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綜合報道 10月中旬,有媒體曝光空降兵某部大學生士兵羅洪與地方大學同學在電話聊天中的一段對話。“黃繼光堵槍眼的故事是不是為了鼓舞士氣虛構出來的?”“荒唐!黃繼光是我們空降兵部隊的戰神,今天我要給你好好上一課……”1個多小時的“交鋒”中,羅洪引用大量史料,讓對方改變了原先質疑的看法,且在網絡上引起了更廣范圍的討論。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占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請戰,使敵軍火力點失效。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彈藥用光的情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黃繼光的事跡廣為傳頌,但是近年來,有輿論質疑黃繼光事跡的真實性,認為黃繼光是制造出來的宣傳典型,甚至有文章分析堵搶眼是不可能完成的。
軍事博物館獲英雄遺照捐贈
2007年6月6日下午,黃繼光的戰友、上甘嶺戰役志愿軍45師前線指揮所秘書——年屆八旬的湖北省作家謝萬丁為正視聽,將自己保存了55年的一組黃繼光遺照孤品無償捐贈給軍事博物館,彌補了黃繼光無照片傳世的缺憾。軍事博物館專家對照片的真實性和歷史價值進行了認定。
這組照片共6張,其中有俯臥式全身照和半身照各一張,照片中黃繼光兩手高擎,保持著撲向敵人槍口時的姿勢;另有正面全身照和半身照各一張,是將烈士遺體倚靠在樹上拍攝的,照片中黃繼光用來封堵槍口的胸部以上部位,被大量敵人子彈擊中,已難以辨認。
黃繼光烈士遺照之一,我們以沉痛的心情緬懷烈士。
此后,謝萬丁公布的照片引起了河南開封機關干部魏路的注意,因為謝萬丁捐贈的照片他見過,他爺爺魏錫光留下的遺物中就有這些照片。魏錫光曾和黃繼光在同一個師部。上甘嶺戰役發生在1952年10月,黃繼光犧牲后,由于戰況緊迫,戰友們先將其埋到雪地里,戰事穩定后才將其遺體從雪地里挖出來,換上新的衣服后安葬。魏錫光當年說:“當時我一直都在現場,看著衛生員給黃繼光換衣服。”
魏路同志保存的黃繼光照片中大部分與謝萬丁保存的相同,其中有一張是衛生員在整理黃繼光遺體時的照片,與謝萬丁保存的有所不同,因為能看清黃繼光的臉。
魏錫光拍攝的衛生員在整理黃繼光遺體的照片
“大學生質疑黃繼光堵槍眼”傳遞三大危險信號
大學生質疑黃繼光堵槍眼真實性,必須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因為“大學生質疑黃繼光堵槍眼”傳遞出三大危險信號。
之一,傳遞出我們的“英雄教育”太薄弱了。為什么羅洪引用大量史料,終于讓對方改變了看法,就是因為事實教育的力量是強大的。這位質疑的大學生之所以質疑就是因為他沒有接收到很好的“英雄教育”。筆者直到現在,一直有一個英雄立在我的腦海里,那就是邱少云。為什么會印在我的腦海類,因為我聽過老師講的故事,學過這篇課文,而且還看到哥哥畫的的一幅畫,后來,我也學著畫,正是因為教育力量的強大,所以深刻的印在腦海里,根本不會有質疑的情感產生。但是,現在,我們的教育太缺少英雄教育了,學校缺少,家庭缺少,影視更缺少,以至于學生對英雄淡漠了,冷漠了,當然,別人說起也,就疑惑頓生了。懷疑歷史上真正的英雄,這是現代價值觀危機的信號。
之二,傳遞出我們的青年人缺少一種“英雄崇拜”精神。從小到現在,黃繼光、邱少云、王成、雷鋒等等,一直是我崇拜的英雄,提到他們的時候,都從心中油然而生一種敬佩之情,這與當代青年崇拜這明星那明星的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筆者認為,一個公民應該有一種英雄崇拜的精神,崇拜英雄才能涵養正氣,才能贊美英雄,呵護英雄,并努力去做英雄。英雄崇拜精神應該是公民精神的一個重要內容。報道中的這位大學生,很顯然沒有英雄崇拜精神,因此他不研究,不學習,當然也不會相信,因此就質疑。
之三,傳遞出我們當代英雄影視文化的不接地氣。其實,大學生之所以發出“虛構”的質疑,恰恰是因為當代我們的一些英雄影視已經虛構的不食人間煙火的折射,一看就知道是做假,就讓人難以相信,于是,以此類推昨天的英雄也是虛構了,這是對當代英雄影視的一種嘲諷,引起我們的反思。
魯迅說,“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個擁有英雄而不知道愛戴他擁護他的民族則更為可悲”,那么,如何愛戴英雄擁護英雄呢?那就需要我們的強化“英雄教育”,需要我們樹立起“英雄崇拜”的精神價值觀,需要我們加大對英雄的史料宣傳,影視宣傳。這是打造民族脊梁的工作,不容懈怠。
黃繼光不只一個 我軍史上14名戰士用身體堵槍眼
古今中外,在戰場上舍身就義的例子不勝枚舉,黃繼光只是千千萬萬英雄中的一員。用身體堵槍眼的行動,也不僅僅只有黃繼光,在解放軍的戰史中一共記載了14位。
1.徐佳標:新四軍第3師10旅特務團班長,1945年9月6日在兩淮戰役中,他背插紅旗,攀登淮陰城南門城墻時身負重傷,陷入昏迷狀態。醒來聽到敵機槍在叫,馬上咬牙沖上前,用腹部堵住敵人槍眼,掩護突擊隊登城。淮陰被攻克,偽28師被全殲,徐佳標卻壯烈犧牲。3師指揮部和師黨委追授徐佳標為“淮陰戰斗英雄”稱號生前所在班被命名“佳標班”淮陰城南門被命名“佳標門”。
2.王正同:東北野戰軍1縱某團2連排長。在興隆嶺與國民黨王牌新1軍的戰斗中,大部隊受阻2連突擊排僅剩下幾人,敵碉堡還噴出烈焰。為了給大部隊打開通道,王正同數次爆破都沒有成功。最后,他用胸膛堵住敵人槍口,用生命換取了戰斗的勝利。戰后追授為“戰斗英雄”,突擊排被命名“王正同英雄排”。
3.陳勤:第3野戰軍31軍92師274團2連戰士。1949年10月15日夜,在登陸福建省廈門市北部海灘時,他的槍被污泥沾上打不響,敵人機槍又猛烈封鎖,給登陸部隊造成很大的傷亡。在這緊急關頭,陳勤挺身而出,用身體堵住敵人機槍口,掩護部隊登陸成功。
4.萬守葉:第4野戰軍40軍119師357團5連1排副排長。1950年4月17日凌晨,我軍登陸海南臨高角的灘頭戰斗中,他指揮1班剪敵鐵絲網、排地雷。前進中,敵地堡一挺重機槍阻擋大部隊的前進,萬守葉立即提著兩個手榴彈撲向堡,不幸中彈,但仍頑強地用胸膛堵住敵人槍眼。字串5
5.肖國寶:解放軍西南軍區140團1營2連2副班長。1950年11月13日貴州長順縣苗嶺深山圍殲國民黨“自衛救國軍”的戰斗中,先后三處負傷,仍頑強戰斗,擊斃敵參謀長后,又撲向敵機槍,用身體堵住敵人機槍口,掩護部隊沖擊,以生命換取了全殲敵軍的勝利。所在部隊追授他為“特等戰斗英雄”稱號,2連被西南軍區命名為“肖國寶英雄連”。
6.黃繼光:志愿軍15軍45師135團2營通信員。1952年10月20日拂曉犧牲。
7-8. 陳開茂、蔡朝興:同是志愿軍60軍179師535團9連戰士,1953年1月5日朝鮮東線魚隱山無名高地反擊戰中,突擊部隊被敵暗堡的集團火力封鎖,陳開茂、蔡朝興在爆破未果的情況下,先后用身體堵住敵人機槍口,保證了部隊攻克高地,全殲守敵。戰后被志愿軍領導機關追授“二級戰斗英雄”稱號。
9.趙永旺:志愿軍60軍180師540團2連班長。1953年2月12日晚,在朝鮮魚云里東南無名高反擊戰中,他連續摧毀多個火力點后,彈藥打光,身體多處負傷,毅然撲向敵地堡,用胸膛堵住敵人槍口,為部隊打開前進道路而壯烈犧牲。志愿軍領導機關追授“二級戰斗英雄”稱號。
10.許家朋:志愿軍23軍67師200團9連戰士,1953年7月6日晚,在朝鮮漣川西北石峴洞反擊戰中,部隊向主峰進攻受敵火力所阻,許家朋兩腿重傷,仍堅持爬到地堡前,在炸藥包受潮爆破未果的情況下,用身體堵住敵人機槍口,以壯烈犧牲保證了部隊全殲守敵。志愿軍領導機關追授他“一級戰斗英雄”稱號,并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及一級國旗勛章、金星英雄獎章。
11.李家發:志愿軍67軍199師595團1連戰士,在1953年7月13日朝鮮金城反擊戰之轎巖戰斗中,我攻擊部隊在116號陣地被敵地堡火力所阻,李家發廷身而出,執行爆破,在身體7處負傷,炸毀了小地堡的火力孔后,又向大地堡投擲手雷。彈藥用完后,以胸膛堵住敵軍最后一個機槍口,以生命保證了部隊攻上主峰。志愿軍領導機關追授他“一級戰斗英雄”稱號,并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及一級國旗勛章、金星英雄獎章。
12.李曙荷:志愿軍24軍72師215團7連副班長。在1953年7月13日朝鮮金城戰役注字洞南山進攻戰斗中,他率一個班開辟道路。在全班戰士相繼傷亡、自己3處負傷右臂被打斷的情況下爬到最后一個地堡前,奮不顧身堵住敵人槍眼,保證部隊攻上陣地。志愿軍領導機關追授李曙荷“二級戰斗英雄”稱號。
13.張學棟:解放軍第28軍82師244團2連2排5班長。1953年7月17日在反擊福建省東山島國民黨軍戰斗中,2排向東山島東北角柯塘山214高地沖擊兩次受挫,全排只有9人能戰斗,全被壓制在一塊大石頭后,不能動彈。這時,張學棟挺身而出,用機槍邊掃邊沖,胸部和腿部受重傷,仍頑強沖到地堡前。子彈打光了,用身體堵住敵人機槍口。以生命換來勝利。53年8月25日,華東軍區追認張學棟為“華東一級人民英雄”,生前所在班被命名為“張學棟班”。
14.張映鑫:解放軍某部9連2班長。1962年10月20日,在邊境自衛反擊戰攻克沙則戰斗中,他率領2班炸毀2個地堡。正當準備沖向第三個地堡時,第二個地堡火力點復活了。全排戰士陷入兩地堡前后夾攻的困境,張映鑫將最后一個手榴彈投入地堡,卻又要被敵人反投出來,在這緊急關頭,他一躍撲向槍眼,雙腿堵住射孔。手榴彈炸毀了地堡,張映鑫因傷過重而犧牲。戰后,國防部追授其“戰斗英雄”稱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