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李靖:“屈子當年賦楚騷”——毛主席詩詞中的屈原形象
點擊:  作者:李靖    來源:昆侖策網【授權】  發布時間:2021-06-14 10:12:46

 

1.webp (8).jpg 


又到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過端午,必然要想到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辭賦傳統的開創者,不僅留下了《離騷》《天問》等千古絕唱,更以其崇高的政治理想、高潔的政治人格和慷慨赴死的勇毅悲壯,為人們所敬仰,傳頌至今。

毛澤東主席就十分欣賞屈原這位“同鄉”。廣義上來說,他們都是楚人,毛主席青年時代求學、游歷的湘江流域,也留下過屈原的足跡和詩篇。毛主席深受楚辭文化影響,青年求學時代就曾用小楷工工整整地抄寫了《離騷》全篇,成為流傳至今的毛主席最早的書法作品之一。毛主席贊賞屈原的文學、政治才能,更推崇他擔當責任、敢于斗爭、寧死不屈的精神。毛主席詩詞充滿浪漫的想象、上天入地的求索精神,融古代神話傳說、神話人物于革命敘事,包羅萬象,博大宏偉,可以說是對楚辭傳統的推陳出新。

一、“年少崢嶸屈賈才,山川奇氣曾鐘此”:青年時代即以屈原為榜樣


青年時代的毛澤東深受古典文學和湖湘文化的影響,對屈原十分欣賞。除了喜歡屈原的辭賦,他還特別推崇屈原本人,曾在勉勵友人的贈詩中表達對屈原的認同。1918年4月,毛澤東送別新民學會會員、也是他通過《二十八畫生征友啟事》交到的好友羅章龍赴日本求學,贈給他《送縱宇一郎東行》一詩(縱宇一郎為羅章龍化名)。開篇即寫湖南長沙的鐘靈毓秀:

“云開衡岳積陰止,天馬鳳凰春樹里。

年少崢嶸屈賈才,山川奇氣曾鐘此。”

 

以在長沙留下足跡和文章的楚國屈原、漢代賈誼為代表,顯示楚湘之地深厚的歷史人文積淀,其中不無引以為傲的自豪感。

屈原、賈誼同為辭賦大家,屈原被放逐后在沅湘一帶留下了《離騷》《九章》《遠游》等辭賦,其臨終前寫的《懷沙》,一說是懷念長沙之意,投水的汨羅也在長沙附近;賈誼被貶謫為長沙王傅,念屈原,感身世,寫下了《吊屈原賦》《鵩鳥賦》,流傳至今。兩人政治上均有遠大抱負和杰出才能,年輕有為,名重一時,但后期均囿于形勢而不得志。司馬遷在《史記》中就將二人合并作傳,寫成《屈原賈生列傳》。在長沙求學的青年毛澤東也在詩中將“屈賈”二人并舉,突出其“年少崢嶸”之才,表明對他們的欣賞,也寄托了像他們一樣奮發有為、擔當責任的志向。

屈原面對楚國政治昏亂、外敵入侵的飄搖形勢,力圖革除積弊,重整乾坤;賈誼面對漢文帝時諸侯勢大、匈奴侵擾等問題,作《治安策》等政論,痛陳時弊和應對辦法,力圖消除禍患,長治久安。年輕時的毛主席所處的時代,同樣是內外交困,整個中華民族面臨著楚國當年那樣政治腐敗、強敵虎視的局面,有分崩離析、亡國滅種的危險。但優秀的青年志士不會甘于沉淪,被稱為“毛奇”的青年毛澤東與同學們積極磨煉身心意志,修學儲能,為天降大任做準備:“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真是意氣風發,躊躇滿志。

《送縱宇一郎東行》還寫道:“君行吾為發浩歌,鯤鵬擊浪從茲始”“滄海橫流安足慮,世事紛紜從君理”,既是勉勵友人,也是勉勵自己,表明了在滄海橫流之際挺身而出,如鯤鵬擊浪般做出一番大事業的宏偉抱負,透露著改造社會舍我其誰的自信與擔當,充滿湖湘文化經世致用、敢為天下先的剛健品格和浪漫雄奇的楚辭流韻。

二、“屈子當年賦楚騷,手中握有殺人刀”:晚年尤其贊賞屈原的戰斗精神


賈誼和屈原結局都是悲劇的。屈原因政治理想不能實現而投江自殺,賈誼因為在擔任漢文帝之子梁王的太傅時,梁王落馬摔死,而自責失職,終日哭泣,憂傷至死。相比之下,屈原死得悲壯,他的死雖是個人的選擇,卻是為國為民而死;賈誼則死得憋屈,更多是為皇室子弟、為私人感情和個人前途憂慮而死。毛主席欣賞二人的才華,但更推崇屈原的激昂壯烈,不贊同賈誼的憂郁憋屈。

在寫于1964年的七絕《賈誼》中,毛主席再次將屈賈二人聯系起來:

“賈生才調世無倫,哭泣情懷吊屈文。

梁王墮馬尋常事,何用哀傷付一生。”

 

對賈誼的早逝感到惋惜和不值,在他看來,賈誼終究氣量小了些。

而對赴死的屈原,毛主席并不認為他的死沒有價值,而是將其理解為壯烈的抗爭。1961年秋,他寫下《屈原》一詩:

“屈子當年賦楚騷,手中握有殺人刀。

艾蕭太盛椒蘭少,一躍沖向萬里濤。”

1.webp (9).jpg

 

寫出了屈原不一樣的氣勢。尤其把屈原寫的辭賦看作是鞭撻黑暗的“殺人刀”,可謂別開生面。

毛主席是極為看重文化、文藝的戰斗作用的。他在歡迎女作家丁玲到陜北的《臨江仙·給丁玲同志》一詞中,化用拿破侖的名言來形容文藝戰線的能量:“纖筆一枝誰與似?三千毛瑟精兵。”對屈原,他欣賞其文采,更稱道他堅強不屈、勇于抗爭,誓死不與黑惡勢力同流合污的戰斗精神,而這突出地表現在《離騷》等辭賦作品中。

在《離騷》里,屈原不但批判楚王身邊的一班佞臣,連楚王也一并揭露,直指其聽信讒言,忠奸不辨:“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閉目塞聽,不能體察下情:“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朝令夕改,毫無信義:“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與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直言錯在君王:“指九天以為正兮,夫惟靈修之故也。”這樣大膽直接的批判,遠遠超出了一般辭賦文章的“諷諫”尺度,正如匕首響箭刺向昏君佞臣。

后世文人寫辭賦,主張“勸百諷一”,以勸誡為主,諷刺的比重少之又少,直至毫無蹤影,干脆將辭賦變為歌功頌德夸飾榮耀的浮夸文體,可以說偏離屈原開創的楚辭精神遠矣。司馬遷在《屈原賈生列傳》中就評價道: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其后楚日以削,數十年竟為秦所滅。”


意思就是屈原之后的辭賦家,都只是繼承了屈原的辭令,卻不敢直諫,而一味地粉飾太平,楚國也因此滅亡。

毛主席在詩中推崇屈原的戰斗精神,“手中握有殺人刀”“一躍沖向萬里濤”二句一改人們印象中作為憂郁文人的屈原形象,刻畫出了一個作為戰士的屈原,極有感染力。“抱石自沉”的悲愴無奈,在毛主席筆下轉而成為沖天一躍的慷慨壯烈,與萬里波濤一樣崇高,精神亦如江水滔滔不絕,雖死猶生。

正如魯迅評價寫出“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陶淵明,除了“悠然見南山”,也有“金剛怒目”的一面,“并非整天整夜的飄飄然”;再如作為書法家、公文家的東漢蔡邕,在《述行賦》中也寫出了“窮變巧于臺榭兮,民露處而寢濕;消嘉谷于禽獸兮,下糠粃而無粒”這樣堪比“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批判性詞句,“才明白他并非單單的老學究,也是一個有血性的人”(《題未定草六》)

發現和推舉古代文士作為戰士的一面,不認同“在沉默中滅亡”的賈誼式的逆來順受、憂郁而終,推舉“在沉默中爆發”的屈原式的不懈抗爭、戰斗到底;歌頌仁人志士為國為民而憂憤,而不是為一己得失惶恐涕零,這也是毛主席和魯迅心意相通的一點。

三、“欲與天公試比高”:毛主席詩詞中的屈賦傳統


聯系到寫《屈原》一詩的時間,1961年,三年自然災害,蘇聯撤走專家,印度開始軍事挑釁,內外形勢雪上加霜,極為嚴峻,更需要頂住壓力,不畏強權,勇于斗爭,那么,毛主席在《屈原》中流露的政治情感就不難理解。也是在1961年,毛主席為紀念魯迅八十壽辰寫了兩首詩,歌頌魯迅“刀光劍影任翔旋”的永不妥協的斗爭性,和“憂忡為國痛斷腸”的深沉的人民情懷。同時期的其他詩詞如《和郭沫若同志》《卜算子·詠梅》《冬云》等詩詞中,有“今日歡呼孫大圣,只緣妖霧又重來”“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等詞句,亦充滿堅強不屈、藐視強敵、敢于斗爭的英雄主義情懷。

毛主席詩詞浪漫雄奇,有不少楚辭的影子,而更有革命者的昂揚,是戰斗的浪漫主義。“欲與天公試比高”讓人聯想到《離騷》中“吾令帝閽開關兮”的叩問天穹,而更具氣魄;“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讓人想到屈賦中上天入地的尋訪探索,而更為豪邁自信;《賀新郎·讀史》對“三皇五帝神圣事”的不以為然,可比屈原《天問》中對上古神仙圣人事跡的質疑。

現實世界與神話世界交融,是楚辭的一大特點。毛主席詩詞中不乏對神話人物和傳說的化用。“不周山下紅旗亂”“寂寞嫦娥舒廣袖”“吳剛捧出桂花酒”“牛郎欲問瘟神事”“鯤鵬展翅,九萬里,翻動扶搖羊角”,都亦虛亦實,極有表現力。面對富有神話色彩的昆侖山,詩人突發奇想:“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地球的周行不滯,宇宙的浩瀚無窮,則化為“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這樣光華燦爛的詩意表達。其想象之宏偉奇特,有李白、李賀等詩人的影響,但溯其源流,亦是《莊子》、楚辭開啟的浪漫風格。

在《答友人》中,詩人贈答同鄉好友,則盡取湖南本地的神話典故,“帝子乘風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淚”等句,明顯有《九歌》的影子,讓人想到《湘夫人》中“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想到《湘君》中“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等畫面。屈原這位“同鄉”,帶給湖湘大地走出來的詩人毛澤東多少靈感和熱情;而革命者的毛澤東,又更推陳出新,以革命敘事入于傳統文化形式,熔鑄成革命浪漫主義的新文藝,將積極奮發的戰斗精神推到極致。

愛國而不愚忠,為民不計私利,抗爭而不妥協,死節而不茍活,這就是毛主席筆下的屈原。一生為國為民戰斗不息的毛主席,一輩子勇于挑戰、上下求索的徹底的革命者,在屈原的辭章和身影中,亦看到了戰士的形象。

(作者:李靖;來源:昆侖策網【授權】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