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國企腐敗案件多發在35歲至50歲年齡段。
上海市檢察院一項國有企業職務犯罪情況預防調查報告顯示
國企腐敗案多發35至50歲年齡段
上海市檢察院日前發布《2011年—2015年上海市國有企業職務犯罪情況預防調查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國企腐敗案件多發在35歲至50歲年齡段。
《報告》稱:在2011年至2015年的五年里,上海檢察機關共查辦發生在國有企業貪污賄賂犯罪791件911人,分別占同時期立案件數和人數的45.4%和42.8%,每年均占到立案件數和人數的近五成。國企案件占半壁江山,涉及石化、電力、交通、建筑工程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
國企人員貪腐主要表現
據《報告》分析,五年間,上海檢察機關查獲國有企業人員職務犯罪表現出很強的貪婪性,主要集中在受賄、貪污、挪用公款、單位受賄和濫用職權等幾類犯罪,其中,涉嫌受賄的占48.21%,貪污的占37.15%,挪用公款的占9.92%,共計95.28%,其作案所得大多用于個人開支或者營利性投資。
其二,35歲以下犯罪嫌疑人占總人數15.25%,35歲至50歲占56.14%,50歲以上占28.61%。35歲至50歲年齡段正是人生的黃金年齡,正是企業生存發展的中堅力量,也是開始走向領導崗位享有實權的重要階段,但是一些人在擁有權力后不能廉潔自律,轉而追求金錢、虛榮。
其三,從涉及崗位職務分析,多數為直接經手管理款物人員。其中單位負責人占25.8%;負有收取、登記、審核、保管款物職責等財務人員占42.5%。此外供銷采購環節、基建環節、改制環節等,也是職務犯罪易發環節。其四,犯罪手法隱蔽、次數多、金額大、時間跨度長,10萬元以上(含10萬元)的人數為604人,占全部國企職務犯罪人數的66.25%,作案3次以上585人,占總數的64.18%。上海某市政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阮某利用職權收受賄賂,從2001年至2009年,13次接受同一個行賄人的賄賂以及出境旅游,時間竟長達9年之久。
國企貪官犯罪手段隱蔽
《報告》顯示,當前國企職務犯罪出現新的趨勢:行業性特點越發明顯,一些建筑、交通、運輸等發展機會較多、營利較大的領域,一些經濟效益較好且處于壟斷(或半壟斷)地位的行業,一些處在國企改制環節的企業,都成為職務犯罪高發行業和易發環節。上海某物業集團下屬經營分公司,在負責集團門面房的出租經營業務過程中所收取的租金在管理上存在漏洞,給經營分公司原經理張某借機長期截留企業經營收入提供了便利條件,在長達11年之久的時間里,張某伙同財務人員丁某等不斷截留企業經營收入,共計近2000萬元,丁某還采取隱瞞實際收入、虛構統計報表的手段,單獨貪污公款1000萬余元。
職務犯罪從以前“被動”型為主向“主動”型發展,作案動機也已不再是“生活必需”,相反大多是為了揮霍享受,或者非法資本運營。某國有股份有限公司客運營銷委某等3人利用票務系統監管漏洞,勾結機票代理人員,通過虛增積分兌換機票并銷售,侵吞票款600余萬元。
職務犯罪由直接侵占財產逐漸轉向間接占有財產發展。上海某機械制造廠原副總經理翟某利用職務便利,由妻子出面設立中介公司,在采購過程中虛設中間環節,騙取差價465萬余元。
職務犯罪的群體化、智能化、專業化日益增強;嫌疑人文化水平普遍較高,大專以上文化人數709人,占全部國企職務犯罪人數的77.84%,大多數具備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反偵查能力,犯罪手段往往呈現隱蔽化、復雜化的特點。上海某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董某違規多次事先將大米采購數量和品種透露給上海某米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陳某,使其能提前準備低價購進大米,在招標中取得優勢,董先后收受賄賂人民幣300余萬元。
權力濫用成國企腐敗誘因
《報告》對國有企業職務犯罪的成因分析認為,國企人員職務犯罪案件多發,既有制度不健全等客觀因素,也有相關人員自我放松要求、貪圖個人利益等主觀因素。主要集中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權力不公開、不透明,過于集中而被濫用,(二)監督機制執行不力,制約措施還“不給力”,(三)干部隊伍法律意識和管理經驗不足,(四)腐敗問題的復雜性、艱巨性,強化了犯罪嫌疑人的僥幸心理。
上海某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原副總裁戴某,于2004年至2011年,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工程建設中謀取利益,共收受賄賂人民幣804萬余元、美元2萬余元。在這期間,行賄人朱某在戴的幫助下拿到了10多項總價近3.9億余元的建設工程。當戴聽到紀委調查的風聲時,即約行賄人朱某見面,商量對策。兩人及其家屬設計了幾套應對調查的方案,以為僥幸能夠躲過調查,但面對鐵的事實和證據,戴不得不如實交代。
針對上海國有企業數量多、規模大、對經濟發展貢獻度高的特點,近年來,上海檢察機關主動配合國資監管部門,重點圍繞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資產證券化以及國有企業“走出去”拓展發展空間等熱點問題,切實做好腐敗風險同步防控工作,強化檢企合作、積極預防國有企業中的職務犯罪,探索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經驗。8月1日,該院在中國商用飛機公司舉辦“國資國企職務犯罪預防”上海論壇,為檢察機關、相關國有企業以及主管部門就國企預防職務犯罪、相關法律法規適用、國企改革廉政風險等問題提供了交流平臺。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