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國策建言 > 治理建言 > 閱讀信息
常紅曉:中國養老金改革迫在眉睫
點擊:  作者:常紅曉    來源:FT中文網   發布時間:2017-03-25 09:27:23

 

 

 

       中國正在向現代國家轉型。作為中國人,當你辛苦工作30多年后,能否按時領到退休金,能領到多少退休金,目前可能還是個未知數。這取決于你退休時會有多少年輕人在工作,養老保險基金能否有更高收益,更取決于養老改革的成敗。

中國養老基金正面臨收不抵支的危局。據中國財政部數據,2015年,中國3.5億城鎮職工參保繳費21096億元,增長12.7%;基本養老金支出22227億元,增長16.7%;如果當年沒有3893億財政補貼,已入不敷出。問題的嚴重性在于,這種入不敷出自2014年就開始了,當年缺口1323億元;未來缺口還將更加嚴重。

財政收入彌補養老金缺口難度在加大。隨著中國經濟放緩,財政收入增速已降至個位數,2016年僅為4.5%,年均兩位數的增速將一去不返。同時,作為儲備基金的全國社保基金現有兩萬億積累,但鑒于每年數千億的支付缺口,長期看也難以為繼。如果不改革現有養老保險體制,距離養老基金耗盡將不會太遠。

這種養老金支付壓力源自快速的老齡化。與歐美發達國家不同的是,中國出現了未富先老。中國人均GDP現為8000美元,不足美國的七分之一,但老齡化程度遠高于美國當年。這會讓中國的現代轉型更為艱難。2012年后,中國勞動人口以每年數百萬的規模逐年減少,老齡化加劇,養老金支付壓力劇增。

201731日,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說,中國養老保險省級差異很大。廣東等沿海省份養老基金積累能保障50個月的支付,而東北和西部特困省份當期收不抵支,累計結余也基本上用完。沿海省份平均10人養1人,東北和西部省份低至1.2人養1人。

中國人口預計在2025年達到峰值,不會超過14.5億人。2016年,中國60歲以上老人達到2.31億人。據官方近期公布的《十三五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預計,到2020年中國60歲以上老人將增至2.55億人左右,約占總人口的17.8%;到2050年,60歲以上人口超過4億,占比達32.8%,每3人中有1個老年人。

中國養老保險以省為主統籌。據人社部《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5》,2015年,黑龍江、遼寧、吉林、河北、陜西和青海等6省份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當期入不敷出。而2014年底,只有河北、黑龍江、寧夏3省份當期收不抵支。2015年,入不敷出的黑龍江省甚至撤回了委托社保基金管理的150億元個人賬戶資金。

更麻煩的是,中國養老保險體系嚴重碎片化2016年,中國3.78億人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近一億人領取退休金。同時,還有5億農民和城市未穩定就業居民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前者待遇經連續十一年上調,月均達到2000多元,而后者自2009年啟動后,月均待遇100元左右。

城鄉居民養老體系而言,主要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國家財政支付的基礎養老金,相當于政府的養老補貼。另一部分是個人賬戶養老金,主要靠個人繳費,籌資標準很低。2015年,該體系的保費收入708億元,財政補貼達2044億元。這意味著,超過三分之二由財政出資,而養老金支出的年增速超過34%

2015年初,中國還啟動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自2014101日起,為3800萬機關事業職工辦養老保險。目前改革已推進到縣級,制度模式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近似,單位按工資基數的20%繳費,個人繳8%;為激勵公務人員,還要求同步建立職業年金,相當于補充養老保險,單位按8%繳費,個人繳4%

由于這38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大多由財政發工資,其養老保險及職業年金所需費用,也將主要由各級財政承擔。該群體的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繳費相加,占到其月工資的40%。這一改革勢在必行,但也對未來的財政支出造成巨大壓力。

由此可見,中國養老保險體系主要分三大類,一是作為主體的3.78億城鎮職工;二是待遇很低的城鄉居民群體,約覆蓋了超過5億人;三是正在籌建的機關事業單位職工,涉及3800多萬人。此前已退休或離休的機關事業人員還有近千萬,只能老人老辦法,養老金待遇多在在職工資的80%以上,甚至更高。

中國養老保險體系碎片化嚴重,待遇也很不公平;同時,無論是城鎮職工還是城鄉居民,養老金支付風險均很大,每年需要數千億財政兜底。與此同時,中國職工養老體系還存在巨額的歷史欠賬。這個欠賬也要靠財政或劃轉國有資產彌補。

目前已退休的數千萬國企職工,其工作時并沒有繳納社會保險費,他們在國有企業創造的財富全作為利潤上繳了國家,但退休后卻要領取養老金。于是,養老金只能從在職人員的繳費中支出,并由財政補助。據經濟學家2002年估算,國企對職工養老的隱性負債已達數萬億元,占1997GDP46%乃至94%

如此碎片化、不公平、欠賬多的養老保險體系,顯然是不可持續的。但是,改革當前覆蓋8億多人的養老保險體系,其規模和難度也是史無前例。從常識出發,提高年輕人的參保率,提高養老基金收益率,延長退休年限、適當降低養老待遇,已變得不可避免。道理雖然明白,但改革的路徑卻依然存在巨大爭議。

(注: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常紅曉:中國養老金改革迫在眉睫

    2017-03-25
  • 內容 相關信息

  • 常紅曉:中國養老金改革迫在眉睫

    2017-03-25
  •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