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聞名的狼牙山五壯士英名可謂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但狼牙山這座悠久道教仙山卻鮮為人知。棋盤坨,傳為道祖太上老君同上仙宛丘弈棋,遺棋盤于此,后孫臏隱居修道該處。棋盤坨下有三教堂,中祀太上老君,左祀釋迦牟尼,右側祀孔氏仲尼。其下為孫臏洞,再下為建于唐代的九姑奶奶廟,另有仙人洞。坨之東側下方有道觀,觀內道人很多,李圓忠道長出家于此。老君堂在狼牙山之褡褳峰半山腰,依天然洞穴而建(現狼牙山賓館位置),供奉道祖太上老君,因建于懸崖,又稱通天觀。
1941年秋,日本華北侵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率重兵瘋狂向我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大舉進犯,妄圖消滅華北的抗日力量和在阜平的晉察冀軍區總部機關。
為了掩護晉察冀軍區總部機關突圍,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楊成武司令員奉命將一分區的紅一團調到阜平保衛晉察冀軍區總部機關。自己僅留下了三連和七連保衛一分區。
當時徐水、易縣、滿城、定興四個縣的機關干部和數萬名群眾都被圍在一分區狼牙山地區,于是,楊成武命令七連在東山坡、老君堂、棋盤坨、蠶姑坨附近節節阻擊敵人,掩護被圍在狼牙山地區的四縣機關干部和群眾轉移、突圍。
照片中的老道士,就是當年的棋盤坨道觀的道長李圓忠。他就是唯一在場的五勇士英勇作戰并毅然跳崖的歷史現場的見證人。(沙飛攝影)
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山上的道士們在李圓忠道長的帶領下,義無返顧地投入到保土衛國的正義斗爭中,成為玄門弟子在燕趙大地直接參與民族解放的典范。
楊成武率領的一分區八路軍于1939年1月進駐易縣的狼牙山腳下,于是與李圓忠結識。楊成武、高鵬、羅元發等干部的1940年3月的狼牙山巔之行,就是應李圓忠的邀請才進行的。幸好那一次的狼牙山之行,劉峰留下了寶貴的歷史影像,否則將找不到一張楊成武等人在狼牙山上的照片。
1940年,一分區主要干部在狼牙山棋盤坨指揮所前合影。左起:黃連秋、史前進、高鵬、趙志珍、楊成武、曹凌、趙凡。
1941年9月末,日軍向狼牙山發起了圍攻,擔任最后掩護的紅一團七連由連長劉福山、指導員蔡展鵬率領,帶著易縣、徐水、定興、滿城四縣的游擊隊千余人,在東山坡、蠶姑坨共等地用地雷和子彈,節節阻擊敵人,殺傷眾多日偽軍。掩護群眾從狼牙山突圍的任務完成后,七連和各縣游擊隊都按計劃撤離狼牙山地區,最后留下七連六班繼續引誘敵人,為了不暴露部隊和群眾轉移的方向,在班長馬寶玉、副班長葛振林的帶領下,六班五位戰士毅然地把敵人引向棋盤坨頂峰的絕路,經過多次激戰,集體跳下懸崖,譜寫了驚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壯麗詩篇,凝聚了偉大的中華民族抗戰精神,鑄造了一座光輝永恒的不朽豐碑。
日軍走后,李圓忠道長巧妙躲過敵人封鎖線,請情報站趕快轉告楊成武司令員,五壯士已英勇跳崖,其中兩位掛在凌空伸出的樹枝上,請速派人去搶救。在戰友、老鄉和李圓忠道長的援救下,掩埋了跳崖三烈士的遺體,將副班長葛振林、戰士宋學義救下送回部隊。
返回部隊的葛振林和宋學義(李途攝影)
五壯士血戰日寇時,狼牙山道士李圓忠就隱蔽在山上的雜樹叢中,他親眼看到了五壯士英勇跳崖的始末。五壯士跳崖后日軍集體列隊向五壯士跳崖的地方行鞠躬禮,也出自李圓忠的敘述。
這就是說,當年向外界清楚介紹狼牙山五壯士英勇跳崖這段歷史的,只有李圓忠一個人。所以晉察冀軍區派記者調查,確定對五壯士事跡給予表彰和大力推廣,都是在采訪了李圓忠之后才進行的。
狼牙山李圓忠老道士向晉察冀軍區三分區攝影組長葉曼之記者講述目睹五壯士英勇抗擊日寇,砸碎武器高呼口號跳崖殉國的悲壯情景。(晉察冀軍區三分區攝影員李途攝影)
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事跡很快傳遍了晉察冀及各抗日根據地。聶榮臻司令員親筆題詞:“視死如歸本革命軍人應有精神,寧死不屈乃燕趙兒女光榮傳統。”
這是一分區攝影員劉峰在1942年4月初拍攝的照片,地點是狼牙山棋盤陀道觀。
這張老照片具有非凡的歷史意義。這張老照片上一共四個人物,葛振林、宋學義大家都知道了,當年“五勇士”中幸存的兩位。“五勇士”跳崖發生在1941年的9月25日,半年后的1942年3月,楊成武向在晉察冀的抗大二分校要求,專門為一分區搞一個基層政工干部培訓班。抗大二分校同意了,這個一百多人的“一分區專門隊”就設在抗大二分校校部所在的陳莊以東的高陽莊,跟四大隊在一起。
1942年4月初,接到赴抗大二分校學習命令的葛振林、宋學義臨出發前,奉首長的命令,專程來到狼牙山棋盤陀道觀,向有救命之恩的李圓忠道長辭行。隨行上山的一分區政治部攝影干事劉峰,為他們的團聚留下了這張寶貴的老照片。
愛國道長李圓忠在老君堂道觀里。(在晉察冀軍區擔任無線電專家的英國國際友人林邁可攝影)
李圓忠出家前的真實名字不詳,只知道他出身勞動人民,又名李圓通,俗名李樹棠,號藥夫,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出生于河北省滿城縣魏莊村的一個武術世家,自幼習武身懷絕技。年輕時干過飯館跑堂一類的營生,以后從軍,當過直系軍隊的營長,當年部隊就駐扎在保定一帶。二十年代后期,代表著河北地方勢力的直系軍隊被奉系軍隊和西北軍聯手打敗后,李圓忠就近在狼牙山棋盤陀道觀出家,當了道士。這座道觀今已不在,于1943年4月底被到狼牙山大掃蕩的鬼子兵焚毀,地點是在今天狼牙山大酒店的所在地。
1943年4月,敵人在飛機大炮配合下向狼牙山發起了猛烈進攻,卻一無所獲。氣急敗壞的日軍把李圓忠道長居住了20多年的老君堂道觀焚毀,與此同時,山上的棋盤坨道觀也被日寇付之一炬,山上的道士、道姑被日軍野蠻地屠殺,鮮血染紅了這片英雄的土地。由于李圓忠道長未在,幸免于難。此后,李圓忠道長不知所終。楊成武將軍在《回憶錄》中多次提到狼牙山道士的愛國行動,人民不會忘記他們,狼牙山會永遠記住他們。
狼牙山五壯士(當年的稱呼是“五勇士”)的英雄事跡出現后,唯一的也是最直接的歷史見證人道長李圓忠成為了狼牙山周邊的新聞人物,一分區攝影師李途、1941年底從北平脫險來到晉察冀的燕京大學教授林邁可、晉察冀資深的攝影家沙飛、還有拍攝這一張的劉峰,都為李圓忠留下過珍貴的影像,這足以使李圓忠千古留名!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關于代理捍衛狼牙山五壯士名譽訴訟案的問答錄——一個中國律師為捍衛狼牙山五壯士名譽代理訴訟的心理路程
2017-09-20拜謁狼牙山五壯士之一的宋學義故鄉 -- “壯士”精神永遠閃耀在沁水河畔
2017-09-08徐實:為何“國粉”吹捧“高級將領”,而共產黨的英雄是“狼牙山五壯士”?
2017-08-18趙小魯 | 戰斗正未有窮期:狼牙山五壯士名譽案的歷史意義和再思考
2017-07-08?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