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國策建言 > 治理建言 > 閱讀信息
蔣高明:環境保護不能總是“軟道理”
點擊:  作者:蔣高明    來源:生態家園  發布時間:2017-01-07 11:04:31

 

       

        環境保護不能總是“軟道理” 

長期以來,由于片面強調經濟發展,忽視對環境的保護,環境問題異常突出。幾年來,一些惡性環境事件進入到集中爆發期,制藥、化工、造紙、采礦、冶煉等行業超標排污,造成的污染危害相當大。僅2009年,全國共發生環境污染事件170起,由企業違法排污引發22起,由生產事故、交通事故引發115起。比直接環境污染更為嚴重的是,次生環境事件比原發事故更難處置,危害更大。生態破壞還可能加重大范圍的自然災害,如前幾年西南五省的特大持續大旱,就預示著由砍伐本地森林種植桉樹、橡膠,建造大壩等導致的生態危機提前到來了。

環境保護已從各個層面上升為社會熱點問題。如在政治層面,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已被提高到國家戰略。各級政府都積極行動起來,推行節能減排、治污防污、植樹造林、發展生態農業、搞循環經濟等。即使如此,在現實社會中,邊治理、邊破壞”“治理趕不上破壞的現象仍沒得到根治。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呢?

首先,各地各級官員GDP至上,環境保護無形之中成了軟道理

發展是硬道理號召下,各級政府將招商引資作為頭等大事,一些項目明明存在著高環境污染風險,但政府為了經濟發展,為了完成GDP指標,還是硬著頭皮干。寧愿被毒死,也不愿意被餓死,成了發展污染企業的強有力借口。在發展經濟方面,誰污染我支持誰,一些地方一把手赤裸裸的表白,分明就是縱容企業排放污染。再加上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企業排污爭先恐后。地方政府一邊高呼節能減排,治污防污,一邊又對污染企業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縱容包庇。在經濟發展壓力之下,連環保部門也加入了支持污染的隊伍。在某地,我看到這樣一個怪現象:某非法小淀粉廠,被環保部門沒收設備后,連封條還沒有拆呢,就賣給了下一家非法小淀粉廠繼續生產。環保局沒收的設備怎么會進入了市場流通呢?這顯然是有問題的。 

那么,是誰發財心切呢?是為了給教師發工資,為了讓農民增收嗎?顯然都不是,是地方一把手想要政績,要發財致富。在政府官員包庇下,環境污染企業為了利益最大化,顯然是將環境保護、節能減排放在了腦后,出了事有政府兜著,這樣,污染企業的膽子就越來越大。這就是為什么我們一邊強調環境保護,一邊又看到環境污染事件不斷發生的根本原因。

其次,由于嚴重違背自然規律,一些生態建設項目其實是在搞生態破壞。

我國三北地區,除了東北之外,大部分區域的生態背景是草原或荒漠,然而,我們卻在生態狀況如此嚴酷的地方植樹造林。其出發點雖然是為了阻擋沙塵暴,控制水土流失,但幾十年來,由于樹木成活率低,不能形成有效覆蓋,幾乎毫無效果。遙感監測的數據顯示,三北防護林實施32年來,植被覆蓋面積沒有實質的變化,有些地方甚至還更少了。沙塵暴頻繁入侵北京,就說明我們采取的草原或荒漠造林工程是有問題的。其實,根據我們在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進行的實驗研究,在風沙源區,如果尊重大自然的演替規律,減少牲畜破壞,草原尤其沙地草地,不用造林也能夠恢復很好的植被,草本植物和本地灌木可有效控制沙塵暴。  

       對自然生態系統的破壞,不僅發生在干旱半干旱區,在熱帶亞熱帶的濕潤地區,也是如此,人為制造出了許多綠色荒漠。如為推動-漿-產業一體化發展,在云南等地大量種植桉樹,對當地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影響。桉樹作為外來樹種,在中國西南地區大面積種植,顯然是不妥當的。大多數桉樹種植的區域并非荒山,而砍伐本地森林變成荒山,然后種植桉樹。福建、云南、廣西、廣東、海南等亞熱帶或熱帶山地,人為干擾后生有大量草本植物和灌叢,荒山實際上就是森林的雛形。如果不去干擾,嚴格封山,時間一長,就會育出良好的常綠闊葉林或熱帶森林。而在荒山上種植的桉樹林,蓄水性很差,滿足其生長要消耗大量的水分,這就會造成林地和周邊土地地下水位嚴重下降;同時,桉樹人工林對林地養分消耗嚴重,破壞了養分平衡,造成地力衰退,故桉樹有抽水機抽肥機的惡名。鑒于此,中國林業科學院的專家認為,桉樹種植一定要經過科學合理的規劃和適當的生態經營管理;水土涵養區堅決不能種植桉樹;在缺水、少水的地區也要避免大面積種植桉樹。  

       同樣,為了發展經濟,砍伐熱帶雨林種植橡膠樹也造成了生態破壞。據專家介紹,從持水作用看,熱帶雨林樹木長得很高,有不同群落、不同層次,在很小范圍內,就有很多物種,而橡膠林只有一個物種,林中水分極易揮發。由于樹冠結構的差異,橡膠林的穿透雨量要遠遠大于熱帶雨林多層雨林的穿透雨量,再加上橡膠林的地表植被覆蓋較差,林冠的持水能力也不如熱帶雨林,因而橡膠林會形成較大的地面徑流,對地面造成沖刷,帶來水土流失。 

再次,盡管政府對生態農業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但是生態農業推廣并不盡如人意。

相對于城市環境保護,農村環保更加薄弱。拋棄傳統的農業種植模式三十多年來,農田生態系統出現了嚴重的退化,突出表現在耕地有機質下降,土壤生物多樣性降低,地力下降,農膜污染嚴重,最終影響到產量的提高。濫用大農藥、大化肥、農膜、添加劑、除草劑,已對國家糧食安全構成威脅。現在農田基本建設嚴重萎縮,一些生物技術專家不顧構成產量的要素是由肥、水、土、種、密、保、管、工八個方面決定的事實,一味引導國家發展轉基因農業,而在這方面,中國并不掌握核心技術和核心基因。  

       生態循環農業可從根本上解決糧食質量和產量問題,且其技術在中國已有數千年歷史,中國有遠高于美國、歐洲的農業人口數量,發展生態農業或有機農業,進而占領國際市場,是我們的優勢。然而,這個技術并不被看好。因為犧牲環境的產業總是賺錢的產業,農業也一樣。化肥農業或無機農業,是以國家的生態環境和城市人的身體健康為代價的,但是很少有人來算總賬。

第四,商家紛紛打著生態的旗號賺錢,而真正的生態保護卻無人問津。

由于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老百姓對自然生態的渴望就越來越強烈。商家摸清了消費者的這種心態,就動足了腦子打造生態名片賺錢。然而,這樣的打造僅僅是名義上的。有些省號稱生態省,其實連一個村莊都沒有實現生態化;一些房地產商聲稱建造生態房地產,其實所種植的植物與本地生態并無關系,甚至引來了入侵物種;就連一些化妝品也用生態的牌子,但卻是含有有害成分的化工產品;在食品方面,一些產品標榜為綠色食品或者無公害食品,其實依然使用大量農藥化肥,甚至使用轉基因技術;那些打著有機食品旗號的產品,產地卻無有機肥來源,其實就是普通食品。 

第五,科學家在生態治理方面的做法并不科學,許多示范工程花錢多,見效少

一些科學家都明白,將簡單問題復雜化,才能夠立項去搞項目。一些重大的科研計劃,如生態環境領域的水專項、垃圾專項、農田生態專項、生態退化治理專項等,所投入的科研經費動輒過億,然而科學家為了推廣自己的思路,爭取項目,也是打著生態治理的旗號進行所謂的科學研究的,具體做法卻背離了生態主線。一些研究與要達到的目標嚴重偏離,所提交的成果多是中看不中用的學術論文,尤其是在國外發表的所謂SCI論文。一些針對環境問題的重大課題研究,領軍人物多為中國科學院或工程院的院士,但那些院士的核心工作是游說決策者,其任務是做幾次報告。項目爭取到后,具體研究工作是他們的研究生來做的,報告是手下人準備的。有時甚至項目結束,院士們還不知道他們到底要研究什么問題。科學家也認錢,甚至只認錢,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生態保護就成了科學家們掙錢的幌子,這就是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污染事件依然頻發、自然災害也接踵而至的一個重要原因。

 上述種種怪象,需要我們反思。發展生態經濟不只是簡單的節能減排,植樹造林,垃圾焚燒,更不是喊口號。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政府應該采取正確的生態觀,科學家要講良心,講真話,企業家要在循環經濟法和環境保護法的監督下從事生產活動,要擔負社會責任。環境保護不能總是軟道理,考核官員要采取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制,對違規企業要重拳出擊,從源頭遏制環境惡化趨勢。

作者:蔣高明,山東平邑人,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