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轉軍人,特別是連以下軍官、士官安置難、就業難、發展難,已成為影響軍心穩定,增強部隊戰斗力的一大難題。我們通過廣泛調查研究,建議中央實施“士官轉村官”工程,為復轉軍人創造一條發展的新路,為農村基層政權建設注入新的力量,利國、利民、利軍,是新的歷史條件下落實軍民融合戰略,實現農村長治久安、富國強軍的一個重大舉措。
一、復轉軍人是國家的寶貴財富。連以下軍官、士官,大都有初、高中以上學歷,是在軍隊長期培養、鍛煉出來的基層帶兵、技術人才,他們政治可靠、知識面寬、思想穩定、眼界開闊、吃苦耐勞,是軍隊為國家培養的一大批基層管理骨干。據我們了解,在全軍每年38萬復轉軍人中,連以下軍官、士官占了一半以上。我們過去復轉軍人的安置政策,強調安置,忽視發展,復轉軍人回到當地后,基本處于自生自滅的狀態,積累了不少矛盾,也浪費了一大批有用的人才。
二、農村基層政權建設急需注入新的力量。據統計,2015年末,全國鄉級行政區3.24萬個,村級行政區55.54萬個,農村地區人口數量9.3億人。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培養出來的大部分高學歷知識分子奔往大中城市發展,青壯年外出打工,嚴重影響了農村建設發展的動力。加之家族勢力、黑惡勢力的影響,農村基層政權建設面臨著一系列新的問題,急需注入新的力量,以改善和提高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的質量和水平,確保農村的長制久安。如果每個村配備一名士官書記、村長助理,軍官鄉長、鄉黨委專職副書記,大約可需120萬個崗位。
三、實施“士官轉村官”工程,是發揮復轉軍人優勢,加強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的戰略之舉。我們的具體建議是:
(1)由中央組織部、國家民政部、軍委政治工作部牽頭,深入研究這個課題,制訂發展規劃和支持政策;
(2)建立“士官轉村官”的選拔機制,由軍隊團以上政治機關推薦優秀連以下共產黨員軍官、士官,經縣級黨委組織部門考核后,送入培訓機構培訓。培訓考核合格后,由縣級黨委組織部門聘任相應職務;
(3)建立全國統一的培訓體系。在北京成立培訓學院,主要負責培訓大綱、培訓教材的編寫,師資培訓、培訓指導、跟蹤考核幫扶。依托各地的職業技術學院或其它高校,開展以縣為單位的培訓業務,不搞重復建設;
(4)建立士官轉村官的幫扶機制。在中央主導下,聯合各種社會力量,把軍民融合與精準扶貧、建設新農村結合起來,用國家和市場的力量,對軍轉村官扶上馬,幫一程;
(5)創新軍轉村官激勵機制,打通晉級晉升渠道。軍轉村官按照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原則,基本上回本村任職,也可根據考核情況,在縣域范圍內調劑使用。要根據貢獻大小,制訂獎勵、晉級、晉升的政策,創造留得住、有干頭、有奔頭的大環境;
(6)可選擇河南、山東、四川、遼寧等兵源大省做試點。
四、我們愿意為此貢獻心力。中國擁軍優屬基金會長期從事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聯系著廣泛的社會資源,中船重工軍民融合與國防動員發展研究中心,是目前國家和軍隊軍民融合領域重要智庫之一。我們正聯合發起籌組中國軍民融合發展促進會。我們將利用自己的優勢,盡心竭力地為實現近平同志富國強軍的中國夢貢獻微薄力量。
(作者:張紅雨,中國擁軍優屬基金會秘書長,張嘉國,中船重工軍民融合與國防動員發展研究中心總工程師、研究員,許嵩,中船重工軍民融合與國防動員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級工程師, 胡冬梅,中船重工軍民融合與國防動員發展研究中心工程師,顧春衛,中船重工軍民融合與國防動員發展研究中心工程師;【原創】來源:昆侖策網)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
網址: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