾個層面,每一天都通過他們的學術獎項、研究項目、紀錄片、電影、文藝作品、網絡段子、教材滲透等方式,日復一日,緊鑼密鼓地層層推進,直到把我們的精神大廈徹底蝕空。

 

二:網絡文化戰爭大揭底

 

周小平為我們揭底:真正控制信息傳播的權力核心還不是網站的老板,而是真正管理內容的“網絡潛規則”。

 

網絡內容傳播有一套自己的規則體系。第一層權力結構就是運營總監,比如論壇、貼吧的運營總監掌握幾百萬個BBS社區,權力極大。第二層權力結構就是總監下轄的運營經理,這些經理能夠決定各個貼吧的吧主是誰,這一層權力也很大。第三層權力結構就是吧主,吧主可以掌握封號、發帖、刪帖的權利,也就是直接掌握網民的生殺大權。因此實際上是這些人掌握著中國網絡輿論導向。

 

對敵對勢力而言,他們腐化控制中國官員的成本和風險都比較高,而控制這些具體執行層面網絡權力的真正掌握者,控制一些編輯、經理、程序員就相對容易且安全得多。他們只需要花很少的錢,控制一批內容經理、論壇吧主、網站管理員、代碼編寫人員就可以了。而只要控制了這些人,他們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操縱全中國網民的眼球和意識形態。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經常看到,網上發布有利于中國的消息會被刪掉,而各種反華反民族的帖子卻可存在很久。每天都可以看到在各大新聞客戶端推送的內容下面,原本只要是新聞總是有人支持有人反對,但過不了一會兒支持的言論就被刪掉了,只保留漫罵和反對的意見。可見我們對網絡權力還沒有完全掌握。

 

一個大型社交網絡平臺,每天都要有三四千人的編輯團隊進行內容管理,而敵對勢力只要買通里面的幾個編輯就行了。幾個編輯和技術人員動動指頭,就可以決定網絡輿論的走向。就算萬一事情敗露有人追問起來,他們還可以用:“因為每天要刪許多不良信息,所以應該是不小心刪錯了”這樣的理由來搪塞。

 

產業技術層面,我們覺得大數據很新鮮,那是因為我們目前對大數據的應用還是很欠缺。而西方尤其是美國對大數據的應用已經很成熟。在大數據時代,信息的傳播和封殺可以十分隱蔽而有效。比如說,我們在網上發表了某一篇不利于美國或有利于美國的文章,都可以讓其影響力或大或小,這在技術上完全可以實現。還可以對這篇文章進行屏蔽,并且這種屏蔽還能做到不讓發布者知道:發布內容只在發布者自己的電腦屏幕顯示,而其他廣大網絡受眾卻根本看不到。同時還可以通過采取模糊檢索等技術手段,通過網頁蜘蛛自動搜索到某一篇文章,然后進行自動封殺。

 

大數據的運用還可以讓敵對勢力很好地打造自己的輿論代言人,同時打擊中國的輿論代言人。比如在網絡上一個常常吹噓美國政治制度,貶低中國的大V,你檢索他的名字時,出來的信息一般都是“正面”的。即便你偶然看到了一條關于他的負面信息,系統很快就會在相關頁面給你粘連推薦許多關于他的“正面信息”。所以這些親美網絡輿論大V如有神助,無論他們干了多少壞事,無論你怎么揭露和批判他,系統都會自動地保護他的形象。而反之,如果你是一個在網上常常弘揚正能量,常常宣揚中國的政治體制和文化優勢的“自干五”,那么系統就會針對你進行抹黑。

 

周小平接著說,網絡技術在打造輿論大V的時候可以很隱蔽進行操作,但目前技術的掌控端大多不在我們的手中。比如當年薛蠻子被抓后,你會看到他的微博依然還在并且粉絲數不斷在漲,也就是說,親美的微博博主哪怕一天什么都不干,粉絲都會暴漲好幾萬,反之則幾乎不可能。而我們的“自干五”的微博經營得再好,也不可能快速漲粉。這是個普遍現象。有時,我們還會遭遇隱蔽的技術黑手:即看上去我們微博的粉絲總數沒變,甚至略增長,但網站后臺卻把粉絲當中活躍度較高的人給悄悄取消了,代之以一些沒有活性的“僵尸粉絲”,這便使得正能量微博和交流空間的影響力不斷地消退。就連中共共青團中央的微博也曾就此事展示截圖和網友留言呼吁治理。

 

在網友群體層面,周小平先到了網絡原住民的概念。網絡原住民是指一出生就有互聯網的群體。中國的網絡應用比較晚,與西方的民間網絡應用有很多年差距。而中國的網友主要是40歲以下群體,年齡越大的人使用網絡就越少,這就導致現在中國的網友群體非常年輕,會具備這樣一些特征:對叛逆的東西感興趣,叛逆的情緒會更強;容易關注社會熱點話題,他們優點是有活力,有精力,參與感非常強,弱點是是非判斷力較弱,特別容易被不良信息蒙蔽。從年齡結構上看,70后、80后中國網民的思想更多地偏西方,而90后沒有太明顯的特征。但90后更清楚自己的國家比較強大,他們呈現出對西方文化審慎接受,對民族文化不盲目排斥的特點。但90后目前大多還處于學習階段,傳播自己文化觀的能力和精力很有限,文化積淀還不太夠,離他們對于文化有了系統的理解并輸出自己價值觀的時代還很遙遠。

 

目前網絡上對于文化和輿論的解釋權更多地是集中在大V手中,網友群體親美親西方的會多,再加之傳播權力和產業技術方面存在的問題,當前能夠看清西方或親西方傳播領域殘渣泛起的網民還比較少,愛國的鐵粉也相對較少。但隨著中國人與西方世界接觸的越來越多,發現只有西方攻擊中國的自由,卻毫無對西方體系政權提出不同意見的自由;與美國不同聲音的言論被西方禁止、被刪帖的現象太普遍了,會有越來越多的國人對西方自我標榜的言論自由產生嚴重不信任。

 

三:如何中國軟實力打贏這場文化戰爭?

 

(1)解決歷史層面的問題

 

首先,我們要對中西方歷史溯本清源,要知道歷史背景真相。不真正認清中西方歷史與現實,中國人始終會抬不起頭來,當然大多西方人也會在這樣一種歷史知覺混沌狀態中了此一生。歷史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我們要解決這個問題,重新的梳理,從歷史中找到答案。

 

西方的確在現代科學方面起步早,但不能證明其文化和社會制度就比我們好。歷史上我們在近代以前一直比西方強。周小平還專門研究過西方文藝復興,為什么在14-17世紀會爆發文藝復興運動,他認為是因為這一時期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攻占了歐洲與中國貿易的必經之路,此后很多年,奧斯曼土耳其壟斷和中國的生意,歐洲又打不過奧斯曼土耳其,因此只能選擇走向海洋,希望能打通一個通往中國的海上商路。但這就面臨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當時西方的技術不足以征服海洋。于是在這種生存的壓力下,西方被迫大力發展工業技術,先是發展一切與航海相關的技術,占領殖民地的過程中,又發展一切與掠奪武器相關的技術。攫取從殖民地搶到的金錢物資以后,西方的文藝才開始興盛,西方近代文明體系才逐漸形成。因此,西方文化的興起是地緣強權壓迫的結果,并非其自身文化資質優越所致。而這一時代的中國,相當完善且不斷向前發展的文明體系已經綿延了數千年,足以證明我們在文化上遠超西方的優越性。 

 

因此目前就應該大力在文化社科領域,立項大量的此類課題,組織大量的專家學者還原歷史本來面目,從學術上形成合力,打造屬于我們自己的近代史觀。

 

(2)解決現實層面的問題

 

在一些文化和意識形態相關領域,要大膽啟用那些從內心到行動到工作中時刻旗幟鮮明擁護黨和國家的年輕人。

 

不可否認,由于歷史的原因,中國近幾十年的發展過程確實給某些特定年齡段的國人造成一定心理陰影,這種陰影有來自“文革”的傷害,也有來自于西方當年的強盛所帶給部分人的心理沖擊。這些傷害和沖擊造成了他們自己特有的自卑文化價值觀,期待他們真心誠意出來弘揚正能量多少有點勉為其難。而這個群體30多年前就開始大量供職于文化教育傳媒單位,他們招收提拔的年輕人也必然是符合他們價值觀的人,不是這樣的人要在這樣的單位工作也要把自己變成這樣的人才能生存下來,否則一定會被趕出局。持有這種價值觀的群體在傳媒教育領域已經形成了合力,是很成問題的,并且容易被境外勢力利用,容易成為西方文化的傳聲筒。

 

因此想要改變中國軟實力的疲軟現狀,就得這些領域大量啟用那些沒有心理包袱的年輕人,積極發掘那些在生活中熱愛中華民族且三觀正的青年干部,進行重點培養。然而目前這樣的人在體制內是吃不開的,甚至有些干脆辭職出來自己經營自媒體,我們應當整合這樣的力量。周小平還重點說道:“中共在過去幾十年的執政過程中,的確是犯過一些如文革之類的錯誤,但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和完美的政黨,因此文化學術界和文化教育依然要確立這樣一個方向:即,在經歷了整體文化弱勢的社會發展階段后,我們更需要一次對那個時代的諒解,而不是一次“趙氏孤兒”式的復仇。”

 

(3)應成立XXXXX管理部門

 

縱觀近年來敵對勢力的傳播方式,歷來都是十分隱蔽的,他們赤裸裸的“反華口號”很少,但是其效果卻“出奇地好”。其表現形式很接地氣,例如通過把反華的觀念包裹在吸引眼球的網絡文化產品及媒體報道當中影響中國的受眾,或通過一些渠道將敵對勢力的訴求植入到教材中,讓中國的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中毒。這種轉變形式的反動傳播雖然較為隱蔽,但萬變不離其宗,其基本思路就是變著花樣地丑化中國,鼓噪中國人去做國外附庸。

 

因此,周小平建議要在國家成立XXXXX,它要對涉及XXX的文化和媒體產品進行監督。對電影、教材、網絡輿論進行科學分析。該部門要在涉及XXXX領域擁有否決權,可以協調其他主管部門進行糾正。

 

(4)應師夷之長以制夷

 

在與敵對勢力進行意識形態博弈中,要善于利用反向操作的方法。以對我國家民族有利為出發點并充分進行客觀研判后,我們可將敵對勢力的一些操作手法為我所用。

 

既然敵對勢力可以買通編輯和程序員把網站正能量言論封殺掉,我們也應該用同樣技術手段對付謠言和敵對勢力;敵對勢力把傳播中國優秀文化的網友列入黑名單,我們就把境內外反動網站反動大V列入黑名單;敵對勢力讓愛國博主掉粉,我們的主管部門就應當讓愛國博主漲粉,敵對勢力用大數據技術向中國的網友推送不良信息,我們的系統追索到該源頭以后就向他們反向推送正能量信息。敵對勢力利用大數據推送反華大V的“正面”報道,我們就要利用大數據推送反華大V的負面報道。敵對勢力利用大數據推送愛國者的負面報道,我們就要利用大數據推送愛國者的正面報道。

 

周小平說,有時對手的經驗我們也是可以借鑒的。美國的很多宣傳任務是給民間廣告文化傳播公司來做的,傳播公司更加熟悉市場和受眾口味,會挖空心思讓政府交予的宣傳項目能夠賣個好的“票房”。考察軟實力的實力,很大程度要看受眾市場效果,能夠讓人掏錢購買的文化才有軟實力,靠補貼讓人接觸的文化基本算不上什么軟實力。

 

其實每一年中國在傳播上投入的資金都很多,而真正能夠拿到這些錢的好企業卻很少,而且手續繁瑣,花很多精力也許還拿不到多少錢,而且受到利益驅動,不少資金在層層下撥中并沒有用對地方,或沒有用到真正能搞好正能量宣傳的單位,有的單位拿出個應付差事的東西來,也遠遠無法達到宣傳的效果。在產業支持方面,周小平認為應當有高度集權于中央的一套特別的財政體系用于支持正能量的傳播,由中央有關部門來審批各種支持的資金發放,因為只有中央不想拿這個來賺錢,而這種權力的層層下放中卻容易滋生腐敗,或拿這個錢用作產生傳播正能量以外的經濟效益。周小平補充說,美國的軟實力的強大就與國家直管文化事業有關,美國的好萊塢和有影響的傳媒企業都是與美中情局有對接關系的。

 

(5)凈化網絡權利層和從業隊伍

 

網站有刪帖或推薦權力的編輯、程序員應該采用實名制上崗,網友帖子或評論被刪應該顯示由某號責任編輯操作,將這些權力掌握者暴露在陽光下。一旦某個編號的編輯經常刪除正能量的帖子或總是不刪除負能量的帖子,那么這樣的人就不符合從業資格,應該被列入網絡媒體行業的黑名單。而一些主動刪除負能量帖子,或在正能量宣傳上有進取心的從業者,我們要好好培養,讓他們有更好的事業發展前景。對于各種網絡平臺空間,要對正能量信息的傳播和負能量信息禁絕有硬性的要求,并嚴格執行。這樣一來網絡空間自然會凈化。

 

此外,如果某個網頁上經常把負能量的帖子上到顯眼的位置,而把正能量的信息放在犄角旮旯,那么管理這個頁面的編輯和吧主也應當受到批評和警示。

 

周小平在第一屆烏鎮互聯網大會就提出,這種買通網絡編輯的行為也是商業行賄,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網站應該積極推進網絡編輯實名制,后臺操作可見制,讓權力在陽光下運作。一旦有明顯的違規行為,有關部門就可以根據前臺顯示的操作記錄進行偵察。

 

(6)要開創成功的中國文化產品經營之道

 

周小平有一個觀點是,文化產品必須贏得市場。當前,我國的文化市場和創作團隊還缺乏比較市場化的運作手筆,西方的文化產品經常讓年輕人自愿掏錢排著隊看,而我們的文化產品送上門年輕人還不愛看。未來我們要讓人家哭著喊來買中國的文化我們才算成功。像某些學院那樣倒貼錢讓外國人來接受中國的文化是絕對行不通的。

 

貼錢的文化傳播路線是走不長的,而是要把中國文化拆分融入各個產品當中銷售出去,才是正道。比如美國文化在傳播時,就不是辦什么“華盛頓學院”,而是在中國開英語培訓班、開星巴克,上映電影大片等等,這些美國的文化產品都是掙錢的,每個掏錢購買者都會成為美國文化的堅定擁護者。——這種差別,能從一個側面看到我們面臨的文化劣勢現狀。

 

所以我們應該把中國文化形態細化拆分后以產業方式來經營,中國人既是生產文化的天才也是商業運作的奇才。今天全世界幾乎所有重要的行業,都不乏中國人身影,所以在文化行業也應如此。今天這些只有西方人擅長的軟實力領域只要中國人認真去做,也必然會很快超過他們,電子商務和中國工業就是很好的證例。因此,只要我們堅定了在國內外提升軟實力的大方向,把準了文化與市場銜接的脈絡,確定好文化傳播的指標,找準市場利益點,假以時日,中國的文化行業也定能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兩條戰線上取得成功。另外中國的文化產品也要加強與其他產品經濟的融合共同走出中國走向全世界。

 

(7)正能量宣傳要更專業化

 

我們弘揚正能量也要有順應網絡環境的打法。例如針對敵對勢力的造謠中傷。我們不一定要把弘揚正能量的愛國網友推到前排,完全可以組織打造一批“馬甲”出來,讓敵對勢力無可攻擊。就像我們宣傳雷鋒容易被抹黑一樣。但西方在打造道德偶像的時候用超人和蜘蛛俠就很難被抹黑,因為這些道德偶像是虛擬的,創造這些虛擬偶像的是一個熟悉網路傳播規律的強大內容運營團隊。

 

因此我們在文化領域就是要用戰爭思維來對抗。基于美國對華文化霸權現狀,當前中國要在文化領域適時的反擊,像抗美援朝一樣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并且一定要打得敵對勢力受不,把他們打上談判桌,打得他們也守規矩為止。“軍隊不能爭取到的就不能指望外交官能夠拿回來。”周小平還給記者講了這么一個案例,在汶川地震時,周小平等網友制作了一批中美軍隊不同的救災行動圖片對比,傳播到美國的網站上去之后,引起了轟動。通過照片對比美國網友可以直觀地看到,在中國汶川地震期間展現了中國政府和軍隊巨大的救援投入。而美國新奧爾良颶風之后,除了少數消防員外,政府和軍隊基本上沒有什么作為。

 

雖然后來這條對比圖片很快在美國被刪除,但它在一段時間對美國網民造成的影響不可小視。因此我們應當成立相關的職業機構,積極啟用思想好、具有前沿傳播意識技能的人,應用強有力而不間斷地網絡文化輿論戰略戰術向給我們制造麻煩的敵對空間發起文化進攻。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是遏制敵對勢力和一些別有用心國家的信息恐怖、信息霸權,維護中國文化主權的明智之舉。這種進攻的目的不是要抹黑某些國家,而是要通過這種方式達到一種戰略平衡,迫使信息霸權主義真正坐到“文化停戰”的談判席上來。

責任編輯:昆侖俠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