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直道: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至公元前210年命蒙恬監修的一條重要軍事要道。秦直道南起京都咸陽,北至九原郡(今內蒙古包頭),穿越14個縣,700多公里。路面最寬處約60米,一般亦有20米,在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都江堰:世界文化遺產,由秦昭王時期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建,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靈渠: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湘江源頭)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頭)相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譽。
鄭國渠:關中地區大型水利工程,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韓國水工鄭國主持興建,約十年后完工。它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達 300 余里(灌溉面積號稱4萬頃)。
秦始皇陵(兵馬俑):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前259—前210年)的陵寢,中國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秦陵四周分布著大量陪葬坑和墓葬,其中包括舉世聞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跡”兵馬俑坑。
阿房宮:被譽為“天下第一宮”,秦帝國修建的新朝宮,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未完全建成。1961年3月4日,阿房宮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被聯合國確定為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基址,屬于世界奇跡。
秦長城:世界八大奇跡之一,世界文化遺產。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由大將蒙恬在在原先戰國時期秦,趙,燕三國長城的基礎上修建。秦長城又西起甘肅臨洮、東至遼東,長萬余里。
古代的“鐵路”:近來在河南南陽的山區里驚奇地發現有古代的“鐵路”。經碳14測定,系2200多年前的秦朝遺留。原理和現代鐵路無異,還是復線,只是不是用蒸汽機車牽引,而是用馬力拉動。專家們都驚嘆我國古代2200年以前竟然已經有如此先進的交通設施。這將是比兵馬俑更驚人的大發現。
秦代弓弩:在秦兵馬俑坑的考古發掘中,也多次出現過上百件弓弩。令考古專家興奮的是,一件保存最為完整的弓弩破土而出,尤其是弓弩上“檠”的發現,以前只見諸史書,現在終于出現了實物,更是破解了歷史謎團。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