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海》總條目近13萬條”,通過“修訂”“詞條改動幅度超過三分之一”(見《人民日報》2009年9月8日第8版報道)。這就是改動43000多條詞目詞語。《現漢》負責人說《現漢》三次“修訂”也刪除8700多條詞目、詞語。所謂“修訂”的“改動幅度”如此之大,這是為什么?
筆者經過近20年對《辭海》和《現漢》的新舊版本千萬條詞條的對比和核實,發現“修訂者”有嚴重的政治錯誤,已寫出七十多篇專題文章揭露和批駁,先后在雜志和網上發表多篇,并出版了專著。“修訂者”的這個錯誤,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利用“修訂”,以西方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取代我國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這是搞意識形態的西化。對這個重大錯誤,《辭海》和《現漢》負責人的公開講話也有明確的表示,他們并已用增減千萬個詞目、詞語的行動表現出了是:否定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以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取而代之,是搞意識形態的“西化”。
(一)《辭海》和《現漢》負責人的表態和說明
《辭海》主要負責人之一副主編巢峰先后有這樣兩次坦率公開的表態,這是基本正確的。
一次是說:“《辭海》的1979年版,較為準確,客觀地評價歷史,可以用‘撥亂反正’來概括”(見《西安晚報》2009年9月7日第16版)。
但是,“《辭海》的1979年版,較為準確,客觀地評價歷史”的詞目、詞語卻被后來的“修訂者”取消、刪除、否定了。筆者發表幾十篇文章并出版了批駁“修訂者”錯誤的專著《革命歷史與領袖不容歪曲和否定》(中國新聞聯合出版社2008年出版)。
后來,《辭海》負責人巢峰對 “修訂”中有錯誤并未否認,他說:
“《辭海》都受那個時代的政治思想的影響……其中國家、政黨、政權的重大影響成為《辭海》出錯的一個原因。”(見上海《文匯讀書周報》2014年12月22日)。不僅承認有錯誤而且把“出錯的原因”也講了。
但是,《辭海》后來的“修訂者”雖有局部的糾錯,主要還是錯上加錯。
《現漢》負責人的態度是堅持錯誤。
第一,《現漢》主持人江藍生說:
“作為規范類工具書必須考量價值觀和社會效果”,“收錄的是真實地記錄當代社會生活”,“反映中西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刪除的是少量陳舊的詞語”(見《人民日報》2012年7月12日第16版報道)。
說穿了,實際上是用西方價值觀來搞西化,所謂“少量陳舊的詞語”實際是把符合四項基本原則不符合西方價值觀的大量詞語取消、刪除。
第二,《現漢》主持人江藍生又說:
“有些詞語不收錄就說明我們不想提倡這些”(見《揚子晚報》2012年7月12日A13版報道)。
說穿了,言外之意收錄的是提倡的。事實表現是《現漢》不收錄【反資產階級自由化】、【反和平演變】,不收錄【四項基本原則】、【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等等詞目,卻收錄【唱反調】、【對著干】、【接軌】(與國際接軌2012年版第668頁)、【易幟】(改旗易幟2012年版第1544頁),收錄【中國國民黨】、【中華民國】等等詞目。
第三,《現漢》原主持人晁繼周說取消、刪除的是:“陳舊過時的詞語”,“內容多涉及政治方面”,三次修訂累計已取消、刪除8700條詞目、詞語(見《辭書研究》雜志2012年第4期)。
第四,對于被取消、刪除的詞目詞語作何解釋?《現漢》在“陳舊”這個詞目中作了回答:“【陳舊】(形容詞)舊的;過時的:設備雖然有點舊,但還能使用。陳舊的觀念應該拋棄”(見《現漢》2012年修訂版第161頁)。
新與舊是相對比較而言的,即使是舊的也要首先分清是正確或是錯誤的。在這里我們試提出幾個問題請《現漢》“修訂者”回答:
1、“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誰新誰舊?為什么收錄“中華民國”,卻不收錄“中華人民共和國”?
2、為什么舊的“【忠臣】忠于君主的官吏”收錄,新的“忠于人民,忠于黨”、“忠于革命事業”都被刪除?(可對比《現漢》1993年版第1499頁與2012年修訂版第1354頁)。
3、為什么“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被刪除(可對比《現漢》1993年版第1195頁與2012年修訂版第1354頁)?為什么“【對著干】采取與對方作對的行動來反對或搞垮對方”卻被收錄?(見《現漢》2012年版第331頁)
4、《現漢》在詞條中寫“創新”:“【創新】(動詞)拋開舊的,創造新的”(見《現漢》2012年版第205頁),那么,理論創新,就是拋開舊理論創造新理論了,請問舊理論是指的什么?是指四項基本原則嗎?
5、鄧小平說“四項基本原則并不是新的東西”(《鄧選》第2卷第165頁),這難道就是取消“四項基本原則”的理由嗎?
《現漢》和《辭海》都是以搞西化的錯誤的立場觀點及其指導思想“修訂”社會政治歷史意識形態領域的詞目詞語,這就導致全盤否定我國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全面引進西方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混亂局面。
(二)《現漢》和《辭海》全盤否定我國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1、刪改【哲學】詞條,修訂者刪除”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過去哲學上的成就,總結了自然科學的成果和無產階級的階級斗爭經驗,建立了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可對比《現漢》1993年版第1464頁與2012年版第1649頁)。
2、刪改【一元論】詞條,修訂者刪除“辯證唯物主義是最科學最徹底的唯物主義一元論(可對比《現漢》1993年版第1358頁與2012年修訂版第1530頁)。
3、刪改【唯物主義】詞條,修訂者刪除“唯物主義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可對比《現漢》1993年版第1194頁與2012年修訂版第1354頁)。
4、刪改【辯證法】詞條,修訂者刪除“辯證法只有發展到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才成為一門真正的科學”(可對比《現漢》1993年版第66頁與2012年修訂版第83頁)。
5、刪改【四海】詞條,修訂者刪除“馬克思列寧主義是放之四海皆準的普遍真理”刪除(可對比《現漢》1979年版第1079頁與2012年修訂版第1233頁)。
6、《辭海》修訂者刪改【歷史唯物主義】詞條
修訂者刪除歷史唯物主義是“無產階級的歷史觀”,
刪除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親自參加無產階級的革命實踐,把辯證唯物主義應用到社會歷史領域,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
刪除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基本矛盾:“表現為激烈的階級斗爭,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階級斗爭必然要集中地表現為奪取國家政權的斗爭,表現為社會革命”,
刪除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在社會主義社會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繼續存在著不同形式的階級斗爭,存在著資產階級同無產階級、資本主義道路同社會主義道路之間的矛盾和斗爭,它們在某種范圍內表現為敵我矛盾,而大量地表現為人民內部矛盾。這些矛盾的發展和解決,也是推動社會主義社會前進的一種動力。”
刪除歷史唯物主義是“無產階級認識社會、改造社會的銳利思想武器”(可對比《辭海》縮印本1979年版第147頁與2009年修訂版第1125頁)。
7、《辭海》刪改【歷史】詞條,修訂者刪除“社會發展史首先是生產發展史,是許多世紀以來依次更替的生產方式的發展史。在有階級的社會中,就是生產斗爭和階級斗爭的歷史”(可對比《辭海》縮印本1979年版第147頁2009年修訂版第1125頁)。這是否定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觀。
8、《辭海》刪改【歷史科學】詞條,刪除“革命性與科學性相結合(可對比《辭海》縮印本1979年版第147頁與2009年修訂版第1125頁)。
9、《辭海》刪改【歷史辯證法】詞條,修訂者刪除它是“關于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可對比《辭海》縮印本1979年版第147頁與2009年修訂版第1125頁)。
以上6—9條的刪改就是《辭海》與《現漢》同樣否定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再看《現漢》進一步公然取消四項基本原則:
10、《現漢》刪改【旗幟】詞條,修訂者刪除“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旗幟”(可對比《現漢》1993年版第896頁與2012年修訂版第1020頁)。
11、《現漢》不收錄【中國共產黨】詞條。
12、《現漢》不收錄【中華人民共和國】詞條。
13、《現漢》刪改【堅決】詞條,修訂者刪除“堅決走社會主義道路”(可對比《現漢》1993年版第548頁與2012年修訂版第628頁)。
14、《現漢》重寫【國本】詞條,“【國本】(名詞)立國的根本:民為國本”(見《現漢》2012年修訂版第494頁)。
這是《現漢》在錯誤道路上走得更遠了,公然取消我國的立國之本四項基本原則,并以西方國家的“民為國本”取而代之。這個“民”即“國民”,是代表不了四項基本原則中的任何一項的。
以上僅僅舉出的14條詞目的改動,可以證明《現漢》和《辭海》的“修訂者”是用刪改詞條的事實、行動來回答他們全盤否定我國的馬列主義、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為“全盤西化”清除了所有的障礙。
(三)《現漢》和《辭海》都肯定并提倡資本主義意識形態
首先,辭書修訂者為“唯心主義”、“西化”都平反恢復名譽。
1、修訂者刪改【唯心主義】詞條,刪除“唯心主義是剝削階級的世界觀”(可對比《現漢》1993年版第1194頁與2012年修訂版第1354頁)。
2、原有批判“西化”詞目:“【西化】西化:所謂‘全盤西化’的主張,乃是一種錯誤觀點”(89年《補編卷》第525頁,被2012年版1338頁取消)。
3、修訂者刪改原來批判“歷史循環論”的詞條,把“【歷史循環論】這種理論是完全錯誤的。歷史循環論者不了解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階級之間的矛盾以及人民群眾對歷史發展的決定作用,現代資產階級反動學者故意宣揚這種理論,鼓吹資本主義是人類最美好的社會,歷史再向前發展將回到原初時期,妄圖以此來阻止社會革命,維護資本主義制度”這個批判被刪除(可對比《辭海》縮印本1979年版第147頁與2009年修訂版第1125頁)。緊接著就提倡“唯心主義”、“西化”:
4、修訂者重寫提倡 “西化”的詞條:“【西化】(動詞)思想觀念、生活方式等在西方文化影響下發生趨同轉變”(見《現漢》2012年修訂版第1388頁)。
5、修訂者增寫【趨同】詞條,“【趨同】(動詞)趨于一致”(見《現漢》2012年修訂版第107頁)。
6、修訂者增寫【融合】詞條,“【融合】(動詞)幾種不同的事物融合成一體,文化融合”(見《現漢》2012年修訂版第1101頁)。
7、修訂者增寫【接軌】詞條,“與國際接軌”(見《現漢》2012年修訂版第668頁)。修訂者為了“趨同”“ 融合”“接軌”再刪改【文化】詞目:
8、眾所周知,“【文化】……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的反映……具有階級性和民族性”(見《辭海》1979年版第1533頁)。然而,《現漢》寫的【文化】詞目,“意識形態”“階級性”都被去掉(《現漢》2012年版第1363頁)。這是為“文化融合”再取消障礙。
以上所謂“西化”“趨同”“ 融合”“與國際接軌”都曾是資產階級自由化精英所鼓吹,我們黨公開明確說:“‘與國際接軌’不是一個規范的術語”。“在涉及基本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意識形態、價值觀念、文化建設和生活方式等問題上,我們是不能隨意使用‘與國際接軌’一詞的。”(見《人民日報》2003年9月1日第5版答記者問)。這說得多么清楚!
9、引進【精英】詞條:“【精英】西方社會抹殺學用語,指社會上具有卓越才能或身居上層地位并有影響作用的杰出人物。與一般天才與優秀人物不同,在一定社會里得到高度評價和合法化的地位。并與整個社會的發展方向有聯系。因其散布于各行各業。從而可窺測社會分層現象。”(見《辭海》2009年修訂版第0959頁)。
10、引進【精英黨】詞條:“【精英黨】亦稱‘干部黨’。通常相對群眾性政黨而言。這種政黨一般組織嚴密,職能機構健全、固定,由專職成員從事黨務工作,有高度的政治認同和組織紀律;入黨條件嚴格,只吸納少數社會精英成員經過訓練……”(見《辭海》2009年修訂版第0959頁)。
11、引進【精英理論】詞條:“一種西方社會學、政治學理論和研究方法。認為少數人由于在智力、性格、能力、知識、財產等方面超群而在社會、政治中獲得統治地位。主張對精英人物的出身經歷文化社會背景領導行為等方面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以說明社會的結構,揭示政治的規律。”(見《辭海》2009年修訂版第0959頁)。
12、引進【精英循環論】詞條:“【精英循環論】西方社會學理論。由帕累托提出。認為社會下層中的優秀成員升入上層的隊伍,而社會上層中的墮落成員,降為普通民眾,如此循環往復,即可保持社會的穩定和發展。”(見《辭海》2009年版第0959頁)。都是不講階級性的。
總之,“修訂者”是利用“修訂”搞意識形態“西化”,凡是符合“西化”所謂普世價值觀抹殺階級性的詞語都可收錄,例子是不勝枚舉的。
綜上所述,《現漢》和《辭海》的修訂者是利用“修訂”以西方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取代我國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這是違反我國立國之本四項基本原則、違反我國《憲法》的。筆者希望黨中央,全黨全軍全國人民來關注和解決這個大是大非問題。(2017年6月12日)
作者通訊處:中共南通市委黨校 郵編: 226007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