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紅場列寧墓前,人們舉著列寧畫像和鮮花舉行集會
為圓年輕時“要去蘇聯看看”的夢想,70歲的于春生坐著輪椅和71歲的愛人芮英參加了赴俄羅斯的紅色旅游團。
“特別幸運,我們還成了中共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常設展覽館開館當日的首批觀眾呢。”芮英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于春生夫婦并不是這個紅色旅行團里年齡最大的團員,72人組成的旅行團里大多數成員超過60歲,其中70歲以上的超過20位,甚至還有一位90歲高齡的老黨員。
列寧墓
2016年7月4日的莫斯科,藍天白云。旅游團懷著敬仰的心情來到了列寧墓。61歲的解放軍老兵王立華大校在列寧墓前端端正正地行了一個軍禮,獻上一支紅花。“為什么來到俄羅斯?因為這里是列寧的故鄉,十月革命的故鄉。”王立華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上世紀50年代,于春生和芮英都曾學過俄語。芮英告訴本刊記者,當時她與蘇聯小朋友通過信,有一天突然收到小筆友來信,打開一看,里面是一張列寧像章卡片。“我立刻用俄語寫回信,寄出去之前又跑去找老師幫改語法,心情好興奮”。
介紹衛國戰爭時期青年英雄的小說《卓婭和舒拉的故事》是芮英中學時代的最愛。“小時候,我理解的社會主義就是像蘇聯那樣‘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通過書本了解后,覺得那里的姑娘、小伙兒特漂亮,當時就很想去看看。”芮英說。
于春生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年輕時最愛看蘇聯電影《列寧在1918》《列寧在十月》《鄉村女教師》。尤其是《鄉村女教師》,“一位平凡的鄉村女教師,一生的時間就是兢兢業業教書育人,她對工作的態度深深感染著我”。
46歲的蔡濤從事建筑行業,他是這個旅行團里較年輕的成員。蔡濤告訴《瞭望東方周刊》,他的俄羅斯情結也源于電影。“從小在軍工大院里跟著老一輩看過很多蘇聯老電影,悲壯、美麗,所以一直想去俄羅斯看看那里的風貌。”
蔡濤在這次俄羅斯之旅中拍攝了許多照片,有沙皇時代的建筑、貴婦人和將軍的畫像,也有蘇聯時代的工農雕塑。“我最直接的感受是沙皇時代與蘇聯時代各種審美情趣的差別。”
這個以中老年團員為主的“俄羅斯紅色旅行團”是星火旅游網和北京時代環球國際旅游組織的。路線是從北京飛往圣彼得堡,隨后是6天的伏爾加河上的游輪行程,游輪最終抵達莫斯科,參觀新圣女公墓、中共六大會址及正在建設中的毛澤東紀念館等“紅色地標”。
2016年6月25日,出發前,星火旅游網總經理刁偉銘在機場給所有團友每人發了一枚毛主席像章和一本革命老歌歌詞手冊。刁偉銘告訴《瞭望東方周刊》,每次帶紅色旅行團出行,他都會多帶一百多枚毛主席像章,“有意思的是,這些像章每次都會很快被外國游客或途中遇到的其他旅行社的中國游客要走”。
“在俄羅斯,很多當地人看到我們的團友佩戴像章,都會認出來這是毛澤東,還有俄羅斯朋友跑來用三個列寧像章換取一個毛主席像章。”刁偉銘說。
伏爾加河
伏爾加河是俄羅斯的母親河,從北向南蜿蜒3600多公里,把圣彼得堡和莫斯科連在了一起。穿梭于兩大城市之間的游輪日夜不停,游輪乘客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國。
伏爾加河兩岸風光旖旎,但游輪旅行期間旅行社沒有安排參觀特定的“紅色”景點。主題游不能缺少“紅色”,團員吳俐霞告訴《瞭望東方周刊》,游輪上大家自發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講話。
58歲的吳俐霞是退休鐵路職工,也是一名共產黨員,這是她第一次參加紅色旅游。“在游輪上,我們談體會、辦講座,還搞了慶祝建黨95周年聯歡晚會呢!”她激動地回憶道,當一位河南團友流著淚用河南豫劇調子唱起對黨的贊歌的時候,“大家哭得稀里嘩啦的”。
莫斯科時間2016年7月1日上午10時,團友們聚集在游輪多功能廳,學習“七一”講話,老黨員們紛紛表示“不忘為共產主義奮斗的初心”。座談會開始時,全體起立高唱國歌,然后是90歲的老黨員戴中立發言。要求每人發言限時3分鐘,但還是有人沒來得及發言,很多人還提前寫了發言稿。
7月1日晚,由團友自編自導自演的慶祝晚會場面熱烈,成為伏爾加河上的一道特殊風景線。吳俐霞是聯歡晚會歌曲的總指揮,她告訴本刊記者,當晚大家一共演唱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歌唱祖國》《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十二首中俄經典紅色歌曲。
王立華說,在小組唱《人民軍隊忠于黨》團隊登場時,他對大家喊道,“當過兵的都出來”,結果有十多個團友跑出來,小組唱變成了大合唱。
船上的年輕人不多,但他們也積極參與,一個陪父母旅游的21歲姑娘為大家表演了歌曲《南泥灣》,一個16歲在美國讀書、這次陪奶奶來感受紅色文化的男孩,為大家表演了鋼琴獨奏。
激情澎湃的演出還吸引了同船旅游的意大利游客。熱情的意大利人哪里憋得住,很快就參加到晚會中來。有的意大利游客自發為大家拍照留念,最后與中國人一起在黨旗下照相。王立華說,“有個意大利游客最后與中國團員一起高唱《國際歌》,非常激動,后來才知道,他也是黨員——意大利共產黨員。”
2016年7月4日,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常設展覽館建成儀式在莫斯科舉行,并正式對外開放
最讓王立華感到難忘的還是瞻仰列寧墓,“我們排著漫漫長隊,手拿紅花,輕輕移動腳步,內心感覺激動、莊嚴,幾乎要熱淚盈眶。不管怎樣,列寧這樣一個把馬克思主義學說變成現實的領袖值得我們尊敬,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將永載人類史冊,永遠激勵著追求正義和平的人們去奮斗。”
刁偉銘說,當天等候瞻仰列寧墓的隊伍中大概一半都是中國游客,需要排隊四十分鐘,但當地工作人員看到旅行團里有很多白發蒼蒼的中國老人,還有坐著輪椅來參觀的,也很感動,于是就給了團隊十幾個優先進入的名額。
新圣女公墓
新圣女公墓是另一個讓團員們激動的紅色地標。王立華告訴本刊記者,盡管公墓占地面積不大,但能讓人感受到強烈的文化氛圍,卓婭、契科夫等諸多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名人都長眠于此。“尤其是《鋼鐵是怎樣練成的》作者,我們都很熟悉保爾·柯察金的名句,站在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墓前,那種頑強不屈的精神讓我們內心激蕩。”王立華說。
2016年7月4日,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常設展覽館建成儀式在俄羅斯莫斯科舉行。六大,是中共歷史上唯一一次在境外召開的全國代表大會。
中共六大會址常設博物館的首批游客都被授予了由中國駐俄羅斯使館公使銜文化參贊簽字的“首批觀眾參觀紀念證書”。芮英一邊向本刊記者展示手機中保存的紀念證書圖片,一邊說,“蘇聯莫斯科郊區秘密召開的中共六大歷史意義重大,我們作為首批游客,真是感覺不虛此行,值了。”
俄羅斯紅場
刁偉銘介紹說,中國游客除了對中共六大會址、紅場、列寧墓、列寧故居、圣彼得堡的十月革命指揮部感興趣之外,還對列寧的故鄉烏里揚諾夫斯克市、列寧曾經就讀和生活過的喀山市等地十分關注。
近兩年,俄羅斯正成為中國出境游熱門目的地,赴俄中國游客人均消費高達1.5萬元人民幣。
2015年6月底,為進一步提升中俄兩國旅游合作交流水平,推介中俄兩國紅色旅游資源,中俄兩國旅游部門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游局與俄羅斯聯邦旅游署關于2015-2017年紅色旅游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中國推出紅軍“行軍之旅”及“毛澤東路線”。俄羅斯方面則推出“烏里揚諾夫家族之路”和“游覽大城市及列寧故鄉之旅”等行程,旨在通過莫斯科-烏里揚諾夫斯克-喀山-圣彼得堡這條線路,讓中國游客更多地了解蘇聯和今天的俄羅斯。
北京時代環球國際旅游有限公司總經理曾慶安告訴《瞭望東方周刊》,2016年4月在列寧誕辰146周年之際,時代環球與星火旅游一起組了25人的旅游團探訪列寧故鄉,當時反響非常激烈。4月22日從烏里揚諾夫斯克市回到莫斯科時,正好趕上紅場上俄羅斯共產黨的紀念活動,俄共主席久加諾夫還接見了旅游團成員。“當時團友們與俄羅斯友人一起在紅場上唱《國際歌》、相互擁抱,情景十分感人。”刁偉銘說。
根據塔斯社的數據,2015年赴俄中國游客達136萬人次,比上一年增加64%。中國游客對俄羅斯經濟的貢獻高達數十億美元。
北京富萊茵國際旅行社總經理劉雨成告訴《瞭望東方周刊》,這兩年報團參加俄羅斯旅游的人數不斷增加,2015年該社接待的前往俄羅斯的游客近1000人,比2014年多出三成左右,以老年人為主,年輕人一般是陪老人去的。
“有一位88歲的老紅軍,因身體原因旅行社建議他盡量不要參團,但是老人堅持要去紅場看看,我們也特別感動。”劉雨成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