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11月1日電 物聯網,是張什么網?物是哪些物,聯要怎樣聯?
物聯網的英文名稱為“The Internet of Things”,在國際上又被稱為“傳感網”,簡單來說,就是“物物相連的網絡”。當把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裝備到現實中的各種物體上,所有資料都可以形成數據并上傳至網絡時,一切真實的物體就可以被賦予“智能”,物與物、人與物之間就可以實現“溝通”和“對話”,物聯網也就隨之形成。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產業浪潮,我國“十三五”規劃也提出積極推進物聯網發展。
一般認為,物聯網的定義分解來看有兩層含義,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
聽著高冷,看起來飄忽?其實物聯網技術早已“潛伏”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間。比如,現在使用的第二代身份證以及部分高校發放的學生證、校園一卡通等,也內置射頻識別芯片。芯片存儲居民或學生基本信息,并且有效防偽,在讀寫器上一掃,即可顯示持卡人基本信息。
再如,不少高速公路現在有了ETC收費系統,這些收費站口無人收費,而是在車輛內部安裝識別芯片,司機只要減速行駛,計費系統即能讀取車輛信息,完成收費。車輛ETC繳費不僅增加通行效率,還節約管理成本,推廣前景很大。
(記者王玨玢、朱國亮、陸華東)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