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哥哥”這個詞是有特定含義的,代表的是敗退臺灣的國民黨政權的腐朽、殘暴、色情!可惜如今“兵哥哥”一詞不僅被我軍方的一些新媒體使用,也被各路官媒愛不釋手,已經不聲不響地洗白化、合法化、正統化了。筆者不厭其煩地向這些小編們提醒這個問題,有的似乎改了一些,有的干脆拉黑了我——這歸根到底是話語體系的問題,話語體系構建在語言框架之上。語言框架是個嚴肅的哲學概念,核心意思是對事物的不同稱謂體現了立場和價值觀——我軍是有史以來最為威武文明的武裝力量,我軍先進性也體現在話語體系上,比如我們的稱謂包括“指戰員”“戰士”“子弟兵”等等,不包括什么“長官”“弟兄們”“兵哥哥”!過去稱呼軍人常用軍爺、老總之類,兵哥哥這個白話文風格的稱謂最早來自民國時期妓女接待軍人嫖客時的稱呼,后來隨著國民黨敗退而被帶到臺灣、得以大行其道,和當地語言結合又派生出阿兵哥之類的變種,其曖昧、色情、下流是一脈相承的。總體而言兵哥哥這個詞匯是在臺灣發揚光大的、是反動軍隊的符號之一——1949年臺灣總人口約738萬,其中臺灣本土原住民約553萬、日本人轉籍的約80萬、蔣介石帶去的軍民約105萬(含軍隊60萬)。蔣介石帶到臺灣的60萬軍隊基本是中下級軍官和士兵以及在路上隨意抓走的壯丁,屬于年輕男性群體,嚴重影響了臺灣的性別比例。這些人剛開始被“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吹牛皮所蒙蔽,尚有打回老家去的幻想,等幻想破滅后成家的問題就提上議事日程了。蔣介石當然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于是頒布了禁婚令,強制規定軍官到28歲才可結婚,普通士兵在退役(40歲)前不可結婚,而且直到退役才能給這些普通士兵頒發身份證,否則便是無身份的黑戶,連最低的保障都領不到。這其實就是逼迫普通士兵必須服役到40歲才可以退伍結婚! 當然蔣介石也清楚自己這項規定實在是缺德,把當兵的逼得太急了自己恐怕也沒好果子吃。于是他又想到了另外一個餿主意:組建軍妓組織,對外謊稱“軍中樂園”,時間是1952年。他這是仿照美日軍隊在駐地旁修建妓院的做法,加上他本人也是逛窯子的行家,而且民國時期各地軍閥普遍開設妓院以補貼軍需。這種有組織的傷風敗俗大行其道,讓臺灣本來就不好的社會風氣雪上加霜——當時從大陸去臺灣的主流是壞人黑社會、地主還鄉團、反動資本家,加上原有的日本搞出的各種污濁,社會風氣好得了嗎?可嘆有些人還把那些人當自家人,搞什么兩岸一家親,一點歷史唯物主義都不講了。我們曾驚嘆臺灣年輕人“我阿祖是自愿的”的言論,但人家那是真正的發自內心啊!因為“伺候皇軍時曾經真的得到了高潮”!

既然軍隊能大搞皮肉生意,地方上當然可以有樣學樣,到了1960年代臺灣得到了“妓女王國”的稱號。加上當時美軍在越南大打出手,臺灣成為后方基地之一,大批美軍士兵在臺灣發泄獸性。我曾經看過資料,說當時臺灣很多市縣經濟收入的一成以上來自美軍的買春!更詳細的資料統計表明,1960年代臺灣合法的妓女不少于15萬、私下的無法統計,而且不斷增加。臺灣的公娼或軍娼制度直到1992年才被取消(此時距離第一家軍中樂園開業已經過去了整整40年),但實際上僅僅是成為地下行業而已,直到1990年代中期臺灣僅雛妓尚有6萬,1994年5月臺灣偽內政部還專門在臺北開“臺灣地區雛妓防治研討會”,足見是危害之烈! 這些不堪的歷史充分說明了臺灣不可能真正傳承中華文化,反而有可能污染中華文化——改開時期大陸有不少專家甚至官員叫囂“犧牲一代女孩子搞經濟”就是來自臺灣的污染!這個駭人的口號臺灣當然也喊過,是學日本的,此外新加坡越南等國也喊過——日本明治時期為了增加原始積累,將大量女性送到南洋賣春——這個題材的日本電影《望鄉》于1974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金門因為與大陸近在咫尺,成為蔣介石反攻大陸的跳板和前進基地,軍隊人數長期保持在5萬以上(高峰期達到10萬,而如今金門總人口才13萬)、大約相當于臺灣軍隊總數的一成,而且這些身處最前線的士兵精神緊張、前程無望,屬于混吃等死、過一天算一天,軍中樂園當然也十分發達!“軍中樂園”聽名字似乎高大上,實際上非常臟亂差。當時典型的實景是這樣的:門外憲兵維持秩序、屋內動物限時交配——這些婦女有的是拐騙不明真相的山民充當,有的來自犯案后被判刑的女犯,還有綁票劫掠的。她們每天必須做足四十單,不達標會遭受毒打、饑餓。而且往往即便達標也是生不如死,因為她們并不便宜、尤其在早期,恩客們不瘋狂一把怎么對得起價錢,各種變態是少不了的。下圖是“軍中樂園”試運行時的價格,跟搶劫差不多、士兵們被榨個精光,后來形成規模后,價格才漸漸下降——
為了讓士兵盡快完事,軍妓們當然會用各種手段,同時為了避免士兵的惱怒和不滿,她們會想法設法討士兵的歡心,激起對方的憐惜。那么那種場景下,還有比嬌喘地呼喊“兵哥哥”更好的方式嗎?這才是“兵哥哥”這個詞登上歷史舞臺的關鍵!“兵哥哥”這個稱謂結合臺灣方言派生出“阿兵哥”,成為臺式淫詞浪調的典型符號,直到現在——我們那些掌握著優質媒體資源的小編們啊,你們為什么不好好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如今雖然臺灣的“軍中樂園”取消了,但臺灣非但不對這些丑惡采取諱莫如深的態度,反而辦館展覽、拍電影去影展參評,真不知羞恥為何物!拍攝于2014年的電影《軍中樂園》,獲得第51屆金馬獎最佳男、女配角獎——入口的軍妓號碼牌(公休表示不便上班)和服務守則——

注意消費券上的“茶室”二字,那是掩人耳目的別稱。你現在理解為什么大陸招嫖信息往往講什么來了“新茶”了吧!——這些所謂的茶室也被叫做“八三一”,這個代號源自1954年的金門,當時有了金門第一家“軍中樂園”(仁武特約茶室),其電話分機號為“831”,當地人就用“八三一”專指該妓院,后來傳遍全臺,成了臺灣所有“軍中樂園”的別稱。這些不了臉的家伙還能寫出這樣的對聯,可真是個淫才——軍營附近的這個茶室是一座簡陋的平房,門在中央,進門后左右都是彈子房,全是阿兵哥們在打彈子,煙霧彌漫、人聲嘈雜、空氣十分污濁。彈子房正面墻上掛了一排女人的放大照片,一般是六吋的,每張照片都單獨裝框,框上有號碼,供人仰望。放大照片中一個個都是有號碼沒名字的姑娘,面貌有的姣好,但打扮卻不無土氣,照相時當然也多作態。她們大都來自鄉間和山地,也偶有外省籍的,格于環境,化妝水平自然不過如此。照片編號約有一二十個,有的框下加條,上寫“請假”,表示該號姑娘正在月經期間,暫停接客。在別的房門口排隊喧嘩中,有一位妓女也許太老了,她半裸身體,獨倚房門,面無表情地枯立著。在她旁邊不遠的墻上,張貼著花花綠綠的標語式的口號:娛樂時勿忘反共抗俄,春光無限好、保密最重要,娛樂春花秋月、莫忘國恥家仇,盡情娛樂、勿忘軍譽,假日高歌須縱樂、勝利結伴好還鄉,憐惜枕邊紅粉、記取故國佳人……
但你千萬不要被這些口號的“文采”所蒙蔽,事實上這些“兵哥哥”在違背歷史潮流的壓力下,在長期駐守一線的煎熬下,在難以言表的變態放縱下成了獸兵,制造出種種丑聞慘劇。比如1987年一位年僅16歲的臺北少女被軟禁在金門軍中樂園(庵前特約茶室)、被迫接客(按規定滿18歲才可入茶室),97天接客高達三千多次,身心俱殘,嫖資還被雞頭抽走一半,曝光后雞頭僅判刑十個月——

對島民如此,對外人就更不用說了——金門的兵哥哥們視人命為草芥,多次制造殺人慘案!這些慘案甚至在兩岸關系逐漸緩和后的1980年代以來仍舊發生。(一)1985年1月的一天,一艘大陸的采砂船因機械故障失控、漂到了金門獅嶼防區擱淺,遭到“兵哥哥”們的瘋狂射擊,當場射殺了6名大陸船員,僥幸未死的2人嚇得臉色蒼白,趕緊鉆進海邊的巖洞,大聲喊道“不要開槍!我們是老百姓,不是軍人!”但“兵哥哥”不為所動,在上級的命令下將一再跪地求饒的2名大陸船員直接從5層樓高的峭壁上推下摔死……(二)1987年2月,大擔島附近,一艘大陸漁船遭到射擊后起火燃燒,漁民揮舞白旗請求停火,可“兵哥哥”們仍舊調來坦克開炮將其擊沉!(三)1987年3月7日下午,小金門(烈嶼)附近霧氣茫茫,一艘不明漁船因機械故障和大霧迷航,慢慢飄向東崗西南灣,“兵哥哥”遂以重機槍、迫擊炮、反坦克火箭筒等武器,反復射擊。被擊中的漁船擱淺,“兵哥哥”上前查看,發現是一船越南難民,于是無差別地全屠之!管他婦女、兒童、老人、嬰兒還是孕婦。第二天“兵哥哥”們處理現場,在掩埋時發現尚有氣息者則予以補刀,船身焚毀后殘骸埋入沙灘。同日,“兵哥哥”們在海上用炮火擊沉大陸漁船一艘,致使4名無辜漁民枉死。這就是著名的三七事件和三八事件。時任臺灣防衛部門負責人的郝柏村只承認殺害了19名越南難民,但在許多臺灣退役的兵哥哥的口述和回憶當中,被害難民數量遠不止這個數字。(四)1990年7月,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在海上將76名福建漁民逮捕并封入“閩平漁5540號”船艙內遣返,所有艙門用木板釘死,悶死大陸漁民25人。使用的釘子長達15~20厘米,徒手無法去除,明顯是要致人死地! (五)1990年8月13日,“兵哥哥”在強制遣返50名偷渡客時,用軍艦將“閩平漁5202號”攔腰撞成兩截,直接造成21人當場死亡。閩平漁5540號事件和閩平漁5202號事件是兩起極為惡劣的事件,但臺灣的態度有三:
(2)執行遣返作業的“國軍”任勞任怨,遭到指責很不公平;
臺灣如此冷血、兇殘、無賴,激發了兩岸矛盾,但大陸方面要求追責懲辦兇犯的要求一直未能得到實質性回應。1990年9月12日,兩岸紅十字會之間簽署《金門協定》,臺軍逐步將海上管理權限移交給臺灣的執法部門(2000年成立了海巡署)之后,惡性事件才逐漸減少。但減少并不等于消失,我們把他們當個寶、他們把我們當根草,統計數據觸目驚心——
終于到了2024年2月14日,大年初五,金門偽海巡署和他們的前身金門“兵哥哥”一樣,故意殺人一般地撞擊大陸漁船、導致兩人遇難——這件事還在處理之中,從歷史經驗看,常規手段不會有效。如前所述,蔣介石從大陸帶到臺灣的人口105萬,占當時臺灣人口738萬的14.2%,這些人心存反攻大陸的想法,還是把自己當中國人的。然而現在這個比例僅僅是2.4%——想不清這個道理的可以看看金門“兵哥哥”的所作所為,齷齪、淫邪、殘暴,哪里還有一點中國人的影子?
當年已經如此、現在可想而知!
我已經說得如此清楚了,以后再用“兵哥哥”稱呼我軍戰士的,最少最少也是個糊涂蟲!
(作者系昆侖策特約評論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方中云訊”,修訂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