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后,中國就形成了兩個漢語的語言體系。一個是在毛主席領導下形成發展起來的大陸的漢語語言體系,一個是被蔣介石帶到臺灣去的所謂的“中華民國”的漢語語言體系。但這兩個漢語的語言體系并不是平等并列的,而是有高下之分的。首先,雙方的領導者及領導者群體的高下之分是顯而易見的,無論是學識、智慧、胸襟、格局、氣度都遠不在同一條水平線上;另外,在敗退臺灣前,與毛主席及領導群體相比,即便蔣介石那幫人相差幾籌,好歹還有大陸的上下五千年、縱橫八萬里的強大的氣場支撐著。而到了臺灣后,那樣一塊彈丸之地只能使這個“中華民國”的語言體系越變格局越小,越變越低下。這可以從生活在這個語言體系中的人物的表現得到印證,最好的例子就是臺灣當今的政治人物,不管是國民黨的還是民進黨的,他們競選時在公開場合所表現出的猥瑣、下作就可說明一切。陳水扁抱著他的瘸老婆竄來竄去令人作嘔,但這種拙劣的政治表演卻在臺灣贏得了廣泛的同情。這也說明了在這個語言體系下民眾整體判斷、鑒別能力的低下。
所有的音樂作品都由七個音符的不同的排列組合構成,但有些排列組合是經典,有些排列組合則是垃圾。而改動幾個音符,就可能破壞整個音樂作品。語言體系也一樣。
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也對語言的使用有過論述:“各種各樣庸俗民族主義的、小資產階級的辭句損害了綱領的表達效果。”所使用的語言和語言所要表達的內容是密不可分的。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
但近十幾年來出現了令人擔憂的現象,大陸的語言體系正不斷被臺灣的語言體系所侵蝕,大陸的語言體系里的詞匯正在大量地被來自臺灣的詞匯所取代。為什么會發生這種舍高就低,舍本逐末的現象呢?一定是有強大的勢力在暗中推動。人們普遍認為中國共產黨內有戈爾巴喬夫,那么黨內是否有李登輝呢?李登輝身為國民黨黨主席時,幫助民進黨打倒了國民黨,中國共產黨內是否有身居高位者,想幫助國民黨來打倒中國共產黨呢?種種跡象表明有這樣的人!因為這些人所做的兩岸統一工作并不是依托大陸收復臺灣,而是在幫助臺灣反攻大陸。使大陸語言臺灣化就是其重要步驟之一。因為真正的統一是文化的統一、思想的統一,語言則是文化的基因。
以下從幾方面列舉一些具體的例子:
一、大陸語言體系中的詞匯直接被取代:
大陸說“思想、觀念、思路、想法”,這些都被一個來自臺灣的詞匯所取代,這個詞叫“理念”;大陸說“隊伍、團體、整體、班子、集體”,這些都被一個來自臺灣的詞匯所取代,這個詞叫“團隊”;大陸說“精確”,臺灣說“精準”,“精準”已基本將“精確”所取代;大陸說“考慮”,臺灣說“考量”,“考量”已基本將“考慮”所取代;大陸說“研制”,臺灣說“研發”,“研發”已基本將“研制”所取代;大陸說“交流、呼應”,臺灣說“互動”,“互動”已基本將“交流、呼應”所取代;大陸說“信息”,臺灣說“訊息”,“訊息”已基本將“信息”所取代;大陸說“反擊、回擊”,臺灣說“反制”,“反制”已基本將“反擊、回擊”所取代;大陸說“掌握”,臺灣說“掌控”,“掌控”已基本將“掌握”所取代;大陸說“操縱”,臺灣說“操控”,“操控”已基本將“操縱”所取代;大陸說“管理”、或“控制”,臺灣說“管控”,“管控”已基本將“管理”和“控制”所取代;大陸說“把握”,臺灣說“把控”,“把控”已基本將“把握”所取代(請注意,表達這類含義的詞匯,臺灣總是反復使用一個字“控”); 大陸說“充滿信心”,臺灣說“信心滿滿”,“信心滿滿”已基本將“充滿信心”所取代;大陸說“關注”,臺灣說“關切”,“關切”已基本將“關注”所取代;大陸說“渠道”,臺灣說“管道”,“管道”已基本將“渠道”所取代;大陸說“吸引目光”,臺灣說“吸引眼球”,“吸引眼球”已基本將“吸引目光”所取代;大陸說“奮斗”,臺灣說“打拼”,“打拼”已基本將“奮斗”所取代;大陸說“振奮”,臺灣說“提振”,“提振”已基本將“振奮”所取代;大陸說“理清”,臺灣說“厘清”,“厘清”已基本將“理清”所取代;大陸說“支持”,臺灣說“挺”,“挺”已基本將“支持”所取代;大陸說“作弊”,臺灣說“出老千”,“出老千”已基本將“作弊”所取代;大陸說“露餡”,臺灣說“穿幫”,“穿幫”已將“露餡”所取代;大陸說“一輛汽車”,臺灣說“一臺汽車”,“一臺汽車”已基本將“一輛汽車”所取代;大陸說“競爭、較量”,臺灣說“PK(Play to Kill,這是臺灣在一種完全奴性心態下造出來的一個雜種詞匯)”,“PK”已基本將“競爭、較量”所取代;大陸說“憧憬、前景”,臺灣說“愿景”,“愿景”已將“憧憬、前景”所取代;另外,“擔當”一詞在大陸語言體系中是動詞,在臺灣語言體系中是名詞,大陸現在已將其臺灣化,即名詞化;……(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二、大陸語言體系中的詞匯被來自港臺的轉基因詞匯(殖民詞匯)取代:
更嚴重的是,港臺地區因長期遭受殖民統治,出現了一大批是漢字但不是漢語的殖民語言。現在這些殖民語言也大量涌入大陸。如“巴士”,這是英文單詞“Bus”的漢字表音,與這兩個漢字的本意毫無關系;如“派對”,這是英文單詞“Party”的漢字表音,與這兩個漢字的本意毫無關系;如“粉絲”,這是英文單詞“Fans”的漢字表音,與這兩個漢字的本意毫無關系;如現在大量使用的“秀”,這里的“秀”是英文單詞“Show”的漢字表音,與這個漢字的本意毫無關系,如“脫口秀”,這是英文詞組“Talk Show”的漢字表音,與這幾個漢字的本意毫無關系;但現在已是這“秀”、那“秀”滿天飛、“秀”這、”秀”那滿天飛了;大陸說“做戲”(這也是正統漢語的說法)、或“表演”,臺灣說“作秀(Show)”,“作秀(Show)”已將“做戲”、“表演”所取代;大陸說“怎樣怎樣就可以了”,臺灣說“怎樣怎樣就OK了”。“怎樣怎樣就OK了”已將“怎樣怎樣就可以了”所取代。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NG(重拍)、威亞(Wire鋼絲)、擺POSE(姿勢)等等)。這實際上就是語言的轉基因,而這些詞匯就是轉基因詞匯。毛澤東時代是絕對不允許這種情況發生的。為了維護漢語的純潔性,任何外來語都要根據其實際所指翻譯成相應的漢語。“Bus”翻譯成“大客車、大轎車”;“Party”翻譯成“聚會”;“Show”翻譯成“節目、表演、展示”;‘Talk Show”翻譯成“談話節目”;“Fans”翻譯成“某迷(歌迷、影迷、樂迷、球迷等)”,或“崇拜者”,或直接翻譯成對應的純正漢語“擁躉”等等。
三、譯名的臺灣化:
“Morgan Stanley”大陸翻譯為“摩根.斯坦利”,臺灣翻譯為“摩根.史丹利”, “摩根.史丹利”已基本將“摩根.斯坦利”所取代;“Greenwich” 大陸翻譯為“格林威治”,臺灣翻譯為“格林尼治” “格林尼治”已基本將“格林威治”所取代;“Amazon”大陸翻譯為“亞馬遜”, 臺灣翻譯為“亞馬孫”, “亞馬孫”已將“亞馬遜”所取代;“Rolls-Royce”大陸翻譯為“羅爾斯·羅伊斯”, 臺灣翻譯為“勞斯.萊斯”, “勞斯.萊斯”已將“羅爾斯·羅伊斯”所取代;“Facebook”大陸翻譯為“臉譜”,臺灣翻譯為“臉書”, “臉書”已將“臉譜”所取代;……
四、低級庸俗的垃圾詞匯:
近些年來涌入的還有許多嗲聲嗲氣的、低級娛樂化的臺灣詞匯,如:雷人,抓狂,賣萌,拉風,搏出位,發聲,嗆聲,大佬,狗狗等等。推動大陸語言臺灣化的人在離任前,還迫不及待地將許多低級庸俗的臺灣詞匯寫進了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
五、從娃娃抓起:
另外,他們還使用了陰毒的一招——從娃娃抓起:國外的一些經典動畫片,如“米老鼠和唐老鴨”、“貓和老鼠”等,大陸都有非常優秀的翻譯和配音,但這些都被棄之不用,轉而電視臺播放的都是嗲聲嗲氣的臺灣版的翻譯和配音。
六、解放軍軍服國民黨化:
還有一個現象,那就是解放軍的軍服越改越像國民黨。如果任由現在這種情況發展下去的話,總有一天“淮海戰役”會被“徐蚌會戰”這種說法所取代,“解放”也會被“淪陷”這種說法所取代。
在娛樂至死的氛圍中,港臺語言已完全娛樂化、低級化、庸俗化。如若不加警惕和抵制,大陸的語言體系必將在潛移默化中陷落。到時,高貴美麗的漢語也終將全面被娛樂化、低級化、庸俗化。在這種語言氛圍中,我們的民族也勢必走向低級和庸俗。對此,人們應給予充分的警惕和重視。
后記:南京旅游局已將“淮海戰役”改為“徐蚌會戰”,說是要照顧臺灣游客的感受。何必這么遮遮掩掩的呢?不如將“解放”一并改為“淪陷”好了,一步到位,豈不痛快。估計他們目前還沒有這個膽子,但他們絕不會放棄朝這個方向的努力。
附:另外,現在經常被提及和批判的一些概念應冠以“資產階級”或“資本主義”。如:普世價值、憲政、民主、自由、人權、公知、精英、專家、學者、自由派、新自由派等等。否則容易引起誤會和歧義,也容易讓右派漢奸混淆視聽、制造混亂。即:普世價值(應表述為“資產階級普世價值”)、憲政(應表述為“資產階級憲政”等。)。現實的例子就是羅媛將軍說“自由民主派”被右派拿來故意混淆、大肆攻擊。
(來源:作者來稿,昆侖策研究院編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昆侖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