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指出,“監督是權力正確運行的根本保證,是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舉措”,并對加強權力監督、規范權力運行作出明確規定,提出具體要求,為新形勢下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提供了基本遵循。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只有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才能確保人民賦予的權力不被濫用。
完善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機制,形成制度安排。
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權力不論大小,只要不受制約和監督,都可能被濫用。只有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把權力運行納入制度的軌道,用制度監督、規范、約束權力,才能保證權力正確行使而不被濫用。
一段時間以來,一些權力游離于制度的制約和監督之外,違規用權、違反制度現象大量存在,權力濫用、以權謀私問題突出,嚴重腐敗案件時有發生,污染了黨內政治生態,侵害了群眾利益,破壞了社會公平正義,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權力是把雙刃劍,正確用權能造福人民,濫用權力則會損害群眾權益。
要完善權力運行的監督和制約機制,科學配置權力,形成科學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從制度上保證黨員干部手中的權力用來為人民服務。
要實行權力清單制度,限定權力范圍、厘定權力界限、規范權力運行,使權力授予、行使、監督全過程和各環節都有制度規范,形成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機制。
要健全不當用權問責機制,強化權責對應,完善責任分解、監督檢查、倒查追究的完整鏈條,防止權力越位、錯位、失位,真正形成有權必有責、用權必擔責、濫權必追責的制度安排。
營造黨內民主監督環境,突出監督重點。
監督是權力正確運行的根本保證,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必須用好監督這一重要舉措。要營造黨內民主監督環境,暢通黨內民主監督渠道,強化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改進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發揮同級相互監督的作用。
要突出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黨內監督沒有禁區、沒有例外。黨內不允許有不受制約的權力,也不允許有不受監督的特殊黨員。大量案例表明,權力越大,越容易出現“燈下黑”;越是位高權重,越要有更高的標準和更嚴的監督。
領導干部要增強監督意識,正確對待監督,不僅要自覺履行監督責任,規范權力運行,不破規矩、不越底線,而且還要主動接受監督,習慣在監督下開展工作,決不能拒絕監督、逃避監督。要常懷敬畏之心、戒懼之意,加強自律、慎獨慎微,自覺檢查和及時糾正在行使權力、廉政勤政方面存在的問題,按規則正確行使權力,防止權力失控和濫用,做到位高不擅權、權重不謀私,干干凈凈做事、坦坦蕩蕩為官。
依紀依法對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提高監督水平。
黨的紀律是黨內監督的基本依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行使權力必須依據黨的紀律來進行;國家法律是治國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規矩,任何人都沒有法律之外的絕對權力。
黨的各級組織和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紀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紀律沒有特權、執行紀律沒有例外的規矩意識和憲法法律至上、權由法定、權依法使等基本法治理念,自覺按照法定權限、規則、程序行使權力,決不能以言代紀代法、以權壓紀壓法、徇私枉紀枉法。
監督機關要堅持有紀有法必依、執紀執法必嚴、違紀違法必究,對違紀違法的,要嚴肅追究其紀律和法律責任。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