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濃縮王朝,遍地古國:河北的縣咋那么多?
點擊:  作者: 國家人文歷史    來源: 國家人文歷史  發布時間:2019-03-07 15:36:46

 

1.webp (5).jpg

 

家鄉坐標魯西北,經常往返于北京和魯省之間,中間經過的大部分路程屬于河北省地界。時間久了,就發現這樣一種現象:火車從大興出京向南,一路上幾乎半小時就要經過一座縣城。而到了山東境內,一個小時才能進入另一個縣。

 

翻開地圖才發現:在河北省,尤其是冀中南平原地區,密密麻麻的地名,就像摩肩擦踵的人群,擁擠在平闊的廣場。如果將一個個縣域駐地比作擁擠的人群,那他們簇擁的廣場,就是坦蕩的華北平原。

 

這項數據,河北全國第一

 

放眼全國,河北的縣級行政區,無論數量,還是密度,都是名列前茅,密度更是首屈一指。河北的縣(包括縣級市)總量全國第二,第一名的四川省面積是河北的3倍,所以論密度的話,河北遠遠大于四川。

 

 1.webp (6).jpg

全國各省縣級單位(不包括市轄區)數量比較|

 注:統計數據不含港澳臺

 

統計數據可以看出,河北地區,尤其是中南部平原,縣級行政區的密度在全國首屈一指。 通過地圖感受一下河北的縣級行政區的密度。

 

1.webp (7).jpg

全國縣級行政區密度地圖  制圖:蕭璇(大地理館)

 

平原地形是基礎

 

我們首先想到的基礎條件是地形——華北平原。

 

論耕地開發,平原墾殖難度遠小于山區,華北平原是我國第二大平原,而且中間幾乎沒有任何阻隔,河北的主要人口就分布在華北平原;論土壤肥力,華北平原是沖積平原,十分肥沃,適宜耕種的面積很大,除了河口三角洲和部分鹽堿地,幾乎都是中、高產耕地。

 

無論任何時期,要成立一個縣,人口規模是最重要的指標。古代的華北平原開發早,且承載力強,人口數量遠遠超過西部山區和南部丘陵地區。

 

不過,河北、山東、河南,都有大片的平原——但河北縣的密度,遠超過地貌近似的兩大臨省。從人口上說,河南16萬平方公里、山東15萬平方公里,而近19萬平方公里的河北,總人口只有7600多萬。

 

 1.webp (8).jpg

河北、山東縣級地名分布比較

注:縣級數據為截至2016年底,與今相差不大

兩省地圖為同比例尺,山東一側圖例藍點比河北略大

即便如此,河北中南部的縣城密度遠遠高于山東

 

與人口、面積同樣稠密,與河北一河之隔的山東相比,河北的縣分布更加稠密。對于河北與鄰省縣城數量懸殊的原因,有人認為這是因為其他地方曾經裁撤、合并部分縣——這對大的格局影響不大,首先,撤縣的同時,也有新的縣設立,清末山東省有10府、11(3直隸州、8州)96個縣,與今天山東的地級市、縣級市、縣的總量相差不多,多出來的十幾個縣分散在全省,而河北的縣多集中在冀中南平原,密度依然遙遙領先。

 

所以,縣的裁撤與合并,并不影響河北縣城的高密度的絕對優勢。那么,深層次原因是什么呢?

山前大道是關鍵

 

說到我國古代文明最輝煌的地區,以古都而論,首推關中渭河谷地、洛陽河洛盆地、晉西南汾河谷地;以富饒而論,江南魚米之鄉的蘇杭地區(太湖平原)、西南天府之國成都平原。

 

除了這些明星,長期以來支撐中國基礎的則是太行山東麓,這樣一個長期持續輝煌但是卻被忽略的文明區域——河北平原西部文明帶,或曰太行東麓走廊,它的主體部分就是河北省。

 

這個地帶的形成,有溝通南北的交通因素:先秦時期的薊到安陽之間,就形成了這樣一條大道。我們發現:從古至今,最重要的一條大道一直沿著太行山東麓分布,而不是平原的腹地。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黃河:黃河下游河道來回擺動改道,今河北東部平原到江蘇北部一帶,都是它的波及范圍。

 

所以,河北省太行山前這片區域,就成了早期華北平原上最安全的地帶?,F在地圖上的聚落分布,依然是這種傳統的延續。

 

1.webp (9).jpg

圖源:NASA 標注:大地理館

 

歷史文化太厚重

 

平原地形和交通大道,只是城鎮多的客觀條件,河北縣城密度奪冠,最重要的原因是:三四千年間,河北人民創造的物質、文化成果形成了極其豐厚的歷史積淀。

 

在明星級的古都上,河北或許不如河南、陜西,但河北的名城沒有一兩個明星,卻具有數量上的“群狼優勢”,尤其是郡縣級別的城市。


1.webp (10).jpg

河北漢代之前出現的古地名分布圖 制圖:大地理館 資料: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

 

縣的建制誕生在先周就有,到了戰國郡縣制,縣成為郡的下一級行政區——從那時起縣域成為中國地方的基本行政單元。當然,戰國到漢代,封國與郡縣一直并行,但郡縣為主流。

 

商周以來,河北區域,就是一個遍地古國、郡縣林立的區域。

 

河北省文物專家張立柱先生曾寫過一本書叫《古國尋蹤:冀域方國、王國、諸侯國》,研究對象是河北境內曾出現過的先秦至兩漢時期的古國。該書統計,從商代到東漢1800 余年間,今河北地區曾活動過110個方國、王國、諸侯國。

 

我們看河北平原上的許多縣的地名,如隆堯、邢臺、晉州、寧晉、趙縣、魏縣、唐縣、行唐、元氏、望都——多數都跟古國和朝代名號有關,仿佛濃縮了一部封建王朝史。

 

漢襲秦制,郡縣區劃日趨成熟,但分封諸侯并未廢除。西漢自高祖至平帝十朝,先后分封諸侯王國63個,其中18個在河北地區。東漢,自光武帝到質帝的121年間,在河北封諸侯國39個,列侯、公侯、關內侯及縣鄉級的侯超過100個。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應該知道,漢代河北地區北部為幽州、南部為冀州,一省之地分屬兩州,而南方的荊州跨今江西、湖北、湖南,及河南、重慶、貴州、廣西的部分地區,一共有9個郡,郡大體相當于今天的地級市,而冀州主要精華部分在今河北,京津冀地區就有15個郡(國,分封的諸侯國)。


 1.webp (11).jpg

盤踞河北的袁紹 圖源:《新三國》電視劇

 

袁紹和曹操爭霸,爭奪最激烈的就是河北,袁紹一方以河北為基礎強大,也因丟掉河北而崩盤,而得到冀州的曹操開始了開掛模式,為三國中最強大的魏國奠定了基礎。

 

到了今天,歷史悠久、遺存豐厚的河北平原上,有這樣一種現象:聚集著中國最多的袖珍縣,所謂袖珍縣說的是行政面積較小的縣。河北管轄面積小于500平方公里的縣有24個,占全國的三分之一以上。

盛也多縣,衰也多縣


如果在安史之亂之前的古代搞一個“百強縣”排行榜,數量最多的很可能是河北。在那個時候,河北憑借多縣的群狼優勢,為各方所倚重、爭奪。唐代中期藩鎮割據,也以郡縣為基礎格局——電影《聶隱娘》中的魏博節度使,就是十分強大的存在。魏博節度使(藩鎮)駐魏州(今河北大名),擁兵十萬,與成德、范陽并稱“河朔三鎮”。所謂藩鎮,在唐代中后期,幾乎就割據一方的獨立王國。

 

 1.webp (12).jpg

《元和方鎮圖》公元820年的唐朝藩鎮割據形勢

 

全國藩鎮割據,最為復雜的,也是在今河北地區——其他地區往往一個藩鎮就是一個或多個省份的地盤,而今河北地區就被8個藩鎮所盤踞。引發安史之亂的安祿山,就是在范陽節度所轄的北京南郊至河北涿郡一帶起兵的。這一行動不僅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也讓河北地區發生了轉折。

 

農耕時代,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下,縣城數量多并不會對經濟造成大礙,但是到了社會化大生產時期,縣城密集、縣域面積過小,不利于資源優化配置和大區域規劃。

 

歷代的開發和使用,也讓今天的冀中南遍體鱗傷:地下水踩空區多、土壤肥力下降、空氣污染增多。

 

1.webp (13).jpg

華北平原地下水采空重災區(制圖:蕭璇 大地理館)

 

1.webp (14).jpg

霧霾輕重與縣城密度成正比(圖源:NASA發布)

 

1.webp (15).jpg

華北平原低產田區主要在河北(制圖:蘇見羽  大地理館)

 

河北縣城密集:這是一份厚重的歷史遺產,也是一個沉甸甸的包袱。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