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則勞動報發布的文章十分引人注目。文章指出外籍人士馬克與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卻拿不到報酬,中國工會介入幫助馬克拿回了17萬的工資和30萬的年終獎,馬克及其律師很感動。馬克的律師接受采訪時表示:“調解員的細致工作使得此案在調解階段得以順利解決,避免了繁瑣的開庭審理過程,減輕了雙方的訴累”通過工會的調解,馬克成功收回了全部欠薪及年終獎。”這本是一次助人為樂的義舉,然而此事被勞動報報道后所引起的反響卻是吐槽不斷,公眾與情幾乎一邊倒的冷嘲熱諷,甚至工會被罵上熱搜, 這是勞動報所始料不及的。迫于與論壓力,勞動報刪除掉了文章。為什么會這樣?一個正能量宣傳,最后被罵得直接刪除了!

這些年所發生的雇主侵害勞動者權益的事太多了,數不勝數,而工會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則微乎其微,幾乎看不到他們的影子。這次總算看到了工會發揮作用了,雖然是為外國友人討薪! 但是大家更希望看到的是,中國工會組織在維護中國勞工權益方面發揮作用。工會作為千百萬勞工自已的組織,應該不忍看到無數人工資被拖久,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許多人冒著惡意討薪的風險,在維權路上孤軍奮戰而坐視不理。

在我們大多數人眼中,工會的存在感極低,完全是個可有可無的組織。印象中它就是收收會費+節假日發柴米油鹽,完全是個擺設。
2、農民工為討薪打官司,被不合理判決的時候,你們在哪里?3,國內很多企業沒嚴格執行勞動法的時候,你們在干什么?
有人說:“這些責任不能完全歸咎于工會,工會權力太小,已被壓縮成花瓶,人微言輕下只得選擇不發聲,不作為就沒有錯。”
但是從這次工會幫助外籍人士討薪的這件事情上看,工會的能量不容忽視,因為在工會的協調下,老外不但拿回了17萬元的工資,而且連30萬獎金也是一分不少。然而更多的現實是,雇主剝削壓迫工人時,無人站出來給說話,大多數工人為了謀生,只能忍辱負重,任人宰割。即使勇敢的站出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工人在維權的過程中也往往是孤立無援。

如:我國《勞動法》規定周勞動工時40小時,特殊情況下加班須符合法律程序。996幾乎是潛規則,沒有年休假違反勞動法,私企卻很少有遵守《勞動法》,如果工會在其中能起到應有的作用,這些現象根本就不會存在。 工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后,如果工會不失語,“杭州女孩加班猝死事件”絕對不會發生。這本是工會該管的事吧?工會表態了嗎?更別說拿出具體措施。千萬不要把用出苦大力養家糊口的打工人看成是刁民,這些人中不乏老實巴交的誠實勞動者。 然而他們因討薪而獲罪,甚至有專家提議設立“討薪罪”!或許有人會把此當成一個笑話聽,然而現實卻真實發生著,有一篇時事報道是這樣的:《肇慶蔡某友和梅某安“討薪”,把自己“討”進了拘留所!不懂法自吞惡果!》肇慶市公安局鼎湖分局依法處置一起非法討薪案件,違法人員蔡某友和梅某安被依法處以行政拘留15天的處罰。 在討薪人蔡某友和梅某安的煽動下,被欠薪的30多位工人在當地一處道路上做出了拉橫幅、喊口號的不法行為,擾亂了當地社會秩序。我威武的肇慶干警果斷采取措施,將煽動非法討薪的蔡、梅二人傳喚至公安機關,隨后分別對其二人依法作出了行政拘留15天的處罰。

在我看來,固然勞動者不懂法而觸犯法律罪有應得。但是如果他們有一線希望,也不會鋌而走險,誰愿意到班房里受罪呢?許多人不理解人民的痛苦,特別是坐辦公室喝茶水的人。問題是,因討薪上天臺、爬吊車、拉橫幅在很多國家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但對于咱們來說那是司空見慣,這么多年耳聞目睹比比皆是。問題是,在討薪中工會也不會站出來替工人說話,任憑工人拉橫幅上天臺。按理說工會是工人的主心骨,勞動者屬于弱勢群體,如果主心骨經常性失語,作為弱勢群體的工人權益與尊嚴就很難保障。雇主為了獲取剩余價值往往追求利益最大化,此消彼長,勞資雙方矛盾就會越來越突出。因為中國工會的常態讓人印象深刻,有人會誤解,也許中國的工會職能和國外有所不同吧?國際勞工聯合會中工會的職責是替工人維權,保證工人各項合法權益并擁有公平公正工作環境,確保勞動者能夠享受到社會發展共同成果。而我國工會責任是收會費,傳達上級指示與文件精神;組織工人開展文娛活動;逢年過節根據領導意圖向貧困工人家庭送兩袋米1000慰問金;利用企業文化倡導工人感恩集體,積極奉獻。其實不是這樣,《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二條明文規定:中華全國總工會及其各工會組織代表職工的利益,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所以有些人說:“國際勞工組織替工人維權是法定權利和法定義務,但我國這些權利在勞動局監察大隊,包括勞資糾紛、勞動仲裁等等,工會沒有實際權力。”是不甚準確的,因為這種說辭與工會法相抵觸。在現實中,工會替工人維權也是存在的,只是太鳳毛鱗角了。 在維護打工人合法權益中最有作為的是義烏工會。“義烏模式”核心經驗是:建立工會維權社會化新載體——“義烏市職工法律維權中心”,同時建立與之配套的三大運作機制。與義烏市法律援助中心“對接”。義烏市總工會、市司法局聯合成立了義烏市法律援助中心職工工作部。這樣,既解決了工會法律工作人員代表職工參加勞動爭議仲裁、訴訟的阻力,又疏通了工會維權的渠道。與律師事務所“掛鉤”。市總工會與義烏市天地法律服務所、浙江思源昆侖律師事務所緊密合作,復雜、疑難案件由法律服務所人員與中心工作人員共同辦理。市總工會提供案源,在營業收入中按比例提成,作為維權中心的經費。在義烏的開化籍職工已超過2萬人。義烏市總工會與開化縣總工會為此聯合成立了兩地工會聯合維權工作站。僅這個工作站,就為職工追回工資等105.72萬元。 工人維權有娘家撐腰 ,義烏工會5年替工人討薪900萬。 只可惜這種成功的經驗至今并沒有推廣,不知是何原因。有道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是靠掠奪發家的,是資本主義發源地。然而西方的東西不盡然都是糟粕,如馬克思主義就是西風東漸的產物。 西方工會一些人性化的東西我們可以吸收進來為我所用。西方工會不是民間組織,每個國家都有,國際上有國際工會聯合會與世界勞工聯合會等八個工人組織,旨在改善勞動者及其家屬勞動條件,生活水平,為工人提供公平公正的工作生活環境,維護工人尊嚴。直白說,根據法律賦予權利有關工人的一切工會都可以做主,也應該做主。 獲92屆奧斯卡紀錄片金獎的《美國工廠》中的情節,就是講述曹德旺在美國辦廠故事。故事中,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AW)主動與中資“開戰”。

其實作為全美最大的獨立工會,∪AW從1935年起就一直與美國車企三巨頭福特,通用,克萊斯勒開戰,為工人爭取到了加班工資、帶薪假期等一系列權利。據美國勞工局2019年數據:工會1,470萬成員中公共部門參與率33.9%,主要以警察消防員教師為主。私企為66.1%,主要以電信、倉儲、運輸、車企工人為主。工會工人平均周薪1041美元,未參加工會者為829美元;醫療保險方面,工會94%的人獲得了雇主資助的醫療保險計劃與退休計劃,非工會成員67%,在解雇工人或解除勞動合同方面,二者差距更大。在工會前企業或用工方想開除工人、欠薪、惡意加班門都沒有,任何公司都無法與工會匹敵,包括洛馬、波音、蘋果這樣的超級企業。目前我國工會與其他國家工會的區別在于:世界上多數國家工會領導是工人選舉出來的,當然會維護工人利益,替工人代言,為勞動者發聲。而我國工會主席是上級任免,對上級負責,對企業家與用工單位負責。不難發現,中國各種機構在維護外籍權利的時候,反應總是很迅速,同時在社會都會掀起一陣波瀾。 長時間的區別對待,會讓國人產生中國人的身價不如外國人的印象,必然會產生強烈的反感。固然工會為外國人出頭可能是本著“外交無小事”的原則去做的,也趁此機會向外國宣傳我國工會為工人維權的顯著作用,同時也可以避免敵對勢力的炒作。然而把這種事當成對外宣傳好材料,這實在是一場悲哀和天大的諷刺。工會為一個外國人做這種服務無可厚非,但是為什么中國這么多權益受損的打工同胞很少受到工會的庇護和關照?

中國工會任重道遠,應該與國際接軌才是。只有自上而下的倡導公平正義,社會風氣才會變得更好,人們才會更講道德,所以要想讓正義公平充滿每個角落,做到真正的人人平等,就要對待中國人要和外國人一碗水端平。中華民族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國家繁榮富強是老百姓所期待的,希望我們的黨和國家帶著百姓走出更好的發展路徑!
(作者系昆侖策特約評論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略有刪減,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