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陳梧桐:晉商做大做久的奧秘
點擊:  作者:陳梧桐    來源:北京東博文化研究院  發布時間:2016-06-06 08:24:53

 

         從日升昌兌現過期匯票說起

山西平遙古城有一古色古香的中國票號博物館,博物館大門正上方懸掛著一塊“日升昌記”的金字匾額,兩側立柱上書寫著一副“輕重權衡千金日利,中西兌匯一紙通行”的楹聯,這里正是我國最早的一家金融機構——日升昌票號的舊址。在長達一個世紀的經營中,這家票號始終堅持誠信不欺的經營作風,至今,當地還流傳著它兌現過期匯票的動人故事。

此事發生在清朝末年。一天,一個沿街乞討的老寡婦上門抖索地遞過一張已經泛黃的匯票,要求兌現銀兩。柜臺伙計接過一看,是30多年前日升昌張家口分號簽發的匯票,數額為1200兩白銀。伙計反復檢驗,覺得匯票是真,但早已過了兌現期限,給不給兌現呢?伙計請示大掌柜。大掌柜向老寡婦詢問匯票的來歷,原來她丈夫當年去張家口做皮貨生意,返家途中不幸暴病而亡。為了安葬丈夫,她花光了家里積蓄,典當了所有能典當的東西,只得靠乞討度日。前幾天,她思念丈夫,翻出他死前所穿衣服,無意間觸摸到衣角夾層,似有異物,拆開一看,原來是張匯票,估計是丈夫離開張家口前將賺得的錢交日升昌分號匯出后,把匯票縫在衣服夾層里的。大掌柜忙叫伙計搬出30多年前的老賬簿,果然查到了記錄,當即如數兌付了現銀,老寡婦的生活從此改變。消息一傳開,日升昌的信譽迅速上升,客戶也越來越多。

這是晉商誠信經營的一個典型事例。類似事例可謂比比皆是,正如梁啟超所言:“晉商篤守信用。”

“以義制利”的義利觀

晉商是明清時期資本最為雄厚的地域性商人集團,馳騁商界長達5個世紀之久。

“主顧至上”是晉商在長期商業實踐中積累的一個重要理念。曾任平遙蔚豐厚票號北京、上海、漢口等分號經理的李宏齡就說,主顧對于商號,猶如觀眾對于演員,沒有觀眾,演員無從談起。在任何情況下,主顧都是第一位的。那么,商號靠什么來爭取和吸引顧客呢?祁縣富商喬致庸總結多年從商的經驗,認為一是守信,二是講義,三才是取利。商人經商的目的當然是為了追逐利潤,但若把取利放至首位,按人趨利避害的本性,自然不免會采取不義手段,坑害顧客,賺黑心錢。顧客吃了一回虧,便不會再光顧。一些奸商之所以旋起旋滅,不能做大做久,就是這個道理。

正是基于這種守信為先的經營理念,晉商強調對待顧客要以誠相待,童叟無欺;出售商品要貨真價實,不缺斤短兩;營銷策略上,要堅持薄利多銷,析利于毫毛。因此,晉商中雖不乏“不務仁義之行,而徒以機利相高”的奸詐之人,但講信用的商人畢竟占據主流。如介休商人范永斗與遼東通財貨,久著信義,受到清順治帝的召見,詔賜張家口房地,成為皇商,因而大獲厚利。祁縣喬氏在包頭開的“復”字商號,堅持所售米面貨真價實,從不摻假,不僅從不缺斤少兩,而且還比其他商號給的更足,因此包頭市民都愿意購買“復”字商號的米面,生意越做越紅火。清末,喬氏的“復”字油坊曾將大批胡麻油從包頭運到山西銷售。經手的伙計在油中摻假,掌柜發覺后,立即飭令以純凈的胡麻油換下摻假的油,再行銷售。平遙蔚豐厚票號北京分號,經手京官的大量存放款和匯兌,1900年八國聯軍攻占北京,許多京官攜帶京師票券逃往上海,要求在滬兌換現銀。由于時局動蕩,上海許多商號都不予兌換,時任蔚豐厚上海分號經理的李宏齡認為事出非常,應照顧主顧利益,便力排眾議,酌量予以兌換。蔚豐厚號由是聲名益振,生意愈興。祁縣喬氏創辦的大德通票號,存款以山西省居多,放款則多在外省。1930年蔣閻馮中原大戰后,晉鈔嚴重貶值,大約25元晉鈔才能兌現1元新幣。大德通原先在山西收的存款都是晉鈔,此時如仍以晉鈔支付,可大發一筆橫財。但大德通考慮到客戶的利益,還是動用歷年的公積金,以新幣支付存款,信譽因而益增。

晉商不僅對顧客講信用,就是對合伙經營的其他商戶,也恪守誠信的商業道德。明人王士性在《廣志繹》中提及,當時晉商采用“伙東制”經營方式,一人出資本,聯合其他伙計一起經商,雖不曾立誓,卻無人私藏私吞。有的人的祖父借貸后在道上亡故,債主已放棄這筆借款,幾十年不再追討,然而借款者子孫長大后得知此事,更加辛勤勞作,設法籌措款項把債還上。其他財東見了,覺得這樣的人誠信可靠,都爭相聘為伙計,共同經商。到了清代,晉商實行股份制,股東也都嚴格遵守誠信的商業道德。汾陽人催崇吁,受雇于人,往來于張垣(今河北張家口)、云中(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賣絲,一年虧損了十幾兩銀子。雇主不大滿意,偶出怨言,他聽后生氣異常,覺得自己并無私藏貪污行為,只因缺乏做生意的本事才賠本,遂以刃切腹,腸子流出數寸,臨咽氣前對雇主說:“吾拙于貿易,致虧主人資。我實有愧,故不欲生。”以死來表明自己的清白。

晉商在長期的經營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們常將一些成功的經驗編成商諺,如:“售貨無訣竅,信譽第一條”;“秤平、斗滿、尺滿足”;“寧叫賠折腰,不讓客吃虧”;“買賣不成仁義在”;“生意沒有回頭客,東(財東)伙(伙計)都挨餓”等等;或編成對聯,如:“誠招天下客,義納八方財”;“仁中取利真君子,義內求財大丈夫”。通過這些商諺和對聯,向子孫和商號的職工進行傳授。年深日久,誠信經營的理念和商業道德便在他們的腦海里深深扎根,規范著他們的一言一行,因而極少出現欺詐舞弊的行為。一旦有人失足,便會為同行所恥,鄉里所鄙,親人所指,而被商號辭退,再無就業機會,也沒有顏面返回故土。因此,人人引以為戒,不敢輕易犯奸耍滑,違背商業道德。

明清時期的眾多商幫中,晉商之所以能夠做大做久,原因固然很多,但堅持“以義制利”、誠信經營,則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原因。晉商之信,足以為今日從商者之師。

作者:陳梧桐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中國明史學會顧問)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陳梧桐:晉商做大做久的奧秘

    2016-06-06
  • 內容 相關信息

  • 陳梧桐:晉商做大做久的奧秘

    2016-06-06
  •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