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昆侖專題 > 國資國企改革 > 閱讀信息
蕭 武:如何看待作為政治問題的國企改革
點擊:  作者:蕭 武    來源:《作為政治問題的國企改革》  發布時間:2015-06-13 12:31:13

 

640.webp (1).jpg

 

  原題:作為政治問題的國企改革

 

  可以說,國資國企在技術層面上的改革從未停止過,一直在進行。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媒體的開放程度逐步提高,以及西方經濟學思想成為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媒體上對國企的批評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肆無忌憚,而且政治化程度越來越高。在當下的語境中,國企改革甚至已經更多地成為了一個政治議題,而非技術層面的議題。

 

  一方面,國企技術層面的改革雖然一直在持續進行,但由于這些改革往往較為緩慢,所以媒體給予的關注較少,加上國企本身仍然帶有較強的行政色彩,對外公開信息不夠及時,從而使社會公眾對國資國企不夠了解,進而導致了不少誤解。但媒體過分關注國企是否即將開始私有化,也遮蔽了國資國企在技術層面上的進步和提高。主流經濟學家實際上多數對國資國企改革并不了解,有些甚至對基本問題都缺乏常識,但在談到國企改革時,仍然根據西方經濟學的教條和媒體上的只言片語發言,嘩眾取寵,對社會公眾也形成了很大的誤導。

 

  這種政治化的討論表面看似乎十分激進,是在推動中國社會的整體進步,但實際上,這些嘩眾取寵的批評恰恰使社會公眾忽視了國企中存在的真正的危險傾向,尤其是國企內部的封建化趨勢,這本應是目前國企改革發展中最大的危險,但在媒體的引導下,卻從來沒有人關心,這無疑是放縱了這種傾向的發展。如果縱容這種傾向發展下去,最后的結果便是寡頭壟斷,某些企業成為某些領導干部的世襲領地,而這些家族也將會成為真正的但又隱性的資本寡頭,等到私有化的閘門一旦打開,這些人便會迅速成為切切實實的寡頭,重蹈俄羅斯私有化改革的覆轍。

 

  國企改革的議題被政治化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歐美企業普遍陷入困境,而中國由于受到的沖擊較小,國企又由于自身優勢得到了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支持,資金較為充沛,因此在國際市場上形成了并購的沖擊波。這在某些國家看來,當然是對其國家利益的威脅,從而在西方媒體上形成了長期對中國國企的跨國并購行為持懷疑乃至敵視的態度的現實。國內市場化媒體在這方面又緊跟國外媒體,在國外媒體落地仍然受到限制的情況下,國內媒體無形中充當了國外媒體的傳聲筒(國內有些市場化媒體本身與國外媒體本身就站在同一條戰線上),而忘記了國家利益。

 

  從媒體操作的角度看,實際上,媒體在采訪經濟學家時,也根據自身的需要進行選擇,對于與自身意識形態不相符合的經濟學家,媒體會主動隔離,屏蔽這種聲音,而頻繁在媒體上露面的經濟學家,實際上就是一個特定的群體,如吳敬璉、張維迎、陳志武等。雖然他們已經多年不進行具體的問題研究,但他們的演講和發言在媒體上仍然被奉為圭臬,就是因為他們的發言符合媒體的需要。而那些真正從事國資國企改革相關問題研究的經濟學家,則長期被媒體屏蔽在公共視野之外,從而使社會公眾誤以為支持私有化是經過嚴格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根本不知道還有另一種聲音存在,更不清楚國資國企改革到底在做些什么、已經進行到了什么地步、具體情況如何、目前的主要困難是什么等技術層面的問題。

 

  國有企業對目前的中國來說,無疑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此多有論述,習近平說,“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支柱,是我們黨執政的重要基礎,也是貫徹和實踐黨的基本理論的重要陣地。”從這個意義上說,對國企的批評,尤其是私有化的言論,本身的政治意圖就是不言而喻的。因為在他們看來,作為計劃經濟年代的殘余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要標志,是不符合他們預想的市場經濟的。對他們而言,改革的目標從來不是什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是如福山在蘇東劇變之后所預言的那樣,只有走向資本主義,才是歷史的終結,無論政治還是經濟,中國都應當以作為資本主義典范的美國為榜樣,他們說的市場經濟有且只有一種,即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并不存在什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而要通達這個目標,就只有消滅國有企業,進行政治改革。國有企業私有化正是作為政治改革的一部分被提出和要求的,而不是技術性的改革。他們不是要什么樣的國企,而是根本不要國企。因為他們要的不是什么樣的社會主義,而是根本不要社會主義。

 

  而媒體和主流經濟學家們之所以經常批評國企壟斷,其意圖也不是為了建立民營經濟與國有經濟和諧共處共同發展的市場,更不止是為民營經濟代言(在民營企業與跨國企業的競爭中,他們從來都是站在跨國企業一邊的),而是在民營經濟與國有經濟之間制造矛盾,多數民營企業家在這個問題上都要比一般媒體和經濟學家謹慎得多。同時,由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基本物資都由國企提供,因此,時常批評“抄表工年薪10萬元”之類的消息,也能夠挑動公眾對國企的厭惡乃至敵視,從而制造社會不滿情緒。毛澤東說,“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是革命的首要問題。”正是通過對國企壟斷的批評,使國企失去了社會公眾的理解和支持,甚至連部分黨政干部和國企內部工作人員也經常會使用同樣的語言批評國企壟斷,似乎國企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錯誤,就是一個需要改革的嚴重的“體制問題”。

 

  從這個意義上說,國企私有化看似一個技術問題,本質上是政治問題,而在輿論層面,這就是嚴肅的政治斗爭。只有從這個角度出發,才能認識到鼓吹國企私有化的真正意圖,才能做出正確的反應。奇怪的是有些黨報黨刊也在類似的問題上缺乏政治敏感性,不能及時發布正確信息,批評市場化媒體的錯誤言論,引導社會輿論,反而跟著市場化媒體批評國企,這種現狀是應當改變的。在市場化媒體已經形成了話語霸權的條件下,目前唯一有可能打破這種霸權的就是黨報黨刊,只有提高政治意識,才能在這場事關執政基礎的斗爭中獲勝。

 

  (本文節選自《作為政治問題的國企改革》,原載《天涯》雜志)

責任編輯:昆侖俠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