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昆侖專題 > 臺海論壇 > 閱讀信息
彭勝玉:統一臺灣前中國如何全面保障石油供給安全?
點擊:  作者:彭勝玉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21-05-14 08:02:09

 

1.webp (12).jpg 

 

中國石油對外依存超過70%已經持續多年,在中美斗爭日益激烈的今日,石油對外依存,在中美斗爭如此嚴峻激烈形勢下,已經成為影響中國國家安全的重大隱患。

美國特朗普和拜登兩屆政府堅決一致制裁中海油,充分表明美國在打壓中國能源供給,美國打壓中海油絕不是為了什么幾年前南海勘探事件懲罰中海油,核心是打壓中國海上增儲上產,意在讓中國擺脫不了能源進口依賴,以便如收臺戰爭或其他沖突時隨時卡住中國能源命脈。

中美博弈日益激烈,不排除會有各種局勢復雜情況可能,如果中國把收復臺灣提上日程,在準備行動前,大面積卡斷中國石油進口將成為美國可能優先采取的行動。

中國目前正在開展“七年行動計劃”努力實現增儲上產。公開披露數據顯示,2020年中海油國內油氣總產量再創歷史新高,突破6500萬噸油當量,其中原油產量同比增長240.3萬噸,連續兩年國內原油生產增量位居三大油公司之首,其中2020年占總增量的80%以上;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26.1億方。這里面特別需要重視的一點是中國的海洋石油新增產量在2020年達到了中國新增產量的80%。也就是說,中國陸地的新增產量已經很有限,中國的石油增儲上產的最大潛能就是在海洋石油,而海洋石油增產的最大潛能就在中深水,尤其是深水。

筆者認為,中海油被美國制裁對中國國家能源供給影響將極其深遠,早在拜登上臺前我就研判,拜登新上任后將中海油移除出黑名單的可能性極低,事實也證明拜登上臺后第一個堅持的特朗普的決定就是執行對中海油的制裁。故我們一定看清美國制裁中海油的真實目的和核心意圖。

美國以威脅南海安全制裁中海油只是借口,我們不能天真地理解為中海油是因為參與南海開發而被制裁受到懲罰。結合當前美國對中國打壓的行為特點看,美國對中國的打壓核心在打壓中國戰略領域的能力發展,所謂公開地擺在明面的制裁理由都只是借口。與軍方有關,參與南海行為都是理由而已。石油行業就是中國的戰略領域,中國石油行業的能力發展最大的薄弱之處就是深水勘探生產能力。

美國對中海油的制裁核心在遏制中國海洋石油深水開采能力的發展,力阻中國從中深水海洋獲取石油資源,阻攔中國海洋領域的石油增儲上產。美國本質上就是想讓中國一直高度依賴國外進口,這種依賴就是美國以后隨時可以卡住中國能源命脈的關鍵。企圖打擊中國最大的油氣增產潛力點(中深水海洋油氣資源),極大制約中國油氣增儲上產;打擊中國石油開采的最大技術薄弱點(深水開采技術能力進步),極大制約中國自主深水海洋油氣資源開發生產。中國海洋石油勘探開采技術的進步及勘探生產被限制,于美國將是利遠大于弊的。

據IEA統計,從開發利用情況來看,海上石油和天然氣的累計產量僅占技術可采儲量的29.8%和17.7%,低于陸上油氣的39.4%和36.8%。其中,深水和超深水的石油累計產量僅占其技術可采儲量的12%和2%;天然氣累計產量僅占5%和0.4%,可見海洋油氣極具資源潛力,是全球重要的油氣接替區。據IHS統計,近10年全球新的油氣發現有74%分布在海域,其中深水占23%,超深水占36%。

在技術進步和外部環境共同作用下,當前深水石油的單位成本與上一輪油價高峰時相比下降了50%,多數油田桶油完全成本已經降到40美元以下,深水石油的競爭力明顯提高,將是未來油氣田產量替代和增產主要來源。深水裝備需求有望增加,深水是我國裝備結構調整和升級的方向。中國海洋石油勘探處于高峰前期階段、天然氣勘探處于早期階段,剩余油氣資源比較豐富,具備加大勘探開發力度的資源基礎。

我們不能樂觀地盼著還能一如既往地獲得以前和西方合作的各種可能。只有認清美國的根本目的,放棄一切無謂的期盼,從最壞的可能出發,做最堅實的努力,加快推動我國中深水海洋石油開采能力進步,才是有效之舉。

中國在為收復臺灣做著各種準備,這應該是公開的秘密。那么中國統一臺灣前如何全面保障石油供給安全?今天我重點談一下“去-增-存” 三措并舉戰略思考:

一、去:去民用石油化

1、大力搞碳中和,推進去石油化。

中國可能到2050年,2060年還不收臺嗎?不可能。今天大力搞碳中和,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可以去石油化,減少石油對外依賴,以防戰時被動。能源轉型等其他的考慮是必要的,但可能沒有去石油化這么緊迫。

中國的碳中和碳達峰追求,當然首要的是減少、消除煤炭開發利用的碳排放,但是也一定要強調國家去石油化、去化石能源化,當然重點和核心是去民用燃燒石油。中國正在大力推動國家民用領域的去石油化。“三桶油”將來最重要的使命是滿足軍用和重要化工領域的需求,仍需要“三桶油”付出最大的努力才能去滿足。

我們搞碳中和,內在的一定要以減少石油需求降低石油依賴為重點追求,要把二氧化碳的追求放在次要位置。否則將容易造成沒抓住主次不清的問題。

2、要大力推動民營領域的去石油化,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高度重視現有汽車油改電或氫技術研發,把中國現存汽車進行去石油改造將極大加速交通民用領域去石油化進程。

在此舉個設想(技術問題由專業領域考慮):如果中國現存的全部燒油小轎車,可以直接裝上電池,將極大加速電動汽車替換燒油車。如此,原來的車體還繼續使用,也將極大降低電動汽車替換燒油車的巨大成本。如今,想用電動汽車,只能去買一輛新車,不但是成本巨大,也極大影響電動汽車替換燒油車的進展速度。這就是汽車油改電,這項技術,中國應考慮作為戰略性技術推動去攻關突破,這項突破,將極大有利于中國的去石油化,將極大有利于中國擺脫對外石油依賴。當然,汽車油改氫等技術也要一并大力發展,不只是發展油改電,要多條路多條腿推動民用去石油化。

近年中國全年進口石油占比達70%,是必須有去石油化的行動和戰略的。中國的去,不是去我們國產的那30%,而更應該是去我們進口的那70%。那么怎么去,推動中國民用的汽車大面積走向電動化是極大的戰略之舉。可以說,如果中國老百姓不需要汽車用油,那么中國的居民生活用石油,就基本沒有。沒有了居民生活的石油消費,那么中國對外的石油依賴將可以直接砍掉百姓出行這一項。而中國國內生產及進口的石油只需滿足非居民生活日常所需的其他領域(如軍用、航空、石化生產等),那么中國的石油對外依賴比例就將極大下降,中國的國內石油保障占比也將巨大提高,如此在戰爭等關鍵時期中國擔心的被切斷石油供給也將得到極大的防范,也可以防范出現戰時老百姓出行擠占軍隊用油情況。

故中國應大力推動砍掉居民生活的石油消費,推動居民出行領域的去石油戰略,而這,就需要大力發展電動汽車的大面積推廣替換燒油汽車。如果完全是一輛輛新車新電動汽車的替換,很多是取決于百姓新買車的選擇,這個量還是太小。如果能推動已有的全部在用的汽車,直接進行油改電,那么將極大加速電動汽車的大面積推廣,同時,也將極大降低大面積推廣的成本。

世界的汽車油改電的趨勢,對石油嚴重依賴進口的中國來說是極大的利好。中國應繼續加速這種進程的到來,這種汽車油改電的進程到來的越早越徹底,中國的石油依賴將更快解決被卡脖子,中國也將更快無需擔心被西方從海陸卡住石油命脈。故中國應堅決推動汽車油改電,堅決推動民用領域的去石油化,要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大力發展突破汽車油改電改氫技術,加速將國內現存的已有的汽車推動油改電。

二、增:增儲上產

3、踏踏實實勘探開采,不折不扣執行七年行動計劃。

準備越足,越能避免自己到時被嚴重影響。中國要做好自身石油供應,國內石油勘探開發不但不能退縮停滯更要加碼推進保障國家能源供應。

中央2020年提出的“六保”,其中一條就是保障能源安全。“三桶油”國內產油只占全國消耗量的較小一部分,時局復雜形勢下,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擔當不能減,國家不差“三桶油”自己算計的這點公司成本利潤掙的這點甜頭。要保持強大的戰略定力作支撐,越復雜的情況越要穩定國產石油。

“三桶油”的平均桶油成本短時間內開采成本難有大降低,今年明年后年幾年內開采成本都不會差太多,不要太顧及全球油價波動,應踏踏實實開采,不折不扣執行七年行動計劃。

中國的軍用、航空、化工用石油還需要用中國國內產的石油來堅實保障。故國際石油公司的整個公司去石油化的公司發展戰略,中國國內石油公司千萬不能盲目跟風,“三桶油”如果盲目跟風國際石油企業轉型是不合適的,要把握度。同時中國的戰略政策有時容易執行過度(如存在各層級以跟風執行為政治正確),一定要注意盲目跟風過度執行的現象。“三桶油”要繼續牢牢堅持為中國貢獻石油的使命。國內石油公司保障的還只是原來的國家使用的30%,完全沒有放棄和減少石油生產的任何余地。中國的巨大市場,他們還只是能滿足一部分,他們還必須繼續滿足下去,不要出現盲目跟風國外石油巨頭的市場化轉型。

4、中國石油大型央企應對當前形勢的總體應對戰略及目標建議如下:多買外油,穩采內油;收資源,強油企;納技術,壯油服。

建議暫時放下石油對外依存度追求,要多用外油多屯油。世界大中型油服公司大部分都是控制在私人股東手上,他們卻掌握著石油勘探開發的核心技術能力,可以考慮動用國家力量,放開膽子做蛇吞象的事情,如“三桶油”可以進行聯合收購,盡努力去控制一些世界油田服務技術巨頭。把握機遇,錢、術,要并用,對全球油服巨頭進行收并購是一種大幅提升我國石油勘探開發技術短板的可行辦法。此外,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的油田,我們要用各種方法鎖定權益、維護權益。

5、推動國際化和技術發展,不以錢為交易工具的“技術-市場-裝備”交叉及組合互換戰術更可能大行其道。建議用10-20年時間站在極高戰略高度、極高重視程度推動集團國際化-技術發展的“技術-設備-市場”的“交易-互換”大戰略。

大家手里有技術,有市場,有裝備,要巧用戰術,積極開展“技術-市場-裝備”交叉及組合互換。國際化發展及技術發展,應走“用人發展、用錢發展、用術發展”的三措并進之路。建議與全世界有需求的每個國家的政府,與全世界有需求的每一個角落的全球同行做如下八種形式的交易-互換。1)技術換市場、2)市場換市場、3)設備換市場、4)市場換技術、5)市場換設備、6)技術換設備、7)技術換技術、8)設備換設備。

這種利益互取所需的“技術-設備-市場”的“交易-互換”是國際化走出去做大做強,同時有效提升技術設備水平與能力的戰略路徑選擇。交易-交換是不損自身技術水平和實力的商業行為。上述交換過程可能將持續10-20年左右,此走出去的“技術-設備-市場”的“交易-互換”戰略如果能成功,我們的石油央企可能將成為世界上極有影響力業務覆蓋全球的石油公司。認真思考與世界有需要的國家及石油相關公司的“技術-設備-市場”的“交易-互換”戰略,這是可能帶來命運巨變的大膽宏偉之壯舉。

6、推進國際化,為有需要的國家實現國家石油勘探開采自主,是走出去擠壓競爭對手實現自身國際化發展的最好抓手。

結合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始,通過有選擇性地、分步驟地幫助有需要的國家實現國家石油勘探開采的自主,為對方國家建立諸如石油勘探開采等各流程的自主工業產業體系。這是走出去實現國際化的最好抓手,也是與西方巨頭爭奪市場最有力的利器,是壯大自身擠壓西方巨頭最可能實現突破的一條大路。

不要想著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我們本來就不是師傅。這個世界的油氣行業蛋糕,大部分都掌握的西方石油企業中,很多地方沒我們什么事。我們不去搶,蛋糕就沒我們什么事。我們去教徒弟,是去奪人家的蛋糕。同時,石油行業夕陽已經快要到來,我們現在手里大把大把的技術和裝備現在是時候拿出來交換發揮和創造價值,否則過一段時間,可能將爛在手里。這種即將爛在手里的技術和裝備,還不如用來去交換搶市場,去革西方公司的飯碗。

7、豐富技術獲取途徑,主動大力推動“三桶油”之間的技術換技術,可以合理節約控制科研經費。

困難時期不應把金錢耗在可能通過“三桶油”之間技術換技術就能獲取的技術的研發上。

國內“三桶油”之間的技術清單都是可以列出來的,很多“三桶油”在研發的技術或產品,有的單位早已經掌握,“三桶油”之間存在很多重復性科研。技術換技術,你有我也有有大家一起有,是沒有成本的技術獲取絕佳途徑,是可以操作的。在當今困難時期,還堅持一味地自主研發是非常不經濟的。行不行得通,不需要進行可行性研究,只需要跟對方去談。“三桶油”之間的技術秘密、技術專利,成千上萬,鎖在檔案柜,放在電腦里,只會腐爛發臭。油企之間自我封閉的科研,浪費的是極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及收益。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之間的技術換技術切有必要。可以列出清單尋找合適對象推進技術換技術,技術換市場等途徑,讓這些可能腐爛在我們電腦里的東西發揮更大價值,豐富我們的技術和市場獲取途徑。利遠大于弊的事,就不能太考慮弊。你會做酸辣土豆絲,他會做紅燒肉,互相教一下,大家就都會。

三、存:進口儲存-找而不采

8、我們要有意識地存油,加大石油儲存能力擴大儲油庫容,同時強化“藏油于民”國家儲油戰略。

2020年隨著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使經濟陷入停滯,油價低時,原油庫存已經非常龐大,美國能源公司儲存石油的空間已所剩無幾。眾多國家都在“抄底”原油;2020年4月還沒過完,中國商務部就破例提前2個多月發放了第二批非國營貿易原油進口配額。

我們要有意識地存油,可預見的是,未來中國的原油和成品油庫存將迎來再一次的激增高峰,我們做好準備了嗎?“藏油于民企”是解決目前我國儲油庫容有限的一個好辦法,但從長遠發展來看,加快擴大建設我國儲油庫容才是固守之本。

9、戰略角度高度重視石油進口,統籌考慮統籌管理統籌組織安排已非常必要。建議國家可以探討成立中國石油進出口總公司、全面管理石油進出口及國家石油戰略儲備。

石油進口目前已經多年達到全國石油消耗的70%,如此巨大體量的國家石油進口,還如果僅僅讓各個企業自行抉擇,散亂出擊,已難于滿足國家戰略需求。切有必要從戰略高度重視石油進口,統籌考慮、統籌管理、統籌組織安排已非常必要,建議國家可以探討成立中國石油進出口總公司。

10、我們要有意識地找而不采,讓找到的大量的優質石油埋存地下建好井眼,以備戰時隨采。

發現的好油田,我們可以大面積建好油井埋在地下不生產。平時多用進口油,戰時再臨時抽油。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研究員、中海油服發展戰略所戰略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m.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