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著名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榮譽一級教授胡鈞先生在紀念《資本論》第一卷出版15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發言
以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為指導,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胡鈞教授在紀念《資本論》第一卷出版15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
(根據錄音整理)
我今天就怎么利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做指導,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談一些個人看法,這些都是個人看法,希望大家批評!
說到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大家都想到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作指導,當然也有一些個別意見,可以從雜志上看到。有人提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有兩個理論來源:一個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一個是西方經濟學。這種看法的根據在哪兒呢?為什么西方經濟學成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指導思想呢?現在中國搞市場經濟了,搞市場經濟,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就指導不了了,就要選擇西方經濟學。
我覺得這個看法都不一定能成立。我們搞的市場經濟恰恰不是在西方經濟學的指導下完成的,而是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指導下完成的。這個問題很早就提出來了,特別是吳敬璉同志,他寫了一篇文章,說鄧小平同志提出搞市場經濟,主要是學習了西方經濟學,學習了薩繆爾森的經濟學。這個看法是錯誤的,因為按西方經濟學的理論,根本就不存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亞當·斯密開始,到現在西方經濟學,一以貫之的觀點就是,市場經濟等于資本主義。那樣的話就不可能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們提出社會主義可以搞市場經濟,恰恰是否定了西方經濟學市場經濟等于資本主義的觀點。鄧小平首先提出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既然它不等于資本主義,那他就是我們利用的方法和手段。作為手段和方法,資本主義可以用,社會主義條件下也可用。所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與西方經濟學是相對立的。只有否定了西方經濟學,才能提出社會主義條件下搞市場經濟。我們現在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要把西方經濟學作為理論來源這個恐怕不一定合適。這一定要深入的討論。
接下來我就談談,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主線。應當怎么考慮,有兩個問題必須明確:一個什么是特色社會主義?對于什么是特色社會主義不清楚,就談不上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第二個問題,什么是政治經濟學?我提出我的看法,這個看法不一定是對的。有的同志提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它的主線依然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這個提法我有點兒不太想得通,為什么呢?因為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是我們整個經濟建設的根本任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任務,這是很正確的。“服務于發展生產力”這個提法淡了一些,因為所有經濟學科的任務都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我們人民大學有工業經濟、農業經濟、商業經濟、企業管理,還有財政學、金融學,都是經濟科學。經濟學統一的任務都是為了國家的生產力發展,那么,你政治經濟學從什么角度來幫助生產力的發展,這應當是我們的主題。生產力自己不能獨立發展,它必須在一定生產關系推動下才能發展,你把生產力當作主線就掩蓋了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的特點。政治經濟學從什么角度來推動生產力發展這一點就表現不出來了。所以,我就談一談,政治經濟學是從什么角度來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的。
《資本論》是研究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學。有人說,《資本論》是服務于革命的,所以,就質疑它推動建設這個任務。習近平提出學習政治經濟學,要為社會主義經濟實踐服務。這就提出一個問題,我們的經濟建設要不要《資本論》來做指導?對政治經濟學的看法必須要端正,這是我們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前提。那么,政治經濟學是不是就是服務于革命的?這是不對的。亞當·斯密建立了政治經濟學,他是我們政治經濟學的開創者和科學建立者。那么,他是研究什么的?他的任務肯定是服務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服務于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發展,他的任務不是革命,而是搞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怎么樣來搞經濟發展呢?我們看他的全部著作,他在著作中對生產力本身講得很少,一開始講分工提高勞動生產率,最后全部力量集中在研究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體系。為什么他的任務是國民財富的增長,是富國裕民?為什么他的他把全部的力量集中在對生產關系的研究上?就因為他看到了,建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是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國民財富增長的最有力量的社會制度。所以,他才把力量集中在關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體系的研究上。他這個理解是完全正確的。因為提高勞動生產率,首先考慮分工,分工可以把勞動生產率提高上千倍。但是,要想有分工,必須把人聚集到一塊兒建立社會化的勞動過程。怎么樣才能建立這樣的一個過程呢?唯有建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資本家把人集中在企業里,然后進行內部分工。這一點亞當·斯密講得很清楚,只有建立雇傭勞動關系,才能有更高的勞動生產率。亞當·斯密政治經濟學的構建首先在這一點,他發現了這么一點——就是一個社會的生產關系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最決定性的力量。他因此創建了政治經濟學,正是在他的這種思想的引導下,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共產黨宣言》里面講到了資產階級在它不到100年的統治中比以前一切時代創造的生產力的總和還要多、還要大,原因在哪里?就在資產階級統治秩序的建立。緊接著這段話的下面,馬克思說,“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資產階級的所有制關系,這個曾經用來創造了如此龐大的生產資料和交換手段的現代資產階級社會......”所以,馬克思很清楚,這些都是由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創造的,這種概括符合實際,馬克思完全給予了肯定,馬克思對他的肯定可以從《資本論》中得到證明。《資本論》就是循著亞當·斯密的體系和科學思想發展起來的,馬克思完全繼承了這一點,把生產關系作為了主要的研究對象。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論述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怎么樣一步一步地促進生產力發展的,生產力是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下推動的?!顿Y本論》的全部內容和主要內容也是這個,所以,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主線就是發展生產力說明不了它的特點??纯础秶徽摗泛汀顿Y本論》是怎么闡述生產關系推動生產力發展的,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指導,是不是應該貫穿這樣的思想,資本運行體系為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也提供了一個可參考的樣板。《資本論》研究的是資本主義,我們是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但是《資本論》從理論方法上給我們提供了基本的指導思想。我們把資本主義的私人資本換成社會主義的公有制,看社會主義公有制怎么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資本論》的體系大家也都應該很清楚,生產力的發展脈絡很清楚,首先價值轉化為剩余價值,這種生產關系恰恰對生產力的發展最具有決定性作用,就是把生產價值的關系發展成為生產剩余價值的關系,對剩余價值的追求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生產力發展的根本動力。沒有這一點就沒有資本主義生產力的快速發展,《資本論》第三卷講了利潤率平均化,這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一個重大的發展。從直接追求剩余價值到追求平均利潤,這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中的一個重大發展。假如每一個企業都占有自己生產的剩余價值,這種生產關系后來越來越阻礙生產力的發展,為什么呢?因為資本的有機構成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在提高,如果每個企業只是占有自己創造的剩余價值,那么這個企業就沒法發展了,因為資本家都不愿意改進技術。一改進技術,資本有機構成就提高了,資本有機構成提高了,利潤就下降了。這樣哪個資本家愿意追加投資啊?所以,這種生產關系必須變革,必須按照平均利潤來取得利潤,每個資本家都按照自己投入的資本量來分取利潤,這種關系建立大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資本家有了投資的積極性,就把大把大把的資本投資進去,我們將來要寫出這樣一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講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怎樣建立、怎樣推動生產力一步一步向前發展?我們按照這樣的方法和體系創造這樣一本,這樣的政治經濟學就可以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在理論上給我們提出的要求,把政治經濟學發展成為指導中國經濟實踐的一門科學。這是我談的第一個方面,不一定對,供大家討論。
我在下面談另一個看法,就是關于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政治經學建立的主線的看法。這個看法本身也反映了現實,因為改革開放,我們建立的是市場經濟,但以此為主線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合不合適有點疑問?!顿Y本論》的主線是什么?是剩余價值生產,假如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作為主線,對比一下,也不太合適。從《資本論》的基本理論來看,這樣看待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的關系是不正確的、是不符合資本主義基本理論的。第一,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顿Y本論》第一篇講商品和貨幣,這里沒有資本主義,是一般商品關系,與資本主義根本不同。然后,貨幣轉化為資本,這個貨幣不等于資本,但還要轉化為資本,這里有質的變化。從價值生產到剩余價值生產,這是一個本質的變化。價值生產是商品關系,剩余價值生產是資本主義關系,這是兩種根本不同的關系,不能攪和在一起。所以,在馬克思看來,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而且是對立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只有消滅了一般商品關系,它才能成立。那么,資本主義與市場經濟是什么關系呢?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利用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的是交換關系,平等交換不是資本主義關系,本身只是市場上的等價交換,資本主義的交換恰恰不是等價交換,而是占有剩余勞動的交換關系。所以這兩個關系不是自然而然的,是對立的。那么,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是什么關系呢?市場經濟是一種表面現象,是形式,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講的是實質內容。這種表面現象還掩蓋了資本主義的本質,所以,社會主義條件下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的關系也應該按照馬克思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來思考問題。我們怎么來看待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市場經濟的關系,把市場經濟當成社會主義來看是錯誤的。社會主義的本質和生產的目的是什么?是以人民為中心,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是最大限度滿足人們的需要。市場經濟的本質是什么?是商品關系,是價值生產,這兩者不能等同,不能自然地融合成一個東西。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主線就應該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應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主線。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也有這種情況,市場是手段、是表象,鄧小平在提出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時候非常強調這一點,市場經濟是手段,是方法,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這個思想完全是根據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思想發展出來的。現在卻極少人講市場經濟是手段,這個不講了,為什么?好像這樣講就否定了市場經濟的作用。馬克思認為,市場經濟并不構成一定社會制度的本質,資本主義制度下不能,社會主義制度下更不能。這一點來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不能構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主線。
還有一點,我要強調一下。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建設,不要偏向搞經濟運行、競爭層面的研究。馬克思《資本論》不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的運行方式,還是像《資本論》那樣,揭示經濟發展規律本身,而不是具體的運行機制,不要把政治經濟學導向應用經濟學,我們還是要依據《資本論》給我們提供的基本路子和基本方法去做。
?。▉碓矗豪霾呔W,根據來稿編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