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嚴格控制P2P公司發展是不是意味著保守?重慶的互聯網+金融戰略將怎樣推進?坊間冠以“金融市長”頭銜的重慶市長黃奇帆近期在馬上消費金融公司上線儀式上對此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述和釋疑。黃奇帆表示,嚴格控制P2P的野蠻生長并不意味著保守。重慶將把互聯網金融當作一件很大的事情、但又一定是符合金融原理的、規范的業務來健康的推進。以下為根據黃奇帆市長講話錄音的整理稿,可能存在一定的瑕疵。本文稿未經黃奇帆本人審閱。
以下為講話實錄(根據錄音整理)
前面已經開業的消費金融公司都是銀行、商店和商業集團相結合的公司,都是線下消費金融類的公司。而我們這一塊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消費金融類公司,所以我先對這個公司的誕生表示衷心的祝賀!
消費是拉動經濟的一個主導力量,在全世界范圍內,“三駕馬車”中的消費占GDP的比重對于經濟的拉動在70%左右。我們國家目前還相對較低,大約是40%,投資的比重較大,以前出口的比重也比較大,這幾年逐漸下滑。所以我們國家大的一塊還是靠投資拉動,消費僅占40%。我們國家的消費有個特征:口袋里有多少錢就買多少貨,現貨買賣,基本不透支。消費透支、透支消費在全球、全世界這100年只有金融才允許透支,所以這個透支型的消費金融一共有三類:
1.個人貸款。比如說我買房子,按揭貸款,支付30萬、按揭70萬。這是20年前中國才剛剛開始普遍的推開按揭貸款,這是個人貸款型。再比如:買汽車透支。這是10年以前在中國推出的,比如買一輛汽車要10萬,自付2萬、貸款8萬等等的方式,于是汽車金融公司開始產生。總之,個人貸款按揭性質的金融是一種性質的消費金融。
2.信用卡。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張信用卡,你可以在里面存錢并且可以透支,但它有一個透支額度。這一塊中國的發展不算很好,從2000年到2015年這15年間,中國唯一的銀行卡清算組織只有銀聯。銀聯發展了近20年,整個發了4億多張卡。中國有13-14億人口,按美國的概念:他們2億左右的人差不多有10億張卡。如果按此推算,中國13億人口應該有50億張卡。我們姑且不按美國的標準計算,即使每個人僅有3-4張信用卡,我們現在的信用卡也還有3-4倍的空間,這個情況也是方興未艾。
3.線上線下的消費金融公司。這個在我國目前基本是一片空白,其實它和信用卡消費、個人貸款性質都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它又不同于信用卡和按揭貸款,按揭貸款是個大街,這個消費雞零狗碎,每天消費買小東西涉及方方面面,不固定、不定時。這是明顯不同之處,只是它是允許透支的。與信用卡的相同在于它們都可以透支,但不同的是它不需要像信用卡一樣每個月都要清欠。當然他也有一定的額度,一般在20萬元以內。也它不需要你用房子、車子作為抵押而變成一種抵押貸款模式,它是根據你在線上消費的大數據記錄、線下的家庭背景調查來給你一個透支的額度。總體而言,我們這個業務的展開對所有投資股東來說都是有好處的。
第一,參與我們這個金融公司的股東不是隨便組合的,這些股東既可以參與分紅,更可貴的是可以分享企業擴張給自己的專業帶來的好處。剛才何謙作為大股東的代表作了發言,他是重慶百貨集團的董事長,重慶商社一年營業額600億人民幣,在中西部所有百貨集團排名第一位、在全國排在前五位。那么這樣的公司,如果它完全依靠實物消費、現手買賣、有多少錢買多少貨沒有透支的話,那么消費的刺激性增長性會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消費金融公司跟他掛上了勾,凡是重百的體系都可以透支,按照常理這樣經營的話重百的商店營業額會相對提升,他是受益者。
第二,我們重慶銀行將會成為我們馬上金融消費公司的結算行,那么消費過程大量的現金流、周轉。實際上,銀行跟著資金流、跟著結算流迎風而走,對重慶商業銀行走向全國、加快發展也是非常好的利好。我相信今天公布以后,重慶銀行在香港上市的股價都會有較好的反應。
第三,對于重慶的互聯網金融業來說也是一種促進,它使得互聯網和金融業、互聯網+和金融相結合。我們以前做過這樣的比喻:金融業與互聯網的結合就好比一家銀行裝了電話,通了電話的銀行肯定是比沒有通電話的銀行業務發展快;率先把互聯網技術運用到金融行業的單位肯定是比那些技術相對落后的單位發展快。把互聯網進入到傳統金融機構,金融機構一定會發展更快,這是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互聯網+傳統金融機構性質又有所不同,它改變了一定的商務模式、營銷模式、經營的模式。但改變歸改變,金融業務本質就是“講信用、講杠桿比、講整個為實體經濟服務”這三個概念是不能顛覆的,因為金融就是信用、信用、信用。信用就有杠桿比,沒有杠桿比用不著信用。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不需要太多的信用。有杠桿了、有透支了有1:3、1:5杠桿比了才需要有信用,有了信用當然就有抵押。抵押物如果泡湯,那就有風險了。所以“信用、杠桿、風險”是搞金融不能違背的。無論是線上金融、線下金融、還是傳統金融、互聯網金融,總之,這三個要件“講信用、控制風險、有一定的杠桿比”都是必須遵守的,管好三個概念。總之這是互聯網+金融必須掌握的原則,這個原則跟傳統金融掌握的原則是一樣的。我經常會把P2P給批判一通。原因是什么呢?P2P本身不該被批判`,因為它也是互聯網+金融時代的一個新生事物。一個“P”指千千萬萬各方面的網民,另一個”P”就是想要融資的、借錢的網民。P2P這樣的平臺它自己本身不做任何交易,它只是一個通道,就像開了一個賭場,里面是賭民和賭民自己在打撲克牌,它只提供一副牌和一個桌子。通過網絡,想在網上借錢的網民與手里有錢并且愿意借錢的人溝通好了,但缺一個交易的平臺,于是P2P出現了。因為是這樣一種原理,所以它還是很穩健的。英國在90年代最先成立P2P公司,然而20年過去了,英國的P2P公司沒超過10家。10年以后美國也應用了這個技術,然而到現在美國的公司也沒有超過10家。我講這個是想說明一個問題就是這個東西有概念、可以運轉,但市場規模也不大,有它內在的約束性。而我們國家為什么一年多兩年時間全國范圍有2000個P2P公司呢?它們都是些什么性質的P2P呢?那就是形似而神不似。真正意義上的P2P公司是這樣的:比如說這家P2P公司向20位網民集資2000萬,那么這些網民不是直接把錢借給其他網民而是交給P2P公司,由P2P自己打點尋找到三個五個公司,把2000萬借走了。這個時候的P2P公司就和一家金融機構銀行差不多。但是金融機構借錢,萬一借錢的人壞帳了怎么辦,那就要有壞帳準備金;萬一借錢給你的人現在突然要用錢,你怎么樣把已經借給客戶的錢拿回來還給他,這個時候你要有存款準備金。如果你沒有這些概念,只是把錢借出去,順風順水的時候好像大家都要發財了,而且放出去的是高利貸。如果一倒霉稍微出點問題就可能引發破產。客戶這邊貸款者壞帳也會出問題、借你錢的人要錢也會出問題、管理者如果心存歹意卷錢而走,變成跑路公司也會出問題。誰在監管、誰能監管、怎么監管?工商局就這么隨意登記讓他們像蝗蟲一樣生長,對老百姓極度的不負責。所以在重慶我一講到這個事就強調,必須嚴格控制、不許搞砸。但這樣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是保守的呢?不是,我們全身心的、全力的支持互聯網+金融,也支持金融機構互聯網化。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今天這個線上、線下消費金融公司的成立就是對互聯網+金融的一種支持。因為它是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游戲規則、銀監會批準的創新的金融機構。
第四,今天成立的這個消費公司也將會給重慶的金融業發展帶來三方面積極意義:
1.給重慶的金融體系又增加了一個金融牌照。我們有一個目標:重慶的金融發展希望形成一個全牌照的金融體系。所謂“全牌照”就是“一行三會”,每年要推出多少種各種類型的金融業務、金融許可、金融牌照。我們就應該創造條件滿足這些牌照運行的外部環境,使得一行三會允許、支持重慶發展這些業務,與時俱進的成為西部金融中心。我們國家的金融發展、改革開放這30多年發展是相當難的,從一開始只有商業銀行一種類型,到90年代較快發展起證券市場、資本市場以及保險公司(包括一般的保險公司、信用的保險公司、支持出口信貸的保險公司)。新世紀以來,我們出現了影子銀行系統,這是貶義的叫法。褒義的叫法是普惠金融系統。總之是除銀行貸款之外的金融機構,包括信托,信托在2000年左右,全國只有一萬億資產,現在到了10幾萬億,其他像租賃公司、小貸公司、汽車金融公司、財務公司等等諸如此類的公司,國家這10幾年,這些非銀行的金融機構每年都新開發有幾種,業務管理能力到位后推出。重慶有幾家這樣的公司每年都爭取一些這種牌照。應該說重慶在整個中西部地區這種牌照是比較多的。我們現在有1200個金融機構,就是各種牌照的公司。比如說,小貸公司我們就有200多個,擔保公司也有200多個、各種租賃公司、財務公司應有盡有。去年國家新推出了12種金融牌照,我們基本爭取了12塊牌照。這12塊牌照,馬上消費金融公司就是其中一塊。我們去年還獲得了兩塊保險公司的牌照、我們還有一些金融租賃的牌照。我講這段就是想要和大家說明,取得這些牌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獲得一塊牌照對于中央來說是給了你一塊牌照、給了你一種業務的支持,對地方來說,實際上是地方金融系統改革開放的一個成果。特別是這些牌照以前都沒有過,是一種全新的業務,那就要有改革、創新、金融業務創新的意識。每個牌照都是有含金量的,少則幾千萬多則幾億甚至幾十億的含金量。所以爭取到牌照有時候也是金融效益提高的一種資源。比如說租賃公司,我們全國有1500個商業租賃公司,全部租賃公司業務量是1萬5千億。那么人民銀行批的、也是銀監會批的金融租賃公司總共27塊牌照,這27塊牌照形成的租賃業務也是1萬5千億。這意思說明含金量是不一樣的,一塊租賃牌照可以放大,可以由10億放大到100億的業務,你如果是商業租賃,那基本是有多少錢干多少事,當然也可以去融資。金融的各種牌照非常值錢,要珍惜。所以今天我們拿到了這塊牌照,也許以后還有第二、第三、第五塊消費金融的牌照。
2.它當然也支持了重慶的普惠金融體系,因為所有的非銀行證券市場之外的、保險系統以外的那些金融體系都屬于普惠金融體系,為中小企業、為老百姓服務。所以這一塊上去以后,將為重慶的基層、社會提供方便。
3.自然推動了重慶互聯網+金融這個體系的發展。我認為重慶的互聯網+金融體系的發展,線上消費類金融公司的發展是一大塊,信用卡公司的發展也是一大塊,我們會努力爭取在重慶有信用卡的發卡和信用卡的結算的這樣的公司的誕生。這也是和互聯網+聯系在一起的。此外,互聯網+金融還包括我們互聯網業務中跨境電子商務的各種金融結算,那也絕對是互聯網體系中的金融體系。而且這塊體系,不僅是做跨境電子商務的金融結算,還應該可以做國內到國外、亞洲到歐洲、歐洲到美洲等這些成千上萬的企業通過互聯網消費、貿易、用互聯網的金融進行結算。這個結算沒有地理位置之分,在重慶只要做得了這個業務就有穿透性、輻射性、集聚性。總之我們會把互聯網金融當作一件很大的事情、但又一定是符合金融原理的、規范的業務來健康的推進。
希望我們“馬上消費金融公司”的誕生為我們重慶的發展帶來好兆頭;也祝愿“馬上消費金融公司”在全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能實現他們自己的夢想,就是1000億元資產的公司!謝謝大家!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