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國策建言 > 國防軍事 > 閱讀信息
王志剛 :建議 大學生當兵報效祖國
點擊:  作者:王志剛    來源:昆侖策網  發布時間:2016-07-13 20:31:48

  


   
【 編者按】今年征兵正在進行,發一組王志剛同志關于大學生當兵的文章,意在支持軍隊深化改革。軍隊的基礎是士兵,戰斗力在連隊。當年,古田會議毛澤東確定的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發揮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在內部實行民主制度,又大力開展文化學習,大量吸收知識青年入伍,從根本上提高了士兵的素質,實現了人和武器的最佳結合,建起了炸不垮、打不散的連隊,人民軍隊才所向無敵。今天,我們面對是信息化戰爭,在最高統帥能夠指揮到一個兵的情況下,士兵的素質直接關系到戰爭的成敗。因此,實現士兵以大學生為主體,讓將帥起于卒伍,把艦(機)連搞堅強,才能打牢軍隊改革發展的基礎。真正實現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

     作者作為大學生士兵課題組長,對大學生當兵進行了多年的跟蹤研究。系列談從報國就業的角度,把大學生當兵說的比較透徹。為給軍隊深化改革助力,讓我們行動起來,大力宣傳、鼓勵、支持大學生當兵吧!

 

回顧人民軍隊歷史上出現過的知識青年入伍熱

——大學生當兵是報國就業的最佳選擇系列談之一

  

  大學生當兵并不是一件新鮮事。毛澤東曾說: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而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戰勝敵人的。在軍隊的歷史上,先后有過三次大規模接收知識青年入伍的高潮,隨之帶來了軍隊質量建設的突飛猛進和革命建設事業的勝利發展。

 

  第一次是抗戰時期。19377月抗戰爆發后,偌大中國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大批學生走出校園,尋找救亡之路。中國共產黨的抗戰救國主張對廣大知識青年形成了強大的吸引力,毛澤東親自起草了《中共中央關于吸收知識分子的決定》,號召放手吸收青年來延安學習。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一時間成為愛國青年心中的圣城。青年學生背著行李,燃燒著希望,走進了圣城。在延安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大)等院校基礎上,我黨又陸續在各敵后抗日根據地開辦了14抗大分校、5所陸軍中學和1所附屬中學。1942年底,共有10萬多青年學生,投奔到延安及其他抗日根據地,參加了八路軍、新四軍。這些青年學生經過抗大以及其他各種形式的學習培訓,絕大多數成為了懂政治、懂軍事、會做群眾工作的優秀指揮員,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成為建國后各條戰線的優秀人才和骨干。

 

  第二次是建國之初。新中國成立后,解放軍開始由單一陸軍向諸軍兵種合成軍隊轉變。為加快培養專業技術人才,以確保海軍、空軍等技術兵種快速組建,中央軍委要求全國各種軍事干部學校在全國范圍內統一招生,掀起了我軍歷史上又一次知識青年從軍潮。195010月以后,全國開展抗美援朝運動,青年學生參軍出現高潮。據《人民日報》報道,首都學生、工人歡欣鼓舞,一致高呼:為祖國和人民建功立業的時機到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首都高校和中學都在整個團支部、整個系班報名參軍。湯用彤、許德珩、華羅庚、黎錦熙等知名教授紛紛鼓勵學生參加國防建設,清華大學教授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也積極支持兒子梁從誡參加軍事干部學校。全國各地參加報名的青年學生多達58萬余人,實際招收了10萬余人入伍,進入各類軍事干部學校學習。用當時的話說:十萬學生兵,披上新戎裝,跨進軍干校,掌握新武器,打擊野心狼,衛國保家鄉。這次知識青年從軍潮大大改善了人民軍隊的文化結構,有力促進了我軍各技術兵種部隊的逐步建立,使我軍的軍兵種技術構成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經過培養與鍛煉,這批人中的大多數成長為軍隊的干部、黨和國家的棟梁之才。

 

  第三次是在文化革命中。當時廢除應試教育、大學停止招生,到1968年,積壓在學校的畢業生已經不止6667兩屆,加上68屆畢業生,達到幾百萬人。毛澤東發表了一系列指示,指出:我們提倡知識分子到群眾中去,到工廠去,到農村去,主要是到農村去,由工農兵給他們以再教育。” 19688月起,全國掀起了宣傳再教育的高潮。19681222日,毛澤東發出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說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學畢業的子女,送到鄉下去,來一個動員。各地農村的同志應當歡迎他們去。《人民日報》刊登了《我們也有一雙手,不在城里吃閑飯》的報道,希望廣大知識青年和脫離勞動沒有工作的城鎮居民到農村生產第一線去。由此,全國掀起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的熱潮。一度震撼全國,轟動世界的紅衛兵運動,以上山下鄉的形式逐漸消失。在上山下鄉的高潮中,同時出現了知識青年參軍熱。推薦上大學要等兩年,高中生、大學生紛紛入伍當兵。不少師團都成立了大學生連。當年,這些上山下鄉當兵的知識青年,如今是共和國的脊梁。在地方從政的省部級、中央政治局有之,部隊的中將上將可圈可點。從事軍工科研、教育文化的更是數不勝數。

 

  最近這次大學生當兵潮起源于上世紀80年代初,可以說是第四次。1983年,部隊直接從地方高校中,選拔少量身體合格、品學兼優的大學畢業生到作戰部隊或機關院校擔任基層干部。進入21世紀后,國家鼓勵大學畢業生到部隊當兵,2001年部隊第一次從地方院校招收大學生當兵,但每年征集數量有限。2008年發生金融危機,全國就業形勢嚴峻,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從緩解就業壓力出發,做出重大部署并出臺了相關政策,2009年起首次大規模征集大學生入伍,包括在讀生和大專生在內,突破10萬名大關。已連續保持六年。隨著國家和軍隊改革的不斷深化,當兵越來越成為大學生報國就業的最佳選擇。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雖然大學生當兵和國家的形勢緊密相連,與中國革命和建設成功是須臾不可分離,但也不能不說當兵是建功立業的好途徑和最佳選擇。

 

  大批知識青年當兵給歷史留下了深刻地啟示:

 

  改變了好人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舊觀念。好人不當兵、好鐵不打釘流傳了幾千年。剝削階級搞的是群氓,不但秉承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且推行兵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在剝削階級看來,兵是炮灰,知識越少、懂得越少越好指揮,越好驅使著沖鋒陷陣。國民黨是抓壯丁,共產黨是講自愿。毛澤東三灣改編,把支部建在連上的同時,在軍隊內部實行民主制度,廢除打罵體罰,戰士有了說話的權利,士兵委員會參與了部隊的作戰決策、訓練管理和干部的選拔任命。過去軍官是剝削階級,當兵的是被剝削階級,當官的欺負當兵的,當兵的欺負老百姓,是兵匪一家;現在是官兵平等、尊干愛兵,實行的政治經濟軍事三大民主,是軍民一致。人民軍隊與舊軍隊有了天壤之別。政治民主,就是在自我教育中堅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覺悟,懂得為誰當兵、為誰打仗;經濟民主就是保證把有限的經費用在提高戰斗力上,防止喝兵血問題的產生;軍事民主就是通過官兵、兵兵互教互學,提高戰術技術水平和謀略能力,減少不必要的傷亡。軍隊內部的民主制度,體現共產黨把人當作人,因此極大地解放了人、激發了戰斗力。昨天一個士兵在白軍作戰不勇敢,今天當了紅軍就變得勇敢了。戰士民主素質的提高有賴于文化素質的提高。這樣,伴隨著軍隊內部民主制度而來的是文化學習的熱潮,并且久經不息,人民軍隊是大學校的美名由此而來。每個連隊都有文化教員,行軍途中背包上認字,沖鋒之前塹壕里算題......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知識青年最受歡迎。大量知識青年、有志青年涌入部隊。從紅軍到八路軍新四軍,到解放軍志愿軍,人民的隊伍為人民,人民的優秀子弟進人民的軍隊,部隊是座大熔爐,進來是鐵出去是鋼。好人不當兵的舊思想、舊觀念、舊傳統被徹底改變。正是由于中國革命是在好人戰勝壞人的過程中取得了成功,才有了新中國成立后迅速蕩滌舊社會的污泥濁水,幾千年遺留下來的黃賭毒被徹底消滅,娼妓一詞從詞典上一度消失。是好人當兵保證了軍隊成為社會風氣根本好轉和思想道德爬坡的排頭兵。我們經常說,觀念一變天地寬,知識青年當兵所帶來的好人當兵觀念,對整個社會改造所起到的作用是難以估量的。反過來說,好人不當兵對社會的破壞作用也是巨大的。

 

  推動了中國革命迅速走向勝利。中國革命的特點是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1927年南昌、秋收、廣州三大起義誕生了人民軍隊。弱小的人民軍隊面對是強大敵人。毛澤東率秋收起義的部隊上井岡山時只有不足800人,在井岡山根據地只待了一年另兩個月的時間,下山前有4000多人。毛澤東找到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走好這條正確道路靠的是人民軍隊的不斷壯大。我們常講知識就是力量。蔣介石占據著城市,知識資源處于絕對優勢。毛澤東開辟的農村根據地,被貧窮落后沒文化包圍著。蔣介石認為共產黨搞軍事是小兒科,戰略戰術、武器裝備,什么都不行,特別是從官到兵,絕大多數是泥腿了。而國民黨的軍官,不是進過洋軍校、就是受訓洋教官。沒想到正規軍消滅不了游擊隊,共產黨越剿越多,戰斗力越打越強。從上井岡時的800人,到解放戰爭時消滅蔣介石的800萬。并且戰略反攻和戰略決戰,都是在我軍占劣勢的情況下發起的。這里面的個中原因有戰爭指導藝術的高低、有戰略戰術的優劣、有民心的向背,還有文化的對抗。蔣介石對戰爭的失敗做了不少檢討,就是沒從文化上找原因。殊不知,毛澤東領導的是新文化,蔣介石固守的是舊文化。毛澤東是師范生、當的是小學校長,身后只要一個頭銜就是教員。用毛澤東的話說,是蔣介石逼著他這個教員扯旗造反、上山為的。難怪科班出身、留過洋、當過黃埔軍校校長和北伐總司令的蔣介石,看不起一個不懂戰術、不懂槍炮的小學教員。毛澤東在井岡山時,說我跟蔣介石打的是文化(哲學),這是避實就虛。蔣介石的軍官都有文化、是舊文化,兵卻是文盲;毛澤東不但要軍官有文化,而且要戰士也有文化,都是新文化。文化是理想信念、戰術技術和政治品德的載體。軍隊的戰斗力在連隊。人和武器的最佳結合出戰斗力。一個有文化、有覺悟的人和武器裝備結合與一個沒有文化、沒有覺悟的人和武器裝備結合相比,誰有戰斗力不是明擺著的嗎?知識上兩極分化的部隊顯然不如知識上共同提高的部隊聰明、有戰斗力。看看攻城時,戰士利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計算坑道作業的時間、炸城墻所需的炸藥等戰例,你不得不嘆服最聰明是最有實踐經驗的戰士;看看南下時,幾百萬野戰軍不但是戰斗隊而且是工作隊,不得不承認中國革命迅速勝利的原因之一,就是毛澤東率領著有文化的兵戰勝了蔣介石帶領的文盲兵。可見,知識青年的大量入伍,帶動了以戰士為主體的文化水平提高,從而促進了中國革命的勝利。

 

  促進了部隊的革命化正規化現代化建設。進入近代以來,建設現代化的國防軍,成為100多年來縈繞在中國人心頭的夢想。兩次鴉片戰爭的炮火、甲午海戰的硝煙、八國聯軍的槍聲震醒了東方睡獅,中國人睜眼看世界:區區幾艘堅船利炮,小小一干洋人洋槍,幾萬人、幾十萬人、上百萬人抵擋不住。中國怎么了?答案就是中國需要軍隊現代化。于是,有了小站練兵,有了黃埔軍校。袁世凱的新軍、蔣介石的國民黨軍,都極力實現了武器裝備和軍人著裝的現代化,但沒有做到人的現代化,因為兵仍是文盲半文盲的青年農民。解放軍的前身是紅軍、八路軍,是人民的軍隊,代表著中國現代化軍隊的方向。軍隊現代化在推翻腐敗的舊制度的革命戰爭中,走過了曲折的道路。從上井岡到下井岡,從中央根據地到陜甘寧邊區,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從建國前到建國后,毛澤東都緊緊抓住部隊的文化學習不放松,辦紅軍教導隊、作大量吸收知識分子的決定、到抗大演講、給中央警衛團的戰士講課。195081日,毛澤東以軍委主席的名義頒發《關于在軍隊中實施文化教育的指示》,要求全軍除執行規定的作戰任務和生產任務外,必須在今后一個相當時期內著重學習文化,以提高文化為首要任務,使軍隊成為大學校,組織廣大指揮員和戰斗員,尤其是文化水平低的干部,參加文化學習。通過文化教育,全軍指戰員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對廣大指戰員掌握現代化軍事科學技術,提高治覺悟和理論水平,實現人的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正是知識青年大量入伍和加強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促進人民軍隊的革命化正規化現代化建設。

 

  總之,知識青年(大學生)當兵,不但推動著部隊建設不斷向前發展,而且影響改造著社會,好人當兵的連鎖效應是難以估量的。強大的國防需要優秀青年、需要大學生士兵為主體,兩個文明建設需要好人當兵效應,各行各業的興旺發達需要經過部隊鍛煉的知識青年。大學生當兵于國于民于己,都是百利無一害。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原創】來源:昆侖策網)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昆侖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昆侖俠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王志剛 :建議 大學生當兵報效祖國

    2016-07-13
  •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