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召開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把人民健康放到了優先發展的國家戰略地位,我國的醫療衛生事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歷史機遇。
尤其重要的是,會議明確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指導方針: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這38個字可謂字字珠璣,堪稱醫改真經。如果沒有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醫療體系的基層不強大,分級診療就難以實現,大醫院“看病難”問題就難以徹底解決;而不改革現有醫保體系和付費機制,就難以發揮醫保對醫療的引領和監督作用,難以真正體現“預防為主”,難以控制過度醫療及醫療費用快速上漲,更難實現全民健康管理。
這個指導方針特別突出了強化基層醫療機構的作用。“強基層”既應該是醫改過程的起始點,也必定是醫改過程中艱難而又耗時的關鍵環節。基層醫療機構的硬件建設和設備配置相對容易達到要求,難的是合格的全科醫生(家庭醫生)的到位,以及人們就醫觀念的逐漸轉變。在許多國家里全科醫生占到醫生隊伍中30-60%的比例,他們能夠代表醫生的原始狀態,工作在社區和鄉村,生活在老百姓中間,是老百姓的一分子,并在別人有病痛的時候提供幫助。因此又稱家庭醫生,是健康管理服務的主要提供者。全科醫生獨特的態度、技能和知識,使其有資格向家庭的每個成員提供連續性和綜合性的醫療照顧、健康維持和預防服務。
其實,我國千百年來廣受歡迎的鄉村郎中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科醫生。隨著西醫的推行和醫院的建立,這種體系受到了強烈沖擊。但有識之士并沒有忽略其意義和價值。20世紀30年代,在協和工作的美籍著名公共衛生學家蘭安生博士有句名言:一盎司的預防,勝過一磅的治療。20世紀80年代,國際上曾經高度評價我國的醫療體系,主要就是因為在我國的廣大基層活躍著一支龐大的赤腳醫生隊伍。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生活方式城市化,疾病譜發生了很大變化,慢性病代替傳染病成為城鄉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疾病譜的變化要求醫學的重心必須下移,必須更加關注預防、關注健康管理、關注人群情感和心理需求,這是服務模式變化對醫療提出的要求。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為了適應新的醫學模式轉變和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全科醫學應運而生。它不僅關注疾病,更要關注健康;不僅關注身體,更要關注心理;不僅重視科技,更加強調人文。與之相適應的是,全科醫生在國際上越來越受到重視,因為全科醫生能夠承接這樣一種轉變,推廣健康理念,加強健康管理,控制慢性疾病,早期發現重大疾病,正確處理急病,真正實現“防治并重,預防為主”的理念。
我國正處在醫學模式的發展和轉變過程中,我們引入全科醫生的理念和實踐也才20多年。現在國內的全科醫生基本上都在社區醫院中,且人數不多。人們認為基層找不到可以信賴的全科醫生,所以寧愿辛辛苦苦擁擠到三甲大醫院,以至于形成患者的慣性思維和畸形的就醫模式。尤其令人扼腕的是,這是一種惡性循環,因為老百姓無法鑒別自己的疾病是小病還是大病,用大醫院專家解決普通疾病,會加劇消耗原本就緊缺的優質醫療資源,也變相加大了疑難重病患者看病的成本。
發展全科醫學,首先要轉變理念。全科醫生絕不是“二流醫生”。名醫扁鵲家三兄弟都治病,而他最有名。他大哥看未病,二哥看早病,這兩個都不出名。扁鵲為什么會出名?因為他看的是重病。很多地方看不好的病,到他這里看好了,所以他名氣最大。但從社會意義上講,扁鵲認為他大哥的貢獻最大,二哥貢獻次之。所以我們應該對“名醫”重新定義。做公共衛生的、做預防的、做健康管理的,都有名醫。在鄉村、街道,大家公認水平很好、對病人很關心的醫生,也是“一方名醫”,也會受到老百姓的尊重。
全科醫生的崗位對其綜合能力的要求一點也不比專科醫生差。全科醫生是綜合程度高的醫學人才,主要在基層承擔預防保健、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和轉診、病人康復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體化服務,被稱為居民健康的“守門人”。全科醫生對于所屬轄區的居民實施全員全程管理。一旦簽約之后,不僅僅針對疾病本身進行監控,而是對整個人體的生理、心理進行全員管理。并對居民包括日常飲食、生活習慣、家族病史、用藥安全等方面進行全程跟蹤。做一名好的全科醫生,必須要有寬廣的知識面、過硬的診治技術、強烈的人文情懷和高超的溝通藝術。
崗位要求高,自然就會導致教育和培訓周期長,應該提供很優厚的待遇,讓全科醫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全科醫生的崗位吸引力不僅是薪酬,還要充分考慮其職業發展和繼續教育等多個方面,如實施免學費、組織定向培訓、定向招生、優化職稱技術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來幫助優秀的全科醫生能夠下到基層工作。鑒于基層全科醫生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尤其需要做好頂層設計,多維度系統推進,包括政府和社會力量“雙輪驅動”、推動基層公立醫療機構和城市高端社區全科醫學的發展,切實提高全科醫生的薪酬水平。同時要建立相對獨立的全科醫生職稱晉升體系,完善全科醫生考評和激勵機制,充分發揮醫療保險對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監管作用。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